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许多公司推崇的"鲇鱼效应"。其实,一个公司也如此。如果员工长期处于平稳无波澜的环境中,就会失去生命活力和前进的动力,容易养成惰性,缺乏竞争力。只有有压力、有竞争、有生存威胁,员工才会有紧迫感和进取心,才会像与鲇鱼争锋的沙丁鱼那样鲜活起来。
毫无疑问,竞争是公司生存的最大武器,是公司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是促进员工拼搏向上的绝对因素。如果公司没有竞争与淘汰机制,一味使用齐头并进的管理方式;小仁小义的结果只会姑息怠惰,使员工养尊处优、张狂自大,耽误公司的"进化",使公司在竞争环境中悲壮出局。
英特尔公司意识到所有的辉煌都是暂时的,稍有懈怠和停顿,公司就会一溃千里,被其他对手乘虚而入,吞食殆尽;必须持续保持公司的竞争激情,鼓励内外竞争,并让每个员工感受并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中,才能确保公司的竞争地位不被他人颠覆。美国海军陆战队"不进则退"的军旅文化,在英特尔公司表现得淋漓尽致。
公司每年进行一次员工评估。凡是做同样工作、同等级别的员工,无论身在何处,都参照同样的评估标准,放在一个组里,一起进行评估。从中找出工作表现最好、绩效水平最高的员工,进入人才"快车道",给他们提供在其职业道路上所需的更多培训,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同时,公司还有一个员工速度的评定。公司要求每个员工每年都有进步,每年都有提高,每年都对公司有所贡献,并对表现尚佳的员工给予积极的表彰和奖励;旨在营造人人奋发向上,不断追求卓越的创新氛围,激发每个员工的旺盛斗志和工作热情,以消除大公司中官僚、自满和怠惰的坏毛病。
海尔公司总裁张瑞敏也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员工进入公司后,一帆风顺,容易产生麻痹松懈、骄傲自满的情绪,认为天下太平了,什么事都很简单,不在话下。当这种情绪汇聚起来,形成一种风气,一旦遇上风浪,那是极其危险的。
由此,他制订了海尔的生存理念: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以打破现有平衡和安逸,使每个员工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危机感,逃出"周期率"厄运,确保"海尔大船"高速、安全地远航。
海尔公司打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之说,推行"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的人才竞争机制,并在赛马中,严格遵循"优胜劣汰"的铁律。即将员工分为三类:试用员工-合格员工-优秀员工,通过科学的赛马规则,进行严格地工作绩效考核,使所有员工在动态竞争中提升、降级,取胜、淘汰。
在这里,没有身份贵贱、年龄大小、资历长短,只有技能、活力、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充分体现了"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用人哲学,使每个员工在实现集体大目标的过程中,都能找到一个发挥自我才能的位置。
所有岗位都可参赛,岗位是擂台,人人可升迁。竞赛中,胜出者,试用工可转化为合格员工乃至优秀员工;未胜出者,优秀员工会降级为合格员工或试用员工。如此一来,人人都有危机感和紧迫感,任何人都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更不能自我松懈,都必须有进取心,不断刷新自己的纪录,从一个起点向另一个更高的起点快速进发。
(资料来源:郑一群。责任第一。北京:地震出版社,2007。)
事实上,无论是可口可乐、迪斯尼,或是以速度创新的英特尔公司,以行业标准确立软件霸主地位的微软公司,还是永远保持活力,以做小公司的心态来做大公司的GE公司……这些大大超越行业发展,市场价值大幅增长的公司,都有一个极明显的特质:就是永远将自己看成是一个刚进入市场的新手,总在问自己:"如果我们推倒重来会怎样?如果我们重新开始该怎么做?我们还能做得更好吗?"
