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销售管理教程 > 第2章 要人才不要人材销售团队的人才管理(第2页)

第2章 要人才不要人材销售团队的人才管理(第2页)

松下幸之助主张,“最好用七分的工夫去看人的长处,用三分的工夫去看人的短处。”管理者的人事决策,不在于如何弥补人的不足,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任何人有其长,亦必有其短,管理者用人的要诀之一,就是让他的长处在某一领域得到发挥,避免他的短处。对于思维活跃性格外向的人,适合从事开创性的工作,例如销售、设计等。可让爱思考的人,多与他人打交道。对于性格内向,沉稳不善表达的人适合去执行具体的任务。而两方面都不错的人可以从事管理。另外,一个人在他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工作,其能力发挥肯定是无限的。让一个人从事其感兴趣的工作不需要对他要求太多就能做得很好,甚至给他更多的任务他也愿意,因为他所从事的是他热爱的事业。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根据其性格和兴趣合理地安排工作职位会有很好的效果。对他们来说工作的成就感和技能的提升,远大于金钱和物质上的奖励,因此可以给他们更多的任务和更多的尝试机会。

1990年年初,联想遭遇了严重的人事危机——柳传志着力培养的一名年轻经理因经济问题受到了刑事处罚,当时的局势很紧张。柳传志认为,当务之急就是找到一个既有能力又可倚重的人,来主持联想人事工作大计,以稳定人心。后来,擅长人事管理并有着特殊管理才能的王平生有幸加入联想,担任人事部经理一职。

一进入联想,王平生就从人心方面观察,一眼就看穿了员工们情绪很不好,所有人都在抱怨公司高层领导。他就对柳传志说:“公司就像一口柴锅,盖子闷得紧紧的,底下还在拼伞烧,蒸汽越来越大。如果不找一个出口,我担心要爆。”随即,便给联想开出了一个开放“牢骚市场”的三步药方:

第一步,召开员工座谈会。目的是把大家的意见梳理出来:哪些问题要马上解决,哪些问题解决不了但要解释清楚;

第二步,指出员工应该做什么;

第三步,回击那些恶意中伤的人。

接下来,柳传志连续开了六次座谈会,与员工进行了坦诚沟通。此“药方”果然灵验,公司一时紧张的气氛得到了松弛。

再有就是,王平生看到公司的规章制度几乎一片空白:人事部竟然不知道公司有多少人,财务部长竟然搞不清公司有多少钱,库房经理也回答不出公司有多少货……针对这些不良现象,王平生和其他同事建议专门成立一个小组,起草所有必要的规章制度。柳传志欣然同意。很快,小组的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1990年,成为联想历史上著名的“制度建设年”。

可以说,这种成果的取得,王平生的人事方面的专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量才适用,即在适当的位置上,配置适当的人才,调动人才自动自发工作的精神。

聚集智慧相等的人,不一定能使工作顺利进行,分工合作,才会有辉煌的成果。三个能力和智慧高强的企业家合资创办了一家公司,分别担任会长、社长和常务董事的职务。一般人都以为这家公司的业务一定会欣欣向荣,但没想到却不断地亏损,让人匪夷所思。这家公司是一个大装配厂的卫星工厂,隶属于某个企业集团。亏损的情形被企业集团的总部知道之后,马上就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最后的决定是敦请这家公司的社长退股,改到别家公司去投资。有人猜测这家亏损的公司再经这一番撤资的打击后,非垮不可了。没想到在留下的会长和常务董事两人的齐心努力下,竟然发挥了公司最大的生产力,在短期内就使生产和销售额都达到原来的两倍;不但把几年来的亏损弥补过来,并且连连创造相当高的利润。而那位投资到别家企业的社长,自担任会长后,反而更能充分发挥他的实力,表现了他经营的才能,也创造了不错的业绩。这其中奥妙就在于,人才要配合适当。在用人时,必须考虑员工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这也是人事管理上的金科玉律。一般所说的量才适用,就是把一个人适当地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使他能完全发挥自己的才能。更进一步地分析,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所以若要能取长补短,就要在分工合作时,考虑双方的优点及缺点,切磋鼓励,同心协力地谋求事情的发展。

