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幸福的根源在于心灵 > 第四章 一切没那么糟(第3页)

第四章 一切没那么糟(第3页)

"哦,当然有,"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这是我必须做的事。你知道吗?当你关上门的时候,也就把过去的一切都留在了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才可以重新开始,大步向前。"

"关好身后的门,把过去留在后面",多么经典!为既成事实伤感,除了让人多背负一些痛苦,进一步错失当下、痛失未来,没有丝毫好处。

一位网友也在博客中写道:"什么是不幸呢?漫漫长夜,听着闹钟滴答,数了不知多少遍羊仍然无法入睡;因一时疏忽,被骗走一笔这辈子恐怕再也无法积蓄起来的钱;一向身体健康的亲人突然得了重症,而且到了晚期;曾经相濡以沫的夫妻,至死不渝的婚姻,骤然结束于某法官的审判锤下;自己老老实实做人,却莫名其妙的被误解、被冤枉、被冷落、被打击……这一切都是不幸的,真真切切的,而它却不是最大的不幸。最大的不幸是你持续不断、总也摆脱不掉的不祥的感觉。不幸感让人难以自拔,让人失去生存的勇气。不幸感是真正的不幸。"

的确,没有不幸,只有更不幸。一个心里充满不幸感的人,走到哪里都只能闻到不祥的气息。除非他愿意放下过去。

5.把失意沏成一杯好茶

北宋时期的方会禅师佛法精深,一生度人无数。有一次,-个失意的年轻人来到寺中,要求方会帮他剃度,恳请皈依我佛。

"我看施主尘缘未了,还是请回吧!"方会不肯收他为徒。

年轻人沮丧地说:"禅师,我屡屡失意,连连受挫,您为什么不肯收我为徒,让我跳出苦海呢?"然后,年轻人一边叹息,一边向方会诉说自己的遭遇。

方会静静地听着,如同入定一般,直到年轻人说完,仍然不发一语。年轻人很奇怪,问道:"禅师为何不说话?"

方会并不回答,只是吩咐身边的小和尚:"这位施主远道而来,速去烧一壶温水送来。"小和尚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不一会儿温水送到,方会抓了一撮茶叶放入杯中,然后注入温水,放在年轻人面前,微微一笑,道:"施主,请用些茶。"

年轻人一看,杯中之水半开不开,杯中茶叶全部浮在水面上,一看就没有泡开,于是问道:"请问禅师,贵寺怎么用温水冲茶?"

方会微笑不语,只是重复道:"施主远道而来,口中必定饥渴,先请用些茶吧。"年轻人只好端起杯子,轻轻咂了两口。

"请问施主,这茶可香?"方会问道。

听到询问,年轻人又咂了两口,细细品味一番后,摇头说道:"这是什么茶?一点茶香也没有。"

方会笑笑说道:"此茶乃是闽浙名茶铁观音,怎么会没有茶香?施主不妨再饮。"

年轻人心说,的确是没有茶香啊!他端起杯子,又喝了两口,再三品味,仍然没有茶香。这次,他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方会又是一笑,再次吩咐小和尚:"烧一壶沸水送来。"小和尚听命而去。

不一会,一壶冒着热气的沸水送到。方会又取来一个杯子,放入茶叶,然后提壶注入少许沸水。年轻人一看,杯中茶叶上下沉浮,顿时便有一丝茶香侵入鼻间。

茶香诱人,年轻人禁不住伸手去端杯子。却听方会说道:"施主稍候。"说罢提起水壶,再次注入一缕沸水。这一次,杯中茶叶上下沉浮得更加迅速杂乱。同时,一缕更醉人的茶香随水汽腾出杯子,刹那间满室清香。

年轻人见了,不禁叹服方会茶道之精、之妙。

就这样,方会连续往杯中注水五次,杯子将满未满,一杯碧绿,满室生香。

方会笑道:"施主请用此茶。"

年轻人端起杯子,浅咂慢饮,顿时唇齿生香,更是赞不绝口。

"施主可知道,为何同是铁观音但茶味迥异?"方会问。

年轻人答道:"大师先用温水,后用沸水,应该是调水不同吧。"

方会会心一笑:"不错。茶道首重茶质,次重用水。用水不同,茶叶沉浮就不同。用温水冲茶,茶叶浮在水上,不经沉浮,茶香就不会散逸。用沸水冲茶,再掌握一定的技巧,茶叶上下浮沉,反复多次,自然就会释放出春雨之清幽、夏阳之炽烈、秋风之醇厚、冬霜之清冽。施主,人生亦如茶道,必经沉浮,方可成大器。施主有心向佛,则无处不是三宝地。施主,请回吧!"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不经历风雨,人生就如同温水沏茶,淡而无味;经历些许磨砺,正好像沸水沏茶,沉浮之间自有一缕清香。

每个生命都是一枚茶,每一枚茶都是一叶生命之舟,载着生活,也浸在生活的沸水中,浮沉、翻滚,痛苦是必然的,但也正是这痛苦的洗礼,才能让蜷缩的身心舒展开去,唤起生命的芬芳。

我们自己都有类似的体会,如果日子过得太平淡了,我们就会觉得"没意思",就会有意无意地去找点"刺激"。既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敞开怀抱,接受那些上天赐予的"刺激"呢?

如果不经历世事浮沉、人事无常的洗礼,当初的懵懂少年就不会走向成熟。而一个不成熟的人,可能也会成功,但绝不会很幸福。幸福的真谛,只有遭遇过不幸的人才会懂。如果一个人不曾失意,他又怎么能明了失意与得意之间的差距?

话虽如此,很多时候,很多人在并不太残酷的现实面前败下阵来,选择认输或放弃,并把自己鉴定为"不幸人氏"。这无疑是人生的最大黑洞。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总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幸的人。

其实我们应该反过来想想,世界上有谁不曾失意过呢?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没有人总是能从胜利走向胜利,更没有人能像祝福语中说得那样"万事如意"。但正因为生活充满了不如意,人们才会迫切地想逃离它们,同时尽量接近那些令人向往的东西。西方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则说,失意与得意是一对如影随形却势不两立的兄弟。是让失意占据你的生活,还是让得意充满你的日子,完全取决于你的态度。如果你支持失意,选择在失意中沮丧下去,那么失意就会像乌云一样,弥漫不去,且越积越厚,最终变成酸雨,灼蚀你心中所有能被灼蚀的东西。如果你支持得意,得意便会助你把失意沏成一杯好茶,虽滚烫,亦芬芳。

当然,你也可以保持中立,豁达超脱于生活,悠然行走于世间,既不刻意追求得意,也不刻意躲避失意;赢了,要知道这很平常,输了,也是清楚这很正常;登高峰,就唱响自我,落低谷,就聆听天籁……这样,你才能炼出一颗真正的平常心,在失意得意交织的人生路上,潇潇洒洒、随遇而安地走下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