他们不以竞争对手为基准,而以自己为对手,不断创新,不断给自己设定更高目标,战胜和超越自我,有永不停息的价值创新力!他们不安于现状,勇于打破常规和昨天的思维定式。正是这些不同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价值思考方式,使他们站在竞争圈子之外,快速飞奔,并创造出公司持续的辉煌。
学习领先机,努力创未来
【在未来,真正有能力的人,是那些学得最快的人。你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把工作当成学校的延伸,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工作实践中边干边学,成为一个"知识型员工",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的更高要求。
李瑞英,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音员,现为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组组长。李瑞英的播音主持风格端庄大气、字正腔圆、自然流畅。2009年1月18目,李瑞英荣获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荣誉称号。
在《新闻联播》工作,责任非同一般,李瑞英的压力异常巨大。播音主持工作看起来很风光,实际却非常辛苦。1996年,《新闻联播》实现了直播,直播体现在及时、准确、生动。《新闻联播》稿子一般提前10分钟才能拿到,遇到紧急情况,越是大稿子,来得越晚。由于现在的信息量太大,播音员的语速也越来越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速度是每分钟l80个字,而《新闻联播》现在是每分钟300个字。
这些都对播音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无论多么重要的任务,她总能在关键时候担起重任,并出色地完成任务。而她始终没有出现过丝毫的差错,让所有的人都对她的业务能力竖起大拇指。
李瑞英把她成功播音的原因归结为七个字"处处留心皆学问"。她认为,正是这种处处留心,自己才能在每一次的播音中做到把握得当,自然流畅。语言不是孤立的,有的人嗓子好,但在其他方面没有积累,事实上是无法胜任播音工作的。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台里,甚至在出差途中,李瑞英总要翻看《新华字典》、《汉语成语词典》。现在她已经能够认识《新华字典》的所有字,并能说清楚每个字的意思。汉语的人名和地名有不少是多音字,如果直播时有不认识的字或咬字、发音错了,那后果可能会很严重。所幸的是,平目的积累没有让她在工作中出错。
除了熟读《新华字典》,李瑞英还有一个特殊的爱好,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拿一个笔记本,见到好的语言总会随手记下来。有时候和朋友谈话中忽然进发的灵感,李瑞英也会详细地记录。在她看来,要想在播音中不出任何差错,必须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李瑞英坦言,一个播音员必须在政治、文化、专业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不断磨炼自己,再经过多年的积累,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员。
李瑞英对工作有着自己的感悟:"我们的工作中处处是地雷。所以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有丰厚的学养、厚实的人生积累和多方面的锻炼。内心的东西多了,思想的表达就流畅了,遇到地雷也能轻松地躲过。"
(资料来源:吴德慧。优秀员工必备的7种能力。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除了企业组织的培训外,更多的要靠自学,就是自己进行的"自我再教育"。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不局限于时间、场所、形式等等的限制。学习不拘泥于哪一种形式,可以有多种渠道。如,电视、网络、广播、书籍、报刊、杂志等等,以及其他途径进行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你还可以向身边的人学习,比如,向领导、同事、客户学习。时时留心他们待人处事的方法、技巧,看别人是怎样稳妥地处理问题的,为什么处理得好,运用的是什么办法。要始终以谦虚的态度多看别人的长处,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完善提高自己。
遇到有困惑的地方,要虚心向有经验、懂技术的老前辈请教,寻求他们的帮助。不要认为这有失自己的面子,如果你觉得难以启齿,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结果等工作上出了问题,才发现悔之晚矣,那才是真正的丢面子。其实,对于那些谦虚好学的人,同事们不仅喜欢帮助他,上司也乐意提拔他,更可以增加别人对自己的好感。
观察领导是如何工作的,也是很好的学习途径。很多管理者的修养和能力超强,在平时和他们一起工作的一点一滴中,如果你细心去观察和体会,就能让你受益匪浅。当你有机会和上司打交道时,就更要留心他们的每一次教导,这能使你很快掌握工作的方法。
在领导安排工作之前,你可以设想,领导可能会做出什么判断、决策。在工作完成后,你可以用心琢磨,领导为什么会这样判断和决策,他是怎样权衡其中的利弊的,自己原先的考虑有哪些不周的地方。这样,慢慢地你处理问题的思路就比较开阔了。
学无止境,社会在飞速向前发展,我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你在上班时间之外为工作所投注的心力,虽然不能立马在工作中见到效益,但是,这种努力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人一旦停止了学习的脚步,那么他的工作能力、思维也就停滞不前,就会被社会慢慢淘汰。
只要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企业里成长最快的员工往往是那些最善于学习的员工。只有善于学习的人,才有能力承担更大的责任,才会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成功机会。
当今时代是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不少科研成果和工艺技术的淘汰周期缩短,使得知识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现在,我们人类在十年间所创造的知识,就相当于人类几千年文明历史所创造的知识的总和。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的竞争,实质上都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这些都对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就必然要求其成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各方面能力。
如果员工故步自封,满足于自己目前的现状,不再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只习惯用以往的方法去处理工作,不再尝试新的方法,就可能应付不了出现的新问题,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这不仅会阻碍自己的成长,更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正如美国金融家罗伯特·魏因加登所说:"在当今世界上,能达成一笔交易,通常靠的是知识而不是人们带到谈判桌旁的金钱。就某些方面而言,赚钱比获得知识更容易。但唯有知识才是真正的权力杠杆。"
一个人要想有更高的成就,他要面对的问题也会更加复杂、困难,这就需要他有良好的知识储备,掌握工作领域内所涉及的多方面的知识,甚至达到精深的程度。这样他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
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不再把学历和工作经验作为录用员工的必要条件,而更看重他们是否具备进一步发展(即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潜质。因为,在这些人身上二体现出积极地进取精神,而这样的人也更容易胜任工作。
钢铁大王,卡内基说道:"每个人都得和成千上万的人竞争,所以,你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以及学习新知识,并且要从工作中虚心求教,学到新的东西。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更上一层楼;也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成为失业统计数据里头的一分子。
未来职场实力的打拼将越加激烈,没有谁能给你"终身就业"的保证,只有你去努力培养自己"终生就业能力"。只有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才能有更美好的职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