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表明态度
有的人对于要拒绝或是接受,在态度上常表现得暧昧不明,而造成对方一种期待。虽然想表示拒绝,却又讲不出口。
听别人几句甜言蜜语,就轻易地承诺下来的举动,也是自己态度不明确所造成的。
2.要顾及对方的自尊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一个人有求于别人时,往往都带着惴惴不安的心理,如果一开始就说“不行”,势必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使对方不安的心理急剧加速,失去平衡,引起强烈的反感,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因此,不宜一开口就说“不行”,应该尊重对方的愿望,先说关心、同情的话,然后再讲清实际情况,说明无法接受要求的理由。由于先说了那些让人听了产生共鸣的话,对方才能相信你所陈述的情况是真实的,相信你的拒绝是出于无奈,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当拒绝别人时,不但要考虑到对方可能产生的反应,还要注意准确恰当的措辞。比如你拒聘某人时,如果悉数罗列他的缺点,会十分伤害他的自尊心。倒可以先称赞他的优点,然后再指出缺点,说明不得不这样处置的理由,对方也能更容易接受,甚至感激你。
3.缓和对方对“不”的抗拒感
虽然说“不”或“行”要明白表示,却也不是叫你毫无顾虑地就表示“要”或“不要”。语气强硬地说“不行”、“没办法”,是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甚至遭来对方的怨恨。
对别人的要求要洗耳恭听,对自己不能答应的事要表示抱歉。体谅对方拼命工作的苦心……这些都是在你回答“不”之前所应思考的。尤其当要求的对方是上级时,说话更要留余地。
4.态度一定要真诚
拒绝总是令人不快的。“委婉”的目的也无非是为了减轻双方,特别是对方的心理负担,并非玩弄“技巧”来捉弄对方。特别是上级、师长拒绝下级、晚辈的要求,不能盛气凌人,要以同情的态度,关切的口吻讲述理由,使之心服。在结束交谈时,要热情握手,热情相送,表示歉意。一次成功的拒绝,也可能为将来的重新握手、更深层次的交际播下希望的种子。
5.降低对方对你的期望
大凡来求你办事的人,都是相信你能解决这个问题,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一般地说,对你抱有期望越高,越是难以拒绝。在拒绝要求时,倘若多讲自己的长处,或过分夸耀自己,就会在无意中抬高了对方的期望,增大了拒绝的难度。如果适当地讲一讲自己的短处,就降低了对方的期望,在此基础上,抓住适当的机会多讲别人的长处,就能把对方求助目标自然地转移过去。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拒绝的目的,而且使被拒绝者因得到一个更好的归宿,由意外的成功所产生的愉快和欣慰心情,取代了原有的失望与烦恼。
6.尽量使话语温柔缓和
当你想拒绝对方时,可以连连发出敬语,使对方产生“可能被拒绝”的预感,形成对方对于“不”的心理准备。
谈判中拒绝对方,一定要讲究策略。婉转地拒绝,对方会心服口服;如果生硬地拒绝,对方则会产生不满,甚至怀恨、仇视你。所以,一定要记住,拒绝对方,尽量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要让对方明白,你的拒绝是出于不得已,并且感到很抱歉,很遗憾。尽量使你的拒绝温柔而缓和。
7.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处境
一般来说一个人有事求别人帮忙时,总是希望别人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却往往不考虑给他人带来的麻烦和风险。如果实事求是地讲清利害关系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把对方也拉进来,共同承担风险,即让对方设身处地去判断,这样会使提出要求的人望而止步,放弃自己的要求。例如有个朋友想请长假外出经商,来找某医生开个肝炎的病历报告单。对此作假的行为,医院早已多次明令禁止,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于是该医生就婉转地把他的难处讲给朋友听,最后朋友说:“我一时没想那么多,经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这个办法不行。”
由于共担可能出现的风险,对方就能由己及人地去想问题,体谅别人的难处。
在人际交往中,只要还有一线希望达到目的,谁也不愿意轻易地接受拒绝,究其原因是完美心理在起作用。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在拒绝别人的要求时,铁一样的事实摆在眼前,无论怎样坚持意见的人,也不能不放弃自己的要求。
3.掌握说“不”的技巧
拒绝本身就是寻找借口,只要你的借口天衣无缝,被拒的对方定会毫无怨言。
不妨从以下几点着手来练习,会让你掌握说“不”的技巧。
1.在别人提出要求前做好说“不”的准备
那些在别人不论提出多么不合理的要求时很难说“不”的人,通常是由于以下一种或几种原因:
(1)对自己的判断力缺乏自信,不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别人不该期望自己做的。
(2)渴望讨别人喜欢,担心拒绝别人的请求会让人把自己看扁了。
(3)对自己能成功地负起多少责任认识不清。
(4)具有完善的道德标准。他们会为“拒绝帮助”别人而感到罪过。
(5)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因而把别人看成是能控制自己的“权威人士”。
然而,不论出于何种理由,这些不敢说“不”的人通常承认自己受感情所支配。不管过去的经历如何,他们从未在别人提出要求时有一个准备好的答复。
假如发现自己的拒绝是完全公平合理之时都很难启齿说“不”,那么请用以下这些方法帮助你自己:
(1)在别人可能向你提出不能接受的要求之前作好准备。
(2)把你的答复预先演习一遍,准备三至四套可使用的句子(例如:“对不起,我这几天对此只能说‘不’”、“我正忙得脚底朝天呢。”)对着自己大声练习几遍。
(3)当你说“不”时,别编造借口。如果你有理由拒绝而且想把理由告诉别人,是很好的。要简洁明了,一语中的。但你不必硬找理由。你有充分的权力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