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没有过不去的事情什么意思 > 第5章 放宽心情不斤斤计较(第4页)

第5章 放宽心情不斤斤计较(第4页)

后腾清一原是三洋公司的副董事长,慕名松下,投奔到松下的公司,担任厂长。他本想大有作为,不料,由于他的失误,一场大火将工厂烧成一片废墟。后腾清一十分惶恐,因为不仅厂长的职务保不住,还很可能被迫追究刑事责任。他知道平时松下是不会姑息部下的过错的,有时为了不大点事也会发火。但这一次让后腾清一感到欣慰的是松下连问也不问,只在他的报告后批示了四个字:“好好干吧。”

松下幸之助的做法看似不可理解,这样大的事故竟然不闻不问。其实这正是松下的精明之举。

后腾清一的错误已经铸下,再深究也不能挽回公司的经济损失。另外,在犯小错误时,大多数人并不介意,所以需要严加管教,而犯了大错误,任何人都知道自省,还用你上司去批评吗?松下的做法深深地打动了下属的心,由于这次火灾发生后,没有受到惩罚,后腾自然会心怀愧疚,对松下更加忠心效命,并以加倍的工作来回报松下的宽容。

松下用自己的宽容,换得了后腾清一的拥戴。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人往往是责人则明,责己则昏;责人则严,责己则宽。对社会上不良现象,可以评议指责,但不能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因为批评指责是针对别人的,往往不顾事实,不讲分寸,甚至捕风捉影,信口开何。这种批评指责不仅影响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还助长言行不一、清谈空议、惹是生非的不良风气。

韩愈曾作《原毁》一文,考虑当时士大夫阶层嫉贤妨能,毁磅他人的不良风气的思想根源。文章指出:“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这是对人对己的两种不同态度二一种是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全面,对别人的要求宽厚、简约;别一种对别人的要求很周详,对自己的要求则低而少。

文章认为: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态度,是由于对人对己要求的标准不同。“古之君子”以舜和周公这样的圣贤为标准,认为他们能做到的,自己也应该做到。因而对自己的要求就严格而周全;对别人则先看到他的优点和进步,“取其一不究其二,即图其新不究其旧”,唯恐损害别人为善的积极性。这样,对别人的要求自然就宽厚而简约了。“今之君子”则不然,他们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唯恐别人有好名声。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则比普通人还低,“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还没有取得一点进步就停止了。这样,他们责人周、责己廉,也就不奇怪了。文章进一步揭露了“今之君子”对人严、对己宽的思想根源在于“怎”与“忌”两个字;“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自己懒惰懈怠,不求进步,又嫉妒别人进步,因此,“事修而谤兴,高而毁末”。谁办成好事,谁有高尚品德,就会受到他们的诽谤打击。韩愈对世态人情的剖析,可谓入木三分。韩愈的见解与庄子的观点实际上是一致的。

今天,我们领会韩愈的《原毁》,仍然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首先,对人严、对己宽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而问题的实质也是对人对己要求的标准不同。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看别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优点多;批评别人往往苛刻求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看别人的现实表现而纠缠过去的恩怨是非;批评自己的时个则轻描谈写,强调客观,覆短护私。出现这种情况,也和“怠”与“忌”不无关系。自己不求进步,不思进取,又害怕别人进步,获得成就和名声。应该去掉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改变这种不健康的风气,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严格检查自己思想上、工作上的缺点;同时以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鼓励、支持别人从善、向上的积极性。

9.让宽容成为一种习惯

世界上很少有人天生就有好脾气,但也没有哪个人天生脾气就十分糟糕,即使经过一定的教养也不能加以改善,使之变得令人愉悦的好脾气。

马修·亨利说:“我曾经听说,有一对大虾的脾气都很急躁,但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却相安无事,过得舒适而安逸,因为他们制定了一条共同遵守的原则——一个人发怒时另一个就保持冷静和宽容。”

苏格拉底一旦发现自己将要发火时,他就会降低声音来控制怒气。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处于情绪激动的情况下,那么一定要紧闭嘴巴,以免变得更加愤怒。许多人甚至会因为过分愤怒而亡,突然的暴怒往往会引发一些突发的疾病。

习惯性的宽容所带来的平静是多么美妙呀!它能使我们免除多少激烈的自我谴责啊!一个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挑衅,能够做到一言不发,表现出一种未受干扰的平静心态,当他这样做时,必定不会感到后悔,而是认为自己做得完全正确,所以他的心灵会非常安宁。

相反,如果他当时发怒了,或者仅仅因为当时的愤怒,或者因为自己不小心说错了话,或者表现了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从而使他显得有失风度,随后他必定会感到一种深深的不安。紧张和易怒是一个人个性中的最重大的缺陷之一,它往往是激化矛盾的催化剂,它往往会破坏一个人行为处世的原则,使他的个人生活变得一团糟。

