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人生就是一场博弈,敢冒风险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才能取得最大成功。胆量有多大,路就有多宽。只要敢闯敢拼,敢于吃苦,就能增加自己成功的筹码。
1.适当冒险+勇气=成功
世界上没有一件可以完全确定或保证的事。成功的人与失败的人,他们的区别并不在于能力或意见的好坏,而是在于雄心勃勃的决心、适当冒险的个性与采取行动的勇气。
在众多的读者眼里,梁凤仪只是香港一位著名的财经小说作者而已。
其实,对梁凤仪来说,写作仅仅是一种业余爱好。在她的名片上我们会发现:“作家”只是其中的一个“头衔”。年过半百的她居然身兼不下20个社会职务,实在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大忙人。
梁凤仪,在生活中扮演着作家、商人、太太三种不同“角色”,写作只占去她每天很少的时间,其余大部分时间还要协助丈夫管理广告、证券、房地产生意。同时,她还是一个家庭主妇。在如此众多的“俗务”中,很难想像她居然每年还能写两三部小说。那么,那些作品又是怎样写出来的呢?“上天是很公平的,每天给你24小时,给我也24小时,那么我少玩两个小时,少睡两个钟头,写作的时间不就有啦。”原来是从“少玩”和“少睡”中挤出来的。
无论是写作还是经商,梁凤仪都称得上是“功德圆满”,家庭生活也很和睦,夫妻恩爱,儿子孝顺,快乐似乎总是围绕在她的身边。然而,集各种“宠爱”于一身的梁凤仪,同样有着人生的遗憾和情感的创伤。
梁凤仪所有小说的封面题字都出自同一人之手。他就是何文汇——梁凤仪的前夫。
梁凤仪与何文汇初识是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戏剧沙龙中,互生爱慕的两人结束恋爱阶段,步人婚姻的殿堂。婚后不久,何文汇前往英国攻读博士学位,梁凤仪随夫同往。到伦敦后,梁凤仪成为一个纯粹的家庭主妇,每日在家打扫房间、买菜、做饭,过了一段恬静安适、波澜不惊的日子。
时间一长,有雄心的梁凤仪发现了这种平静的家庭生活中隐藏着危机。
当时,梁凤仪受聘于香港佳艺电视台,任编剧及戏剧制作人。制作出了一些受人欢迎的节目。同时,在工作之余,颇有一点雄心的她成立了香港第一家“菲佣介绍公司”。虽说公司没赚很多钱,但在香港却造成很大影响,尤其重要的是引起了新鸿基证券集团董事局的注意。
新鸿基的老板冯景禧是香港华资金融王国的当家人。他亲自向梁凤仪发出邀请,聘请梁凤仪到新鸿基集团任高级职员,主管公关部门及广告部门。从此,梁凤仪正式踏入了香港财经界。她从零开始,勤奋学习,很快便成为冯景禧手下最受重用的几员干将之一。
而就在梁凤仪在财经界大展宏图之际,她的婚姻生活却亮起了红灯。因为何文汇远在美国任教,对为了事业冷落家庭的梁凤仪越来越不满。梁凤仪在伤心和困惑之后,作出了痛苦的抉择,只好离女昏。
“无可奈何花落去”,梁凤仪和何文汇的离婚,理智而坦然。梁凤仪说:“感情的长存与关系的结束可以在互不抵触下处理。既然没有办法,就让我们接吻来分离。”
梁凤仪和何文汇君子式地分手后,至今还保持着君子式的交往。何文汇的书法功底不薄,所以后来梁凤仪成了著名作家之后,她大多数作品的书名题字,都出自何文汇之手。
梁凤仪甚至还把这些题字裱起来,放在镜框里面,挂满了她的工作室。
这种爱情观对女性读者而言,当有一定的裨益,那是智者的风范啊!
