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乾坤大挪移出自哪里 > 第52章 堡宗无用武之地大结局(第3页)

第52章 堡宗无用武之地大结局(第3页)

这一小撮人当中,为首的便是徐光启和李之藻。

皇家学院第一批召入的学生里,还有徐光启的弟子孙元化,算是个小惊喜。

本来,朱珏没指望先召徐光启来帮忙的,但既然联系上了,他也不会把人往外推。

在孙元化的奔走下,徐光启的求真书院首先变成了皇家学院的分校,孙元化自然被改变了命运轨迹,从被东江兵祸霍的登莱巡抚,变成了东南校区的校长。

这是一年后的事情了,东江兵自然也没了。毛文龙在天启三年的北征中,立功封侯,就此完成了心愿,解甲归田,回了杭州老家。

作为迁徙百姓的功臣,熊廷弼倒是留镇了辽东,并开始向奴儿干都司的其他地方开拓,最后以此留名后世。

北征当然是大获全胜,从喜峰口之战脱身的多尔衮领导了建州女真的最后抵抗,但正面战场都没上,就死在了毛文龙的抄后行动中,据说当时狙杀他的狙击手名为‘孔有德’。

没了首领,面对正面战场的三路大军,女真人再无抵抗勇气,只能散成一盘散沙,大部被明军歼灭或是俘虏,少量逃去了长白山。

倒是验证了朱珏的预估,这个部落不能随便剿灭,他总是会剩下些什么,保留着他们一族的仇恨,在悠长的历史中,不定那个环节跳出来。

但这次应该不会了,因为熊廷弼的拓荒计划,是将长白山也囊括进去了。

在小冰河的巅峰过去后,那里也很快会成为华夏固有的领土,山上的野人不下来,就是死在山中,只能在融入与死亡之间二选一。

接着,就是皇家学院的正向发展了。

没有阻碍,也没人干涉,学院发展得很好。

继杭州分校后,很快又在长安、洛阳、成都、广州等地开设了十多家分校,主要以吸纳科举不利的读书人为主,到了天启六年,再一轮科举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

学院的首个成果就是铁轨马车。

这玩意主要是码头和矿山用的,马拉着这种马车,要省力很多,也算是蒸汽火车的初始版。

朱珏自然没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他的三次机会已经用完了。但自然科学这东西,有其逻辑性,用不着明明白白的指出来,只要在其中一个环节做点改变,相应的东西会自然而然的出现。

关键的是建立起整个学科的大厦来。

除了铁轨马车外,海上的竞速比赛,也出现了比飞剪还快的船只,同样是学院的学子搞出来的,成果被东方舰队买下了。顺便说一句,东航的监军太监,就是大名鼎鼎的‘九千岁’魏公公。

这就是个诡异的变化了,哪怕知道历史,朱珏也没想到,历史会把这位大名鼎鼎的太监,扔去航海赛道去了。

等到了天启九年的时候,大明的演变,已经彻底脱出了朱珏的预料,完全走上了另一条轨迹。

只是朱珏有点担心,堡宗会毁了这一切,所以安排的接班人是景泰帝。

结果第二年,宣德帝倒是病了一场,但未如历史上一样挂掉,反倒是被医生治好了。

这里就不得不提宣德朝那位妖后了。

想必是这个心理比较诡异的妖后做了什么,最后才导致‘宣仁之治’戛然而止的吧?

朱珏懒得猜,也没法追溯过往了,毕竟人都换了,谁知道正德是咋跟那个青梅竹马处的,他咋就没事呢?

难道去问朱厚照同学不成?

最终,大明的天启朝延续了二十八年,差点让景泰帝也变成了三十而立的太子。

景泰帝倒是延续了老爹的政策,此时的景泰朝,小冰河巅峰已经过去了,连绵的天灾终于结束,技术的爆发随之而出。

首先现世的是蒸汽机,即便是最顽固的朝臣,也看出了时代的变化,且无力阻止。

方便啊,无可辩驳的方便了。

这东西是在澳洲诞生的,发明者是个华夏本土读过书的书生。主要那边的人力确实匮乏,会有人去研究怎么更节省人力也不奇怪。

在大明本土,因为人力太过充足,就没这种需求,自然也发明不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