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长叹一口气,
“文若,看排行榜上的分析,我逝去后,这天下仍有孙权和刘备这两个乱臣贼子在胡作非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我的痛!”
“没有及早解决掉这两人!”
“二十到三十年后,皇帝去世之时,这两个奸贼依然是汉室的心头之患。”
“黄龙这年号,你应该知道其深意吧。”
“它象征着皇位将来要清除孙权和刘备的决心!”
“可以预见的是,日后丕儿会继续我的未竟事业,助皇上后代清除逆臣!”
“可惜啊!”
“丕儿才华有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全怪我,没有及早除掉刘备、孙权两贼!”
“幸亏有了这排行榜,让我得以提前洞悉这些事。”
“文若,我向你保证,定会迅速清除刘备。”
“北方一旦统一,立马挥军南下讨伐孙权!”
“啪!”
曹操一番话下来,就连睿智的荀彧也瞬间感到迷茫了。
的确,
主公的话,确实让人费解。
为什么曹丕一定要叛汉自立?
不能是他承袭魏王身份,继续辅佐天子之子吗?
人们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
现今刘协尚未有后嗣,但这不代表日后没有。
建安时代结束,也可能暗示曹操与刘协的故事终结。
再联想曹操已将三个女儿嫁入皇宫,
其中两位还是卞夫人生的,也就是曹丕的同胞姐姐。
说不定曹丕,还会有机会成为天子的儿子的小舅舅呢!
依这样的背景,即使曹丕继承父亲的魏王头衔,也不会影响他的威信。
智慧的人通常想象得更远。
在这番精心铺垫下,荀彧的脑海中迅速闪过无数可能的场景,
他越发感觉,或许曹丕只是为了延续父志,辅佐汉帝清除叛乱分子。
察觉到荀彧已经开始摇摆,曹操乘势追加劝说:
“文若,丕儿尚且年少,很多道理或许尚未明了。”
“我想让丕儿拜你为师,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
“恳请文若务必接受丕儿为徒。”
“培养他成为我大汉朝中的栋梁之才。”
曹操语气诚恳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