一加一等于二,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可是用在人与人的组合调配上,如果编组得当的话,一加一可能会等于三、等于四,甚至等于五。如果调配不当,一加一可能会等于零,更可能是个负数。所以,管理者用人,不仅要考虑他的知识和能力,更要注意人与人的编组和搭配,做到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全体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和共同责任。企业通过外部招聘、内部培育和选拔,取得贤能两类人才,并且将他们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促使这两类人才互相补充,产生倍增作用,“才得其序,绩之业兴”。

管理者要辩识企业自身经营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寻找企业需要的合适人才;建立内部的人才激励机制,包括由员工共同参与的员工职业规划和技能发展,积极鼓励内部和外部人员有序流动;保证每个岗位都用最合适的人才和储备具有能力的继任人才资源,保证用人系统的灵活性,要敢于突破固有思维模式,有区别地对待不同人才,制定不同的策略,应用不同的方法,从而有利于识别、发现、培育和使用各类人才。

实践证明,卓越企业的关键性人才,大部分出自企业内部,但最重要的是,企业要发现人才并且有培养人才的机制,如果不主动寻找合适的人才,让其埋没自己的才能,不仅失去了人才的价值,对企业来讲也是一笔很大的损失。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管理者存在着误区。很多企业培养人才的重点多半放在缺点的改正上,下很大工夫去加强比较弱的部分,而非尽力去发挥个人的专长。这样做虽然可以培养出不犯错、没有缺点的秀才型人才,却无法培养出拥有创造力和独特性的人才。此外,在改正缺点的过程中,不仅当事人觉得痛苦,在心理上产生很强的抵触情绪,而且就算达到了百分之百的效果,也不过是从“负数”回到“零”罢了,付出与获得不成正比。

相反,如果让一个人的优点尽量发挥,本来就是“正数”的部分更能产生加倍效果。二者之间所花费的精力也许完全相同,但效果截然不同。另外,当事人也会因为觉得有乐趣而产生成就感和工作动力。

管理者要注重发挥人才的长处和优势,合理使用、培育人才和留住人才,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文化。这不仅是团队管理者的一项管理职能,更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企业只有发现和培养具有潜能的人才,根据人才的类型不同,给予区别对待,将人才放到最适合的地方,才能有效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需要提醒管理者注意的是,你所需要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人,但一定是最适合的人。因为“岗位需要”而使用人才,所以“优秀”的人未必是最能满足岗位需要的人选,在这种意义上,合适比优秀更重要。

3.积极培养一线人才

不能否认的事实是:有些员工加入企业之前就有很好的背景,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毕业于著名大学,有着令人羡慕的学历。可这样的员工不经过一线的磨砺,不经过团队管理者的点拨,也难以融入企业,也就不能成为优秀员工。

团队管理者不要幻想员工一上岗就能成为一线的尖子,不要强求刚刚就职的员工就会融入企业,更不要强求员工热情洋溢地为企业奉献,或者为部门目标而奉献。因为这样的员工不是自然产生,而是要靠你悉心培养。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员工,你就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培养他。

请记住:你的成果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如果你忽视了这个责任,最终会危及到你自己。请你仔细考虑一下优秀团队管理者的成功经验,其中,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该是一个善于培养人才的人,必须让员工了解组织的任务以及最新方法和技术,还要帮助他们学习他们不懂的东西,使现有知识更加完善,能让员工相信自我并热爱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工作就会取得进步,而且整个团队的士气也会得到提升。

史主任为了让员工认为他是个好说话的“好好上司”,当员工把问题摆在他面前时,不管是工作上的事,或是谈判性的事,他都听从于员工的意见。原本想,自己的做法必能赢得员工的信赖,可是,事与愿违,员工对他的评语却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我们主任就是缺乏独立性。他根本没有自己的信念。我们告诉他应该往东,他就说,是呀,应该往东!可当告诉他应该往西时,他也连声答应说,往西也无不可。你说,这样轻易妥协,从不提出经营理念,怎么能够控制全局,管理者众多员工呢?他呀,简直就是豆腐做成的,一拍就碎了。”

