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遇到成功 > 第九章 成功源于生活中的点滴积累(第2页)

第九章 成功源于生活中的点滴积累(第2页)

爱心铺就一条成功之路

?爱心能使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渺小走向博大,得其精髓者,人生则少有失败,多有成功。

?爱别人,也被别人所爱。这话一点不假。如果你把烦恼和不幸推给别人,你得到的就是烦恼和不幸;如果你把爱和快乐送给别人,于是爱和快乐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有一个无儿无女的老妇人经常拿着一束玫瑰花,站在车站出口处,给无人接送的旅客送上一朵鲜花。花枝上附有祝福的纸条与自己的地址,不久她便收到从各地寄来的感谢和祝福的信件。

?她送出的一朵朵鲜花,曾使一位丢失了女儿准备寻短见的旅客,找到了人间的温暖;使一位赔光了老本的生意人,从绝望中走出来……这小小的爱心也使这位孤独的老人生活丰富愉快起来,人生有了光彩。

爱的表现是无保留地奉献,而其本质却是无偿地索取。有时你的爱心也许得不到爱的回报,甚至受到误解和非议。不过,这是暂时的,爱心付出多了,总会感动上帝的。

爱的过程往往是成功诞生的过程,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爱也以其不凡的能量孕育着成功的因子,一旦时机成熟,就给人们带来一片惊喜。

有个男孩非常喜欢踢足球。他买不起球,于是就踢汽水瓶,踢塑料盒。一位足球教练发现这个孩子踢得很像那么回事,就送给他一个足球。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劲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摆在远处的水桶里。

?圣诞节到了,男孩向妈妈要了一把铲子,来到教练别墅前的花圃里,开始挖坑。就在他快挖好的时候,教练从别墅走出来,问小男孩在干什么。小男孩抬起满是汗珠的脸蛋说:“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您,我想给您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

?教练把小男孩从树坑里拉上来说:“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最好的礼物,明天你到我的训练场去吧。”从此,这个男孩与足球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后来终于在第六届足球世界杯上大显神威,为巴西第一次捧回金杯。他就是世人皆知的贝利。

?人有了爱心,就有了成功的机遇和成功的动力。这位教练如果没有爱心,他就很难发现这颗埋在泥土里的明珠,贝利如果没有爱心,也许他将永远与足球无缘。人人都需要爱,人人又都可以奉献爱,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颗爱心,那么每个人都可以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份温暖,一份成功,一份惊喜。

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只有那些拥有爱心的人才能发现,才能感受,才能交流。一个人如果能把爱心当作一种力量来运用在自己的人生中,那么无论遇上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挫折,就都能战胜,对于自己想要完成的事,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能。

日本有个叫清水龟之助的邮递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将各种邮件分送到每个家庭,这工作又辛苦,又平淡。就是这个在平凡岗位上的邮递员,却获得了日本“终生成就奖”。因为他从事邮递工作25年,在这期间从未缺勤过一天,他的工作态度和表现始终和第一天到职时的做法一个样,不管狂风暴雨、天寒地冻,甚至在几次日本大地震的灾难当中,他总是能够准时地将信件交到收件人的手里。

?是什么力量让他不屈不挠,持之以恒地将一件极为平凡的工作,变成一项伟大的使命?这就是爱心。他说他最喜欢看到收件人接收到远方亲友寄来的书信时脸上那种无比喜悦的表情。“只要一想起那令人感动的神情,即使再恶劣的天气,再危险的状况,也无法阻止我完成任务的强大决心。”

?生命本来没有意义,只要你给它爱心,它就有了意义。爱心可以使生活闪光,可以使平凡的事业辉煌。这位邮递员有了爱心,就连收信人脸上那种喜悦的表情,也能在身上产生巨大的力量,变成成功的动力。

成功之路有千万条,条条都是爱心铺成的。无论是成功的事业,还是成功的学业,无论是成功的友谊与婚姻,还是成功的身心健康,都离不了爱心。热爱人生,就会活出人的价值;热爱事业,心中就会充满激情;热爱生活,就会感到越活越有滋味;热爱大自然,就会获得休闲的好心情;热爱他人,就会体味到友谊的珍贵……人可以没有百万家产,也可以没有荣誉和地位,但绝不能没有爱心。爱心能使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渺小走向博大,得其精髓者,人生则少有失败,多有成功。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

?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有创新才容易成功。世上每一次伟大的成功,都是先从创新开始的。

?一群老鼠为了求生存,研制出一种机械老鼠来对付出没无常的大花猫。这些老鼠每次出洞前,先放出机械老鼠,让大花猫疲于奔命地去追赶,然后它们才一个个钻出洞来,大胆地去觅食。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老鼠们也慢慢习惯了没有大花猫威胁的生活,每天只要放出机械老鼠之后,便大摇大摆地走出洞口,四处搬运食物。

?这一天,它们还和往常一样,放出机械老鼠后,又在洞中静静等待大花猫离去的脚步声。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大花猫的脚步声越来越远,小老鼠便想走出洞去。可大老鼠说:“等等,今天大花猫的脚步声不大对劲,小心其中有诈!”

?老鼠们又等了一会儿,洞外又传来一阵阵狗叫声。既然有狗儿在附近,那只大花猫一定逃之夭夭了。老鼠们这才放心地钻出洞口。哪想到大花猫居然还守在那里,当它们出来后,全落入大花猫的爪下,竟然无一幸免。大老鼠心中不服,挣扎地问大花猫:“我们明明听见狗儿的叫声,你怎么还敢呆在洞口?”大花猫笑着说:“你们都进步到会生产机械老鼠了,我不赶紧掌握几门外语,就该失业了!”

