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话的过程中,视线突然朝下,表示转入沉思状态,希望尽快整理出思绪。
视线不停地移动,但却有规律地眨眼,表示思考已有了头绪。
对方的眼神四处张望时,说明一有机会就立刻会转移目标,这说明他的心已不在这里。
对方眼神似乎不屑一顾时,是对你的话题抱有兴趣,却有些怕羞。
当对方的眼睛看远方时,表示对你的谈话不感兴趣或在考虑别的事情,或是因时间关系,想离开此地,总之想尽快结束这一话题。
对方的眼睛上下左右不停地转,表现出慌张时,可能是惧怕你而在说谎。这类人多半是心里有一定的难处,为了不失去对方的信任和帮助,而对某些事情真相有所隐瞒。
对方根本不看你,可视为对方对你不感兴趣或无亲近感。
目不转睛地注视对方谈话的人,一般表示较为诚实。
总之,商场如战场,只有在商务交往和谈判中,通过眼神准确洞悉对方心理,才会处于心理优势,永处不败之地。
领悟和运用眼神的作用
眼神和心理,是交往中引人注目的一个课题,注意在实践中领悟和运用,是有价值的。特别是在商务交往和谈判中,运用眼神这种无声的语言会让谈判者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2002年秋,郭怀仁带着几位得力助手去广西某酒店与商业伙伴谈判。当谈判进行到中部阶段时,突然陷入僵局。会议室中变得紧张起来,对方代表团虽仍有人表现得漫不经心,但谁都在用眼神较劲。
对方代表团希望郭怀仁对谈判条件做一些让步,然而这将与郭怀仁的预期相去甚远。于是短短地有将近五分钟的时间,没有人开口说话。突然,郭怀仁抬起头,把眼神从对方所有人的脸上扫过,最后落在主要对手上,紧紧地盯着对方的眼睛。对方一开始露出高深的微笑,但是,1秒钟、2秒钟……随着时间的流逝,对方终于沉不住气了,说道:“老郭,看你的眼神如此坚定,我想今天我再说些什么也是徒劳,这样吧,我答应你们的条件,咱们先签一份合同,然后我请大家吃饭——老郭,我今天交定你这个朋友啦!”
在商务交往和谈判中,如果你想处于主动地位,那么就需要像郭怀仁一样善用眼神的力量。在商务交往和谈判中,运用眼神的技巧主要有:
如果你希望给对方留下较深的印象,你就要凝视他的目光久一些,以表自信。
如果你想在和对方的争辩中获胜,那你千万不要把目光离开,以示坚定。
如果你不知道别人为什么看你时,你就要稍微留意一下他的目光,便于对策。
如果你和别人碰面,觉得不自在,你就要把目光移开,减少不快。
如果你和对方谈话时,他漫不经心而又出现闭眼姿势,你就要知趣暂停,你若还想做有效地沟通,那就要主动地随机应变。
如果你想和别人建立良好的默契,应60%~70%的时间注视对方,注视的部位是两眼和嘴之间的三角区域,这样信息的传接,会被正确而有效地理解。
如果你想在交往中,特别是和陌生人的交往中,获取成功,那就要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对方的讲话,不卑不亢,只带浅淡的微笑和不时的目光接触,这是常用的温和而有效的方式。
鼻子可以反映人的心理
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知己知彼,较全面地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就需要从细节着手。而在相互交流中,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往往会从鼻子的变化中显示出来。因此,我们要学会通过观察对方的鼻子洞悉其心理活动。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鼻子是呼吸的通道之一,人内心的情绪稳定与否,都会引起呼吸的变化,呼吸的变化又会影响到鼻子的外形和色泽。
在谈话的过程中,当你发现对方的鼻子稍微胀大时,多半表示他有一种得意或不满情绪,也可能正在压制某种情感。一般而言,人的鼻子胀大是表现愤怒或者恐惧,因为当人处在兴奋或紧张的状态中,生理上就会发生变化,呼吸和心律跳动会加速,所以会产生鼻孔扩大的现象。可以说,“呼吸很急促”一语所代表的是一种得意状态或兴奋现象。至于对方鼻子出现扩大的现象,究竟是由于春风得意而意气昂扬,还是由于抑制不满及愤怒的情绪所致?就需要从他在谈话中的其他反应来判断了。