阿特姆·沃德说:“乔治·华盛顿可以称得上世界上最优秀的人了。他头脑清楚、为人热心、处事冷静。他从来不会突然爆发激烈的感情或者陷入深深的感伤!大多数公众人物的主要缺陷就是感情的爆发或者情绪波动。他们行事匆忙而草率。在压力大的时候他们往往无所适从。他们急不可待地跳上路过的第一匹马,一点都没有注意到正有一只蜜蜂叮在它身上,这匹马四处乱踢、心烦气躁。当然,这个人肯定会从马背上摔下来,只是一个早晚的问题。当他看到大家蜂拥而至,对他赞不绝口时,他马上开始变得心浮气躁、盛气凌人,而不是心平气和、实事求是。他们不懂得,现在大家把他捧到天上,一旦他们认为自己受骗上当,就会毫不犹豫地把他狠狠地摔在地上,从此他就可能一蹶不振。华盛顿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他根本不是那样的人。”

亚伯拉罕·林肯刚成年的时候,是一个性急易怒、一触即发的人。但后来,他学会了宽容,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具有说服力又有耐心的人。他曾经对陆军上校福尼说:“我从黑鹰战役开始养成了控制脾气的好习惯,并且一直保持下来,这给了我很大的益处。”

出口不逊的言辞从未给任何一个人带来过一丁点儿好处,那只是虚弱的标志。没有人会因为它而变得更富有、更愉悦或更聪明。它从不会使人受到他人的欢迎;它令教养良好的人反感,使善良的人感到厌恶。

著名作家莎士比亚曾经描写了无数失控的情绪造成的精神毁灭的例子。他笔下的约翰王,因其对权力的欲望逐渐泯灭了高尚的品质,结果沉沦到几近失控的地步,像一头野兽。李尔王则是失控的情绪的牺牲品。在麦克白先生那里,野心超越了荣誉,甚至促使他走上谋杀犯罪的道路,而谋杀后的恐惧、懊悔与自责又立即带来了可怕的报应。而奥赛罗是被自己嫉妒的怒火慢慢毁灭的,许多其他人物的遭遇更说明了这样的教训:那些不能宽容的人一定会遭到他们朋友的冷落。

许多名人写下了无数文字来劝戒人们要学会宽容。詹姆士·博尔顿说:“少许草率的词语就会点燃一个人、一家邻居或一个民族的怒火,而且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常常发生。许多的诉讼和战争都是因为言语不和而引起的。”乔治·艾略特则说:“如果人们能忍着那些他们认为无用的话不说,那么他们多数的麻烦都可以避免。”

赫胥黎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希望看到这样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接受过很好的训练,有着非凡的意志力,应意志力的要求,他的身体乐意尽其所能去做任何事情。他应头脑冷静,逻辑清晰,他身体所有的力量就如同机车一样,根据其精神的命令准备随时接受任何工作。”

世界上没有人天生有那种不需要任何注意和控制的好脾气,但也没有哪个人天生脾气就十分糟糕;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处于情绪激动的情况下,那么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以免变得更加愤怒。

10.对生活要学会感恩和宽容

感恩者遇上祸,祸也能变成福,而那些常常抱怨生活的人,即使遇上了福,福也会变成祸。

有两个行走在沙漠的商人,已行走多日,在他们口渴难忍的时候,碰见一个赶骆驼的老人,老人给了他们每人半瓷碗水。两个人面对同样的半碗水,一个抱怨水太少,不足以消解他身体的饥渴,怨恨之下竞将半碗水泼掉了;另一个也知道这半碗水不能完全解除身体的饥渴,但他却拥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感恩,并且怀着这份感恩的心情,喝下了这半碗水。结果,前者因为拒绝这半碗水而死在沙漠,后者因为喝了半碗水,终于走出了沙漠。

只要我们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有一种平静的心态,遇到灾难也不会乱了手脚,会熬过去,而那些常抱怨生活的人,成功就会与他失之交臂。

南非的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当时尽管曼德拉已经高龄,但是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一般的年轻犯人一样虐待他。

但是,当1991年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以后,他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

总统就职仪式开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他的来宾。他先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然后他说,虽然他深感荣幸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初他被关在罗本岛监狱时,看守他的3名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他邀请他们站起身,以便他能介绍给大家。

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精神,让南非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颜得无地自容,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身来,恭敬地向3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场的所有来宾都静下来了。

后来,曼德拉向朋友们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在狱中学会了控制情绪才活了下来。他的牢狱岁月给了他时间与激励,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苦难的痛苦。他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

他说起获释出狱当天的心情:“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我们之所以总是烦恼缠身,总是充满痛苦,总是怨天尤人,总是有那么多的不满和不如意,是不是因为我们缺少曼德拉的宽容和感恩呢?

记住曼德拉27年牢狱生活的总结: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

感恩与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感恩与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