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专注力的四个方面 > 第4章 立即行动 拒绝空想专注于要做的事情本身(第2页)

第4章 立即行动 拒绝空想专注于要做的事情本身(第2页)

先做,才有发言权,没有做过什么事情的人是不知道事情的艰难,也不会有什么经验可谈的,要谈也是空洞地谈,没有什么实际的内容。做过了事情就会积累一定的经验,就会有话要说,就不会说空话,说出来的话才有说服力。

先做后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培养这种习惯,就会使你的人缘建立在可信可靠的基础上,你就会受到别人的喜爱;先做后说是一种美丽的行为,培养这种习惯,就会使你在做事的天平上增加了行动的法码,会让你走向成功。

杰米先生是个普通的年轻人,大约二十几岁,有太太和小孩,收入并不多。

他们全家住在一间小公寓里,夫妇俩都渴望有一套自己的新房子,他们希望有较大的活动空间、比较干净的环境、小孩有地方玩,同时增添一份产业。

买房子的确很难,必须有钱支付分期付款的头款才行。有一天,当他签发下个月的房租支票时,突然很不耐烦,因为房租跟新房子每月的分期付款差不多。

杰米跟太太说:“下个礼拜我们就去买一套新房子,你看怎样?”

“你怎么突然想到这个?”她问,“开玩笑!我们哪有能力!可能连头款都交不起!”

但是他已经下定决心:“跟我们一样想买一套新房子的人们大约有几十万,其中只有一半能如愿以偿,一定是什么事情使他们打消这个念头。我们要想办法买一套房子。虽然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凑钱,可是一定要想办法。”

下个礼拜他们真的找到了一套两人都喜欢的房子,朴素大方又实用,头款1200美元。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凑够1200美元。他知道无法从银行借到这笔钱,因为这样会妨害他的信用,使他无法获得一项关于销售款项的抵押借款。

可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杰米突然有了一个灵感,为什么不直接找承包商谈谈,向他私人贷款呢?他真的这么做了。承包商起先很冷谈,但由于杰米一直坚持,他终于同意了。他同意杰米把1200美元的借款按月交还100美元,利息另外计算。

现在杰米要做的是,每个月凑出100美元。夫妇两个想尽办法,一个月拟省下25美元还有75美元要另外设法筹措。

这时杰米又想到另一个点子。第二天早上他直接跟老板解释这件事,他老板也很高兴他要买房子了。

杰米说:“T先生(就是老板),你看,为了买房子,我每个月要多赚75元才行。我知道,当你认为我值得加薪时一定会加,可是我现在很想赚点钱。公司的某些事情可能在周末做更好,你能不能答应我在周末加班,有没有这个可能呢?”

老板对于他的诚恳和雄心非常感动,真的找出许多事情让他在周末工作10小时,他们因此欢欢喜喜地搬进了新房子。

杰米的成功就在于他认准了目标就行动,不想那么多,在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结果,就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如果只说不做,就可能一直等下去,就不会有这个结果。

先付出,后收获,这是不变的道理,先后顺序也不容颠倒。人的一生都在付出与得到,付出的是努力,得到的是收获。人生的每一次付出,就象在空谷当中的喊话,你没有必要期望要谁听到,但那绵长悠远的回音,就是生活对你的最好回报。

80多年前的一个冬天,美国青年哈默随一群逃难的流亡者来到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镇长杰克逊大叔给一批又一批的流亡者送去粥食,这些流亡者接到东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但哈默没有吃,他坚持先给杰克逊大叔干点活再吃东西。杰克逊大叔告诉他,没有什么活儿可以做。哈默有点失望,他说:“先生,那我便不能随便吃您的东西,我不能没有经过劳动,便平白得到这些东西!”

杰克逊大叔让他先吃过饭,然后在给他派活儿。但哈默坚持做完活儿再吃饭。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哈默,思忖片刻说:“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在那个青年人跟前。哈默只好也蹲下来,十分认真而细致地给杰克逊大叔轻轻地捶背。

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十分惬意地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你捶得棒极了,刚才我的腰还直犯困,可现在,它舒服极了。”杰克逊大叔说完,将食物递给哈默。哈默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杰克逊大叔微笑着注视着哈默说:“小伙子,我的庄园现在太需要人手了,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的话,那我可就太高兴了。”哈默就留了下来,很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玛格珍妮嫁给了他。20多年后,哈默成为美国石油大王。

不劳动不吃饭,先劳动后吃饭,先付出后收获。这就是哈默的原则,也是他成功的秘密。先付出,后收获,这是大自然的法则。地里的庄稼是先播种,再浇水施肥,经过辛勤劳动后才能结出果实;炉子里的火和热量是要放进木头或煤炭,然后才会释放出来。只有先吃苦拼搏,才能品尝成功的果实。

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并努力把它做好

拿破伦·希尔曾经说过:“我成功是因为我志在成功。”这句话简单而又富有深刻寓意。成功的机率取决于你的信心程度,当一个人有了相信自己能够行的态度后,他就会从内心产生一种能力与动力,这就会使他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并努力把它做好。

生活中要做到全力以赴,难也不难。说它难,是因为人都有惰性,往往我们不愿意使出十分的力气去做一件事,更何况是十二分,我们总是做着差不多小姐和差不多先生。对待生活,我们可以随意,没必要斤斤计较,但对待每一件事情,我们就要全力以赴,全力以赴是我们的态度。

而说它容易,那是因为如果你热爱一件事情,就会下决心去做好它,自然会有十二分的热情。你用这样的热情去做一件事就是全力以赴。全力以赴是一种专注,而这种专注本身就值得敬佩与尊重。

张培豫是一位世界驰名的著名指挥家。在西方乐坛上,指挥这一行业是男士的世袭领地。张培豫却靠着超凡的实力打入欧洲乐坛,并出任德国卡塞尔歌剧院的首席指挥。

世界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称张培豫为“与生俱来的指挥家”。他说:“我认为她在音乐上有无限量的才华和能力,并有足够的音乐经验足以领导一个高水准的乐团。”指挥家小泽征尔、马泽尔·罗林也极其称赞她很有才华。

张培豫极其敬业,她的敬业精神是出了名的,她曾创下一个月内指挥三场高水平的音乐会的记录,也曾在不到半年内指挥过八场演出。

《人民音乐》杂志的一篇文章形容她:像一架上满发条的钟,在不停地转着、走着。

张培豫对乐队要求以严格而闻名,但她最苛刻的还是自己。她有一种为了艺术可以不顾一切的精神。

青年时代的张培豫只是台湾省的一名乡村女教师,她因调教有方,率团三次夺取台湾中部小学合唱比赛冠军而小有名气。一次演出前,她摔伤了,医生嘱咐她必须静养,她却坚持打着石膏参加了排练和演出。一位观看演出的台湾教育奖学金评委目睹此景,深为感动,极力为她申请赴奥地利留学的奖学金,使她实现了到音乐之国求学的夙愿。

张培豫的敬业精神,不仅为她赢得了走向音乐事业的重要机遇,也是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

在北京指挥贝多芬专场音乐会之前,她突然生病了,大家都担心她是否会推迟演出,熟悉她性格的大提琴家司徒志文却说:“只要不倒下,她会不顾一切地坚持演出。”

果真,她最后如期而至,并且执棒的曲目还是力度最大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一个月后,在指挥另一场演出时,上台前她一直头疼,吃了几片止痛药,她就又出现在指挥台上。她说:“本来我可以节省点儿力气,但我对音乐一向是全力以赴。”

张培豫曾对记者说过这样一段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