有的人天生容易鼻头冒汗,吃顿饭也会汗津津的一片。但是如果对方没有这种毛病,却鼻头冒出汗珠(排除温度影响),应该说是对方心理焦躁或紧张的表现。如果对方是你的重要交易对手,那么他必然是急于达成协议,心里盘算无论如何一定要完成这个交易,因为他唯恐交易一旦失败,自己便会失去很多机会,或招致极大的不利,所以心情焦急紧张,而陷入一种自缚的状态。因为紧张,鼻头才有发汗的现象。
第二天上午,何成就要参加中考了。当天晚上妈妈给他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其中还包括何成最爱吃的“宫爆鸡丁”。吃饭期间,妈妈一再叮嘱他明天一定要好好答题,争取考出好成绩,以便进入梦想中的重点高中。突然,何成的脸色变得很难看,鼻子上淌下了豆大的汗滴。看到这情形,妈妈紧张地问:“儿子,你是不是病了?”何成接过话茬,不客气地说:“妈妈,求你别再提中考的事好吗?你一说我就烦,饭都不想吃了!”妈妈不禁低下了头。
何成的表现说明,紧张和焦急确实会引起身体上的反映,包括鼻子上的汗液增多。当然,紧张过度时并非仅有鼻头会冒汗,有时腋下等处也会有冒汗的现象。如果在交往中,你们之间不存在利害关系,而对方出现这种状态,表明他可能心有愧意,受良心谴责,或是为隐瞒秘密而紧张。
一般情况下,鼻子的颜色并不经常发生变化,但是如果整个鼻子泛白,就显示对方情绪消极,畏缩不前。如果是交易的对手,或者是无利害关系的对方,表明他此刻多半正在踌躇、犹豫。例如,交易时不知是否应该提出条件,或为提出借款而犹豫不决。另外,这类情况也会出现在向女子提出爱情告白却惨遭拒绝的男子身上。当人的自尊心受损、心中困惑、有罪恶感、尴尬不安时,也会使鼻子泛白。
嘴部动作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
话从口出,嘴是人宣泄内心情感的重要通道。在交往中尤其是通过口头语言交流的时候,嘴部动作可谓丰富多样。其实这种种嘴部动作都与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存在联系,都能反映出说话者的情绪。
说话的时候经常舔嘴唇的人,是正在压抑着因兴奋或紧张所造成的内心波动。当然,在空气干燥的冬季,却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现咬嘴唇的动作,表明对方在自我谴责,自我解嘲,甚至自我反省。如果说话时以手掩口,说明对方存有戒心,或者在自我掩饰。
有的人在关键时刻,将嘴抿成“一”字形,这时候他们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他们已经下定了某个决心。这种人一般比较坚强,有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这样的人对某一件事情,一旦自己决定要做,不管其间要付出多少艰辛,都会非常出色和圆满地完成。
在与人交谈中,如果其中有人嘴唇的两端稍稍有些向后,表明对方正在注意听你说话,对你的言谈极有兴趣。
人的整个嘴唇往前撅的时候,可能是一种防卫心理的表示,或者是撒娇的表现。人的下嘴唇往前撅的时候,表明他对接受到的外界信息,持有怀疑态度,并且希望能够得到肯定的回答。
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对方用上牙齿咬住下嘴唇,或是用下牙齿咬住上嘴唇以及双唇紧闭,表明他正用心地听另外一个人的讲话,他可能是在心里仔细地分析对方所说的话,也可能是在认真地反省自己。
说话时用手掩嘴,说明这个人的性格比较内向和保守,具有害羞的情绪,不会将自己轻易地或过多地呈现在他人面前。用手掩嘴这个动作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即做错了某一件事情,而进行自我掩饰。张嘴伸舌头也有这方面的意思,也表示后悔。
左右他人印象的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