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小姐。”方府管家从远处急急忙忙赶来。
擦着额头上的汗,管家在前面带路:“老夫人已在堂厅恭候,江大小姐请随我来。”
江冉冉颔首,不紧不慢的跟在管家身后。
裙?微动,广袖垂而不动,玉佩锒铛,发出的声音不快不慢甚为悦耳。
君子常以挂在腰间玉佩在走动时发出声音的好坏来检查自身的礼仪规范是否合适。
若是玉佩是凌乱刺耳,则自身走路速度过快,而自身走路速度如果太慢,玉佩则不会发出声音。
只有快慢合适,腰间的玉佩才会发出悦耳的声音。
厅堂内的老夫人就凭这悦耳的玉佩声,就知来人定是个礼仪规矩皆为上乘的大家闺秀。
老翰林一家,最重视的便是礼仪规矩和学识。
而对于女子,这礼仪规矩更是重中之重。
老夫人本来还端坐在厅堂内,这一听,立马起身朝着门口迎去。
“江大小姐。”
江冉冉迎面走来了一个戴着翡翠额饰的老妇人。
“方老夫人。”刚弯腰准备行礼,她就被一双苍老的手给扶住了。
“江大小姐不必多礼。”方老夫人笑呵呵的开口。
一番熟悉介绍,方老夫人领着江冉冉走近内堂,后面跟着一众方府女眷和丫鬟婆子。
被拉到挨着方老夫人身旁的位子坐下,老夫人热络的拉着她的手寒暄道:“老婆子我一见你就由衷的喜欢,我也就厚着脸皮喊你声冉冉了。”
江冉冉赶紧说:“老夫人叫我冉冉,是冉冉的荣幸。若真的说起来,我也得叫老夫人一声祖母呢。”
“你们瞧,这嘴甜的。”方老夫人听闻这话,笑的旁人连嘴里还剩几颗牙都能瞧清楚喽。
众人哄笑,纷纷夸奖江冉冉。
“说起来,离我第一次见你,转眼都过了十多年了……”感慨的声音响起,老人最是喜欢回忆往昔。
“之前就听妹妹一直提起江大小姐,今日终于幸得一见。”坐在下首的年轻妇人爽朗的开口。
这是方家的大儿媳妇,也是三婶的大嫂。
方家子嗣不多,嫡出的只有三婶和她大哥,庶出只有一子,如今怕是都还没及冠。
“这应是……三婶的大嫂了?”江冉冉状似询问般的看向身旁的老夫人。
“冉冉,好眼力。”老夫人认同道。
江冉冉拊掌而笑:“三婶有没有在大婶子面前提起我,我是不得而知了,我却知道三婶经常在我面前提起你这个娘家大嫂子。我还知道大婶子你最是喜爱京城和芳斋的胭脂。”
说完,神秘的朝大婶子眨了眨眼。
“小妹可真是。”大婶子有些羞赧。
朝紫叶撇去一眼。
紫叶立刻会意的退下。
“这不,我来青州之前特别去了和芳斋买了好几盒他们近几日新出来的胭脂。”
恰巧紫叶捧着胭脂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丫鬟。
“也不知老夫人喜欢什么,冉冉就什么都拿了些,还望老夫人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