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每天一正能量的句子 > 第10章 不贪婪正所谓知足者常乐(第2页)

第10章 不贪婪正所谓知足者常乐(第2页)

瞎爷死时面孔安详,两个眼角还有笑容留着……

瞎爷的人生观,一种乐天知足的人生观,一种永远只和那些境况不如自己的人相比,而永远不和那些境况比自己强的人攀比,并以此排除烦恼,找到快乐的人生哲学,多么值得我们在人生之途中效法啊!

人们往往从比较中获得心理上的公平感或不公平感,满意感或不满意感。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光想比上不足,而不想比下有余,那么,你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烦恼中去,从而厌倦目前的生活。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人会陷入不良心理的恶性循环,结果糟蹋了自己的生活。

3.学会做金钱的主人

人生在世,没有钱虽然寸步难行,但钱绝对不是万能的。因为,它只可以满足一定的物质欲望,而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只有学会做它的主人,做到知足常乐,才能创造快乐。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钱财确实能给人带来了不少快乐,但也能给人带来不少烦恼。记得有首歌的歌词是:“钱啊!大姑娘为你走错了路,小伙子为你累弯了腰,钱啊!你是杀人不见血的刀。”

对于有些人来说,把钱财看得太重,自己无钱时眼红别人,不择手段千方百计的得到钱财,自己有钱时又非常吝啬,亲兄弟之间甚至于对父母也是分厘必争,对这些人来说钱财不仅是烦恼,而且能使其丧命,当然不会给他们带来快乐。

有一个有钱人,每天早上经过一个豆腐坊时,都能听到屋里传出愉快的歌声。这天,他忍不住走进豆腐坊,看到一对小夫妻正在辛勤劳作。富人恻隐之心大发,说:“你们这样辛苦,只能唱歌消烦,我愿意帮助你们,让你们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说完,放下了一大笔钱,送给小夫妻。这天夜里,富人躺在床上想:“这对小夫妻不用再辛辛苦苦做豆腐了,他们的歌声会更响亮的。”

第二天一早,富人又经过豆腐坊,却没有听到小夫妻俩的歌声。他想,他们可能激动得一夜没睡好,今天要睡懒觉了。但第二天、第三天,还是没有歌声。富人感到非常奇怪。就在这时,那做豆腐的男主人出来了,拿着那些钱,一见富人便急忙说道:“先生,我正要去找你,还你的钱。”富人问:“为什么?”年轻的豆腐师傅说:“没有这些钱时,我们每天做豆腐卖,虽然辛苦,但心里非常踏实。自从拿了这一大笔钱,我和妻子反而不知如何是好了——我们还要做豆腐吗?不做豆腐,那我们的快乐在哪里呢?如果还做豆腐,我们就能养活自己,要这么多钱做什么呢?放在屋里,又怕它丢了;做大买卖,我们又没有那个能力和兴趣。所以还是还给你吧!”富人非常不理解,但还是收回了钱。第二天,当他再次经过豆腐坊时,听到里边又传出了小夫妻俩的歌声。

也许这个故事并不符合现在许多人的思想。他们会说,钱多还不好么?没听说过钱多会咬手的——但事实是,“钱多”的确会“咬你的手”。就像故事中的小夫妻一样,就是因为“钱多”,所以思虑也多——又想多拥有钱,又担心别人谋算他的钱——竟连个踏实觉也睡不成。

拥有更多的财富,是今日许许多多人的奋斗目标。财富的多寡,也成为衡量一个人才干和价值的尺度。当一个人被列入世界财富榜时,会引起多少人的艳羡。但对于个人来说,过多的财富是没有多少用的,除非你是为了社会在创造财富,并把多余的财富贡献给了社会。但丁说:“拥有便是损失。”财富的拥有超过了个人所需的限度,那么拥有越多,损失就越多。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过:“对于财富,我充其量只能把它叫做美德的累赘……财富之于美德,犹如辎重之于军队。辎重不可无,也不可留在后面,但它却妨碍行军。不仅如此,有时还因顾虑辎重,而丢掉胜利或妨碍胜利。”培根还指出:“巨大的财富若不分发出去,也就没有真正的用处。”

