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单必须由投保人亲自填写并亲自签字,不要随意由他人代签,以免今后生出麻烦。在填写保险单过程中,如果投保人因疏忽而填错某些项目,如财产的坐落地点、汽车的牌号以及保险人的性别、年龄等,也会在赔款时造成麻烦。因此,投保人需认真填写保险单,以免给自己造成损失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保险公司在承保之前,会要求投保人在保险单上书面告知有关重要事项,投保人应遵守如实告知的义务。如果投保人故意或因过失隐瞒,保险公司将不负赔偿责任,且有权解除合同。如果属故意隐瞒,保险公司还有权不退保费。
(6)按时缴费不要忘
买了保险并不是一劳永逸,还要注意按时缴纳保险费,以保证保单的持续有效。
保费缴纳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一次交清全部保费的建交方式和按年、半年、季、月缴纳的期交方式。从根本上说,并不存在哪一种缴纳方式优惠的问题,而要看哪一种方式对你更合适。
但在投保重大疾病险等健康险时,应尽量选择缴费期长的期交方式。一是因为每次缴费较少,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大的负担,加之利息等因素,实际成本不一定高于一次缴费的付费方式;二是因为不少保险公司规定,若重大疾病保险金的给付发生在缴费期内,从给付之日起,免缴以后各期保险费,保险合同继续有效。这就是说,如果被保险人缴费第二年身染重疾,选择10年缴,实际保费只付了15;若是20年缴,就只支付了110的保费。
另外,在付款方式上,保险公司也提供了多种途径供投保人选择,主要有:①保险公司派人上门收费;②投保人自己到保险公司缴纳;③委托银行自动转账。为图方便,一般女性大都选择第三种付款方式。不过,如选择这种付款方式,在保单捐款期间,银行账户上应留足资金,因为保费逾宽限期未交,保单的合同效力即中止,即使申请保单复效也是有期限的。如果你手里的老保单因未交款而失效,是非常可惜的。
(7)尽量避免退保
现在很多人购买保险时,由于考虑不周,过后遇到特殊情况,便不顾后果地进行退保,其实这样做将会给自己带来很大损失。
对于投保人来说,在购买保险后,都会支付一笔费用,这相当于投保人为获得后期的服务而已经提前支付了保费。
如果投保人提前退保,相当于自己虽然已经花了不少的钱,但是却没有得到买保险带来的好处。
再加上提前退保,保险公司不会全额退还保费,而要扣除一定费用。以一款附加重大疾病提前给付的终身寿险为例,第一年保单现金价值仅为保费的10%左右,此时若要退保,会损失近90%的本金。因此,建议女性在投保前深思熟虑,尽量避免退保。
5。走出保险理财的误区
随着经济发展和保险业的逐步完善,保险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人们对保险的态度逐渐好转,将保险作为一种理财方式和经济保障,但是这其中也不乏一些错误的观念。
(1)年轻时不用买保险
年轻女性由于责任不大,因此一般并没有太强的风险意识,认为保险要年纪大一些才考虑。实际上在保险费上,越年轻买缴费越低,而且可以尽早得到保障,如果你还是单身,购买保险也是对父母负责任的体现。对于没有储蓄观念的年轻女性而言,买保险实际上还有另一项作用--“强制储蓄”,保险还可以帮助你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2)买保险可以“发横财”
保险理财绝对不是“发横财”。通过保险进行理财,是指通过购买保险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防范和避免因疾病或灾难而带来的财务困难,同时可以使资产获得理想的保值和增值。
一般来说,保险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保障,而一些投资类保险所特有的投资或分红则只是其附带功能,而投资是风险和收益并存的。之前一些购买了投资联结、分红保险等投资类保险的保户发现,收益与预期相差太远,这固然与一些营销员只强调投资收益前景的误导有关,但是一些人购买保险只图赚钱的不成熟投保心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分红保险可以保证年年分红
分红产品不一定会有红利分配,特别是不能保证年年分红。分红产品的红利来源于保险公司经营分红产品的可分配盈余,包括利差、死差、费差等。其中,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是决定分红率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投资收益率越高,年度分红率也会越高。但是,投资收益率并非决定年度分红率的唯一因素,年度分红率的高低,还受到费用实际支出情况、死亡实际发生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保险公司的每年红利分配要根据业务的实际经营状况来确定,必须符合各项监管法规的要求,并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
保户每年可以通过分红业绩报告、电话服务中心及特别通知等方式获知年度分红率,但按照规定,保险公司不得通过公共媒体公布或宣传分红保险的经营成果或者分红水平。
(4)单位买的保险足够了
目前,许多单位都为个人购买了保险,其中社会保险属于强制保险,包括养老、失业、疾病、生育、工伤,但这些保险所提供的只是维持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不能满足家庭风险管理规划和较高质量的退休生活。有些单位购买一些团体医疗或养老保险,由于规模效益,保费比个人购买要低一些,但如果你离开单位则不能再获保障,而且也不是许多单位提供了这些商业保险。因此建议个人还是应该拥有自己的持续、完善的保险保障。
(5)买保险要先给孩子买
重孩子轻大人是很多家庭买保险时容易犯的错误。孩子当然重要,但是保险理财风险的规避,大人发生意外,对家庭造成的财务损失和影响要远远高于孩子。因此,正确的保险理财原则应该是首先为大人购买寿险、意外险等保障功能强的产品,然后再为孩子按照需要买些健康、教育类的保险产品。在资金投入上,应该是给大人、特别是家庭经济支柱投入越多越好。
(6)重复投保,相当于双保险
寿险中的住院医疗、车险中车损险、家庭财产险等,都属于多卖不多赔的险种。而保险公司定损也是按实际情况确定赔偿金额,如类似医疗费用保险等产品都采用保险补偿原则,需要有报销凭证,所以购买太多保险,不仅无法提供全面保障,而且还浪费保费。
按照保障的具体内容,医疗保险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医疗费用型保险,一种是医疗津贴型保险。所谓费用型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根据合同中规定的比例,按照投保人在医疗过程中所花费诊疗费和合理医药费的总额来进行赔付;而津贴型保险,与实际医疗费用无关,保险公司按照合同规定的补贴标准,对投保人进行赔付。所以,消费者应对自身以及家庭的风险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整体客观评估,多考虑持续缴费能力,再理智选择购买保险。
(7)只要投保,都能提供保障
保险的保障范围跟我们想象的并不一样。比如,保险公司愿意赔的“重大疾病”和我们生活中真正的“重大疾病风险”就不是一个概念,许多疾病都是在其免责范围之内的。
但很多人购买保险时,对所购买保险的内容了解并不多。甚至是在保险代理人、营销员和亲朋好友的鼓励下购买的。对于哪些险种适合,哪些险种不适合,没弄清楚就稀里糊涂投保了。过后发现所购买的险种并不适合自己,这时如果再要进行退保,又要承担一定的退保损失,陷入两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