“男女从来没有平等过,除非女人不再爱男人,不再需要男人,又除非男人自愿把身边的女人抬高。”梁凤仪如是说,在她的心目中,男人是高大的。
香港联合交易所是由当时的“金银”、“九龙”、“远东”、“香港”四家华资证券交易所合并而成的,成为香港惟一的股票买卖场所。缘于以前梁凤仪在金融方面的业绩,联交所便盛情邀她回港工作。从这以后,她认识了——个人,一个很重要的人,一个再一次改变她的生活、使她重新焕发了青春的人。
这个人就是当时任香港联合交易所董事会副主席、现任中国国务院港事顾问、香港立法局议员、香港永固纸业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黄宜弘先生。
在到联合交易所工作之前,梁凤仪对黄宜弘早有耳闻。
黄先生是一个非常聪明能干、有才学和魄力的人。他自幼在美国留学,先后获得了法学和计算机两个博士学位,堪称社会精英。
此后,梁凤仪在工作的同时,对写作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她拿起了笔,一开始,她写散文,在好几家报纸开有专栏。当时《明报》连载她的散文,需要取一个栏目的名称。梁凤仪便去找《明报>当时的董事长金庸先生。金庸对梁凤仪的到来十分高兴,二话没说,略加沉吟,便在宣纸上写下了:“勤+缘”。
“勤+缘”系列散文在读者中反响极佳,又进一步膨胀了她的雄心。写着写着,梁凤仪觉得不过瘾,便打算写小说了。1989年4月,梁凤仪第一部小说《尽在不言中》横空出世,为她以后的“财经系列小说”开了个好头。此后,梁凤仪开始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系统地创作起小说来了。
1990年,梁凤仪写出了《醉红尘》等6部长篇小说。1991年,梁凤仪更上一层楼,一口气出版了《花帜》等一系列作品。当时的香港刮起了一阵不小的“梁旋风”。当时,梁凤仪的财经小说发行量特别大,出她书的出版商都赚了钱。梁凤仪雄心勃勃地想,自己的小说如此受欢迎,如此能创造经济效益,为什么不自办出版社呢?说干就干,她亲任董事长和总经理,香港“勤+缘”出版社成立了。
梁凤仪真是好运连连,她的“勤+缘”出版社在获得了很大的声誉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效益。仅仅在建社的一年半以后,“勤+缘”出版社便收回了“八位数字”的投资,并在两年以后,一跃而成为香港3家营业额最高的出版社之一。
有雄心成大事者的勇气并不是赳赳莽夫,而是大智大勇。他们敢想、敢做、敢拼搏,成功没有理由不属于他们。
2.放大胆子试试身手
生活中伟大的成功者在机遇降临时总愿放大胆子一试身手。有趣的是,这类成功人士多数聪明能干,严于律己。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不敢冒险,只求稳妥。这里所谈的有时胆子要大一点,就是指要克服只求稳妥的弱点,就是要敢作敢为、敢冒风险,相信自己能冲破人生难关。有时胆子要大一点不是在说要粗枝大叶、盲目蛮干,也不是说只求前进而不管实际。那不是敢作敢为,那是莽撞蛮干。
人们在此要考虑的是:在我们这一生中,在某些时候我们必须采取勇敢的行动,但这只是在仔细考虑这次行动成功的可能之后,才把胆子放大而采取的行动。
生活中伟大的成功者在机遇降临时总愿放大胆子一试身手。有趣的是,这类成功人士多数聪明能干,严于律己。
有这样一个人,头脑聪明、机智灵活。他一生几上几下,如果把他的成功和失败画成图形,那看起来肯定像阿尔卑斯山那样起伏不平。尽管他经常冒险,但奇怪的是他并非是人们所认为的那种赌鬼,例如,他从不去赌赛马,也不去拉斯维加斯赌博。
此君在飞机上同邻座的陌生人谈了一会儿话之后就给某个工程投资50万,这一工程像火箭一样升得快,但后来却像枯草那样垮下来;他曾坐着雇有司机的劳斯莱斯轿车到处兜风,但有一天他跑去向朋友借车,因为他已没钱购买从芝加哥到底特律的车票。幸运的是,他的成功多于失败。最后他住在一幢豪华的公寓里。
他这样不是放大胆子敢作敢为,是蛮干。在生活中,有许多人得到某个机遇时却退缩不前,因为这一机遇涉及到冒险。他有成功的潜力,但是如果他没有被迫这样做,他当时也许根本不会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着这样坚定的信心,去建立公司并走向成功之路。
我们中有太多的人都像这样。
此外,世界上有许多人没意识到自己的潜力。过分谨慎就是其中最大的原因。
他们知道自己能干得更好,但他们从没有放大胆子往前冲。同那些比他们成功的人相比,他们有同样的能力,但他们却甘愿屈居下风。他们看见机遇但不去抓住它们。他们看到老朋友成功了就纳闷为什么自己不行。他们有时也有一些“赚百万元的念头”,但就是不采取行动。
在面对是否采取行动的问题上,特别是这种行动涉及到冒险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在这种情况中,是传统的观点在作怪:“不要鲁莽行动,这里很可能有危险,不要去尝试。”
这常常是明智的劝告,但身为作家兼牧师的威廉·埃勒里·查宁却这样说道:“有时……把胆子放大一点敢作敢为最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