由此可见,缺乏独立性的主任,是难以使员工对他产生信赖感的。如果员工不愿跟着走的话,就不能成为优秀的主任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培育人才比选拔人才更重要。如何培养出优秀的一线员工是关系到部门发展和管理、产品、服务质量等问题的关键。培养人才不仅仅包括培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而且包括培养部门所有员工,只有培养好每个员工,才能充分提高部门的业绩。作为主任,只要逐渐培养起独立工作的能力,并能亲切待人,同时又有一股“硬汉子”的味道时,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一线人才。

孔子说,君子要“己欲达达人,己欲立立人”。意思是说,你要实现一种欲望,就要先帮助别人实现;你要达到一个目标,就要先帮助别人达到他的目标。团队管理者需要调动自己所有的技能,包括人际技能、管理技能、业务技能,去培养一线人才。你需要真正地关心员工,了解他们的期望,并且将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变成一种习惯,为他们的职业发展负责,甚至能够想到他们的生活所需。你需要像师傅一样,不仅把他当成一个能够完成任务的人,还要把他当成一个拥有成长欲望的徒弟,耐心地教育他,手把手地指导他,毫无保留地将你所知道的告诉他。你还要像长辈一样,能够预料到他可能会遇到的困难,鼓励他,帮助他,甚至为他犯的错误承担责任。

自公司成立以来,曾经由于被非常时期非常外力的影响所左右,多元化扩张速度到力不能及的险境。可是每每都能化险为夷,的确得益于团队管理者的努力,但在招徕、培养、善用人才上的高明之处或许才是更为关键的一点。选才之精、育才之细、用才之量都早已闻名于公司。团队管理者一贯重视人才,重视提高员工素质,重视培养他们的能力,用很大一部分时间选择和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上,采取的是“水涨船高”的做法。在他看来:“水”指的就是组织员工,而“船”则是浮在“水面”上的出色人才。首先要让全体员工都有学习提高的机会和“自我培养”的意识,把“水位”提高。水涨高了,“船”才能浮得更高,也才能使人才脱颖而出。

有一次,问一个搬进公司宿舍已一年多时间的员工:“你现在所住的房子屋顶是什么颜色呢?”这位员工想了半天后,也回答不上来。他对这位员工说:“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现在你住的是公司的房子,一切不用你自己操心,所以你对一切也就不闻不问。而如果这房子是你自己的,你就一定会很清楚,也就一定能很快地回答我。”

这就说明,团队管理者不能事无巨细全都包办。要给员工留下一个发挥自己能力,培养自己能力的余地。他的企业集团之所以能不断扩大,并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电子、半导体以及汽车等方面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竞争,关键就在于企业最大的资产既不是金钱,也不是设备,而是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每个员工都有不同的价值观、见解、态度、信仰、文化,以及不同的工作习惯、奋斗目标、志向和梦想。由于这些的多样性,所以,如何将这些不同的员工快速培养成一线的高绩效的人才,你就必须在工作中充当多重角色。

团队管理者有时必须果断地下达指示,对员工提出明确的目标,并向他们提供一定的支持,成为能够快速培养员工的人,要能够“带领员工走到他们从未走过的地方”。你既是下命令的人,也是吹号的人。作为团队管理者你必须学会鼓舞员工,在你的鼓舞下,没有也不允许有后退的人。与一脸严厉相反,有些时候你有必要起到帮助员工排忧解难的作用,了解员工心中所思所想,帮助员工走出心理困境。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员工凝聚力,保证大家愿意跟着你走,才能使大家同心同德而不是离心离德。

团队管理者得学会营造一种融洽的团队氛围,让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能够按照工作的需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你可以时常地开一些玩笑,以及毫不客气地说对方,但是,这并不能影响整个团队的氛围与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你们能更好地谈心,了解彼此。团队管理者的信念、价值观、主刘都要成为你所在的组织或团队的意志,都要被你所带领的员工所认可。所以,你有必要把握每个人的个性,擅长和不擅长的方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培养,帮助员工扬长避短,使员工都能够成为一线的人才。团队管理者为了能够带领企业员工更快、更远地前进,必须尽快让自己成为卓越的管理者,必须更快、更准地培养一线员工。

4.善于用比自己强的人

美国管理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了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辞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