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乾坤大挪移有什么作用 > 第26章 臆想出的灾祸(第1页)

第26章 臆想出的灾祸(第1页)

这次,老朱半晌没吱声,依他从前的风格,应该会大骂不止才对。

朱珏有些纳闷的看过去,却见老朱的眉头拧成了一团,似乎是在思考些什么,这是啥情况?这孝宗,还能让老朱发愁了不成?除了傻乎乎的被忽悠,也没干啥别的啊?

朱珏有些好奇,于是用手指捅了老朱一下,问道:“老爷子,你这是在愁啥呢?”

“朱珏啊,你说咱当初是不是做错了,开国就直接拿儒家做了国教?”老朱梦醒一般,突然问道。

“也不算错吧?”朱珏有些不大确定,后世倒是少有人从这个角度给老朱挑毛病的。

老朱重重的叹了口气,叹道:“唉,咱也知道,当时有些仓促了,可为今之世,除了儒家,又能用哪门学问呢?难不成也得搞个百家争鸣出来?时间倒是有,大不了开国的几次北伐战争不打了就是,可这学问的事,要怎么弄?”

老朱的开国北伐,到蓝玉捕鱼儿海那一仗,就可以算是终点了,后面的北伐,与其说是北伐战争,倒不如说是防守反击。朱珏也没想到,孝宗这里居然引起了老朱的反思。

但明初时有老朱再搞一次百家争鸣的空间么?

朱珏不是很确定,春秋的那次,有其成因,毕竟周朝近八百年的江山,天下的知识分子都是压抑已久了,在激烈的竞争之后,才迸发出了一场学术上的争论。然后秦先执法家之鞭,扫平天下,然后汉朝先用黄老之学,给天下回血,回了六十年,这才由汉武帝北击匈奴,铸就了大汉的威风。

百家争鸣这事,可不是皇帝想,就能搞起来的。

老朱是不喜欢儒术的,但他出身就是个没文化的农民,朱珏也不确定这老头是啥时开始有文化的,但看他履历,应该是打下建业之后,在他当吴王的这段期间,也就是1356年前后。

说老实话,老朱这天赋,还真不是一般人可及的。自学或是有人教,就在1356年开始,到明朝立国的洪武元年1368年,也就十多年的时间,就生生的从个目不识丁的老农,学成了不说学富五车,但也能识文断字,看懂公文的皇帝,当真不容易。

这期间他还要打仗呢,至少鄱阳湖大战和后面的平张士诚,他是亲自出面了的。

而且后面他带着太子朱标一起肝的习惯,就是从他当吴王时养成的吧?

但百家争鸣这事,还真不是皇帝想要,就会有的,蒙古人在位期间,是不重视文化知识的,连科举都断了大半时间。在那个世道,恐怕也不会有啥隐居的学者吧?

或者更准确的说,有学者也只能隐居,或者依附于门阀吧?学的,也只能是已经获取学术霸权的儒学。总之,当时就不具备学术自由的环境。

就算硬搞起来了,结果怕也不会尽如人意。

倒是没想到,老朱会对此有了遗憾,开始反思。

那要不要自已给他讲讲马克思主义?其实那也是扯淡,华夏早有差不多的墨家在了,顶多是稍微修正一下,就一样了,但大明以墨家为国教?这也太扯了吧?

墨家在后世已经被判定为不怎么现实,而且排他性很强,不像皇帝治国,外儒还能内法。墨家单是一条兼爱,就足以卡掉绝大多数人了,试问,谁能爱天下之人,都像爱父母一样呢?

春秋时的学问都是自洽的,不会如马圣人一样,后面不知道咋圆了,就胡诌个共产主义去圆场,生生将偌大的毛子国搞崩溃了,华夏也不得不转型到了资本主义一档。

他可不会轻易动思想领域这一环,但若老朱留下了印象,这个金手指又真的是他的南柯一梦的话,倒也不是不行。反正他本来就不喜欢儒学,跟在儒生的帽子里撒尿的汉高祖好像也差不多。

明朝的儒家,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其实早在汉朝,第一次将这门学问拿来治国的时候,儒学就已经暴露出真面目了,王莽篡位时,用的就是儒家那一套,但儒家的圣人孔子最高也就当过县令,对于治国,只能以周公为例,在那空想,他自已当官的第一件事,却是急忙杀了仇人少正卯,所以说孔子不懂治国,也不是不对。

他比那个后面不知道咋圆的马圣人还不如,空想的周公治国,连点依据都没有,就是直接硬封对方为圣,还不如空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大同呢。

但儒学若只拿来修身还是不错的,至少这部分内容,不是空想出来的,有孔老二自省的成分在。

所以,与其推倒儒学重来,倒不如修正为外儒内法,真正的唐宋帝王家用的学问更好。

从明朝的皇帝们判断,老朱是没留下相关的家训的,可能他自已也不懂,文官们自然不会提醒他。所以,明朝的皇帝就变成要么特别不喜欢儒家,要么被儒家随便摆弄的情形了。

这边跟老朱聊的有些深奥了,差点忘了孝宗后面须得选人上的事,直到系统提示,他才想起来,连忙安排了天启皇帝,这才松了口气。

第二个溶于水的皇帝,换来第一个的位置,会不会再溶一次呢?朱珏想想有些好玩,之前正德延了十四年,崇祯差不多跟堡宗平齐,中间又去了景泰帝的八年,成化还是本来的时间,现在总体来说国祚是延长了六年左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