?老鼠研制机械老鼠是创新,大花猫学狗儿叫也是创新,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小小的童话道出了社会生存竞争的激烈,创新的重要。今天一个人要想立足社会,将以有无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来论成败。

提起成功,就会想到创新,因为它们往往是难以分割的两个方面。我们说成功不难,那就没有任何理由惧怕创新。创新就像一个哲人说的那样:“你只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同样的道理,一个小小的改变,只要能跳出传统守旧的观念,将自己思想方式巧妙地变一变,往往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驰誉世界的迪斯尼小路就是这样产生的。著名的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竣工后,他对园内景点与景点之间的小路不甚满意,修改了几十次,都不太理想,他只好放下这项工作到国外去度假。

?一天,他在法国南部的一个葡萄园门口,发现买葡萄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只要往园门口的箱子里投5个法郎,便可到园子里随意摘上一篮葡萄,这种任意采摘的方法,吸引了许多过往的人。格罗培斯看了顿生灵感,当即电话通知乐园施工者,在园内撒上草种,提前开放。园内小草长出来了,在没有道路的景点与景点之间,游人踩出了一条条小路。第二年他按照踩出的痕迹,铺出了人行小路,这些黄色小路点缀在绿草之间,纵横交错,幽雅自然,美不胜收。后来他的设计获得了1971年国际艺术最佳设计奖。

人们常说:“创新始于天才。”其实,这话应该打个颠倒,“天才始于创新”才合乎情理。因为创新是天才的本领,天才大都始于思维方式与众不同。无论是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还是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他们都是敢于探索未知的人,他们与大家一样,原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重要的区别就是他们敢于创新罢了。

人们都说郑板桥是个天才,其实他从小学习书法时,只会临摹名家,要不是妻子的指点,也许他还成不了大书法家呢!有一天晚上睡觉时,郑板桥用手指在肚皮上练字,写着写着,不知怎么写到身边妻子的肚皮上。妻子忿忿地说:“我有我的体,你有你的体,你怎么写到我的体上来了?”郑板桥挨了骂,蓦然有所醒悟,觉得自己不应该停留在临摹别人的形式上,应该有自己的“体”。从此,他既采诸体之长,又弃诸体的既定形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板桥体”。

?有人说,创新是发明家、艺术家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普通工作无关。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灵感和能力,人人都有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禀赋,我们不应该漠视自己身上的这些潜能。日本有个家庭妇女,看见晒衣竿上沾有脏物,她就将塑料薄膜覆盖在晒衣竿上,并浇上热水。由于薄膜收缩,所以就牢牢地粘在晒衣竿上。这小小的创意,为她带来了100万日元的发明回报。

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创新思维的对象。换句话说,创新的素材遍地都是,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可以通过创新获得成功。

有位杨老板在国道边上开了个饭馆,生意很不景气,眼看着众多的车辆从门前开过,很少有人光顾。他用打折、送汤等吸引顾客的办法,都没有起什么作用,最后只好关了门,把饭馆盘给一个姓马的老板。这位马老板别出心裁地在饭馆旁边修建了一个很漂亮的公共厕所,并做了一个不收费的醒目牌子,许多班车司机路过这儿总要停下车,先让旅客们方便方便,顺便再让大家去饭馆就餐。从此饭馆一天比一天红火,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不到两年,马老板把小饭馆扩建成三层楼的大饭庄。

可见,踩着别人脚印走的人,永远也发现不了新路。杨老板用传统的思维经营饭馆失败了,马老板用创新的思维经营饭馆成功了。创新说难也难,要说容易也容易。说它难是因为人的思维存在着惯性,在思考问题时,常常受各种因素的约束,只能采用一种答案,不愿或者根本就想不到去寻找更多的解决方案,这样就容易走入误区,陷入失败的怪圈。创新要说容易也容易,马老板在经营饭店时,他不先考虑“大家都怎么经营”,而先考虑“大家都不做什么”或者“大家还有什么没有做”,然后寻找大家都不做的去做。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就是这么成功的。他在确定研究命题时,首先分析当前研究的弱点,摸清哪些题既重要,又是别人研究的薄弱环节,从而找到自己创新的突破口。他用这种方式,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就找到了一种新的孤子理论,用来处理三维空间的亚原子问题。于是,在这个领域里,他便从知之不多,一下子赶到了别人的前面。

有许多人难以成功的原因是,遇事先考虑大家都怎么说,大家都怎么干,不敢突破人云亦云的求同思维方式。讨论一件事情时,总喜欢“一致同意”、“全体通过”,这种观念并不见得是好事,它的后面常常隐藏着“从众定式”的盲目性,不利于个人独立思考,不利于独辟蹊径,常常会约束人的创新意识,如果一味地考虑多数,个人就不愿开动脑筋,事业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说:“一项新事业,在十个人当中,有一两个人赞成就可以开始了;有五个人赞成时,就已经迟了一步;如果有七八个人赞成,那就太晚了。”

“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

如果把热情比作火种,那么潜能就像燃油,用你的热情去点燃你的潜能,就能把你身上的智能和优点充分地发挥出来。

外语老师问两个来报名的学生:“你们报哪个班?”一个说:“我要报英语班。”老师问另一个:“你呢?”?另一个学生回答:“我爸要我报英语班。”这两个学生在同一个班学习,智力又不相上下,但学习成绩却大不一样。一年后,那个“我要报英语班”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排在全班的前三名;而那个“我爸要我报英语班”的学生,口试笔试都不及格。

有位心理学家说:“绝大多数失败者的生活都是建立在‘不得不做’的基础上的。”“我爸要我报英语班”的那个学生,他自己本来就不愿学英语,是他爸非要他这么做。而那个“我要报英语班”的学生,是自觉自愿的。这意味着“我要学”、“我想学”、“我喜欢学”,有了这种愿力,就能产生热情,有了热情,英语就自然能学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