世界级的时装大师范思哲拥有令人咋舌的财富,光是他收藏的名画、古董家具,就价值

连城。但他除了能亲眼看见这些财富外,还能得到什么呢?一个谜团重重的枪杀,使他的财

富顷刻间变成了“他人的财富”。

“不要追求显赫的财富,而应追求你可以合法地获得的财富,清醒地使用财富,愉快地

施与财富,心怀满足地离开财富。”这就是培根的建议,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这些建议。

所罗门,古代以色列国王,以智慧著称。他告诫人们,不可急于聚敛财富,“凡是匆忙

发财的,必难以清白。”

培根分析说,通过正当的手段和诚实的劳动所获得的财富,是步伐缓慢的。当财富是来自魔鬼的时候(比如说是通过欺诈、压迫以及其他不正当的手段),财富是来得迅速的。

现在不少人急于发大财,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如制假贩假,盗版走私,做毒品生意,甚至杀人越货。他们完全成了金钱的奴隶,财富对他们如同绞索,他们越是贪求,绞索就勒得越紧。一个贪官说,他每当听到街上警车鸣笛,就生怕是来抓他的,惶惶不可终日。这样的不义之财再多,又有什么“乐趣”呢?我们并不是一概排斥财富,我们厌恶和蔑视的是对个人财富的过分贪求,是以不正当手段聚敛财富。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看来这话只有一半是正确的,动物无信仰,无操守,为食而亡,不计利害。人则不同,唯财是贪,唯色是渔,此种人动物性没有脱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取,那样的人,就脱离了低级的动物性了。

大作家易卜生对金钱的认识可谓精辟。他指出:“钱能买来食物,却买不来食欲;钱能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钱能招来熟人,却招不来朋友;钱能带来奉承,却带不来信赖;钱能使你每天开心,却不能使你得到幸福。”有一句西方谚语也道:“金钱是走遍天下的通行证——除了到天堂之路;金钱也能买到任何东西——除了幸福。”是的,金钱可以换来舒适的生活,却很难换到幸福。我们不可把单纯的物质享受,口腹之欲的满足同幸福混为一谈。我们很难说历史上那些帝王、位极人臣者以及家资巨万者比一般老百姓拥有更多的幸福。吃得久了,山珍海味也味同嚼蜡;女人多了,也只是情欲的满足。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即有枪杆子保护的人和手拿锄头的人谁更安全,谁更有安全感,谁更满足,回答是手拿锄头的人。当一个人不得不为过多的金钱而提心吊胆,要以枪杆子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时,这个人就陷入了无穷无尽的恐惧和烦恼之中。那么,我们便不难理解“钱多了不是好事”的古训。

4.金钱得失不过是人生浮云

人世间,总是交织着众多的名名利利,是是非非,搅得身陷其中的我们,整日为名利是非所累,为金钱得失所烦。殊知,所谓的名利是非,金钱得失均不过是人生浮云,转眼即逝。

从前有一个渔翁在梦中见到了上帝。

上帝问道:“你想和我交谈吗?”

渔翁说:“我很想和你交谈,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时间?”

上帝笑道:“我的时间是永恒的。你有什么问题吗?”

渔翁说:“你觉得人类最烦恼的是什么?”

上帝答道:“他们为名利而活,又为名利而烦。”

“他们牺牲自己的健康来换取金钱,然后又牺牲金钱来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充满忧虑,但却忘记了现在;于是,他们既不生活于现在之中,也不生活于未来之中。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像从不会死去,但是死去以后又好像从未活过……”

上帝握住渔翁的手,他们沉默了片刻。

渔翁问道:“作为智者,你有什么生活经验想要告诉现在的人?”

上帝笑着回答道:“金钱名利乃身外之物,要想活得轻松,就别将名利计心头。

他们应该知道,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不是拥有什么东西,而是拥有健康的心态。

他们应该知道,与他人攀比是不好的。

他们应该知道,富有的人并不拥有最多,而是需要最少。

他们应该知道,要在所爱的人身上造成创伤只要几秒钟,但是治疗创伤则要花几年的时间,甚至更长。他们应该学会宽恕别人。

他们应该知道,有些人在深深地爱着他们,但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