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殿。
煌煌大殿,一派新气象。
安阳还是第一次在这座新建大殿上接见众文武,确实感受不一样。
“拜见主公!”众文武齐声喝拜。
安阳站在陛阶之上俯瞰下去,有一种天下尽在我手,夹杂着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诸位免礼!”
话毕,众文武分列两列。
几年的招贤纳士,安阳麾下也算积累了可观的人才臣子,如今的大殿上也不再是将领为主了,文臣也多了很多。
陛阶侧,巨人安刺虏着甲胄按刀而立。
陛阶下。
武将一列,有军机省军机令顾常春,军机大臣赵无忌,云州鹰扬军主将蒙远;裴烈,蒙戬及麾下几名将校…
还有两人夹杂在武将列,天渊卫大都督谢言,明卫都督燕平山。
文臣一列,有中枢省中枢令钱舒及六曹(部)主官,御史令卢经植及一众御史大夫,文院院正柳阳明,郑氏家主郑殷,安平郡郡守万琛…
“本公征战渤州一年有余,败王贼羡之高世番,抗靖海王吴淞,收第五氏,占渤州近六郡之地,将士们有功,诸位亦有功!”
钱舒看着主位上的安阳,满腹感慨。
自被拉入定北军,彼时安阳还是一个前军校尉,他亲眼见证,驱北苍,复云蓟,立燕国,从一个前军校尉成为燕国之主!
而稚嫩的他,也赶鸭子上架毫无准备的,从治理一县之地,到一郡,到云州,再到如今的整个燕国文相。
恐怕他去世的祖父亦想不到他看中的安阳已成一国之主,他的孙子也成为一国之相。
短短几年时间,一路走来,只有他知道其中的艰辛,更为这位表妹婿主公而高兴。
几年的时间,主公当初的一纸求贤令震动天下,随着天下局势变化莫测,大量的人才进入燕国,弘文昭武两馆人满为患…文武两院,工医两院更是源源不断为燕国培养文武官吏。
如今大殿早已不是当初的简陋议事堂,文武官员,也不再是武多文少,稀稀拉拉…
如今大殿文武齐备,武将多,文臣更多!
燕国其势已成!
若秦燕合并之后,届时,地广,民多,人才足,兵强马壮,一统天下之势将成!
怎能不让他不感慨?
不仅仅是钱舒,站在武将之首的顾常春同样心神恍惚,满是同样的感慨。
钱舒率先躬身拜道:“皆为主公大业,臣等尽职而已,不敢居功!”
众文武顿时齐声随喝:“皆为主公大业,臣等尽职而已,不敢居功!”
身在新的大殿上第一次燕国文武齐聚议事,安阳读懂了钱舒,顾常春眼中的感慨,他何尝不是如此?
他朝两人微微一笑,点点头看向众臣。
“诸位有功本公自知,不必谦逊,有功则赏,只是此次封赏需延后一段时日,届时诸位与军中众将士一同封赏,诸位可有异议?”
众文武自然不敢有异议。
能站在大殿上的众文武谁不是人精,但很多人隐隐猜到了安阳的打算,也更加期待延后的封赏。
说着,安阳看向大殿中在燕国尚未有一官半职的重要文武,以蒙戬,裴烈,郑家家主郑殷,钱世家主钱舒之父钱姜。
“蒙大将军,裴大将军,郑大夫,钱大夫,几位可有异议?”
安阳称呼的均为几人在大穆之官职,几人能立在燕国大殿上,其一看在几人有大穆官职在身,其二也是安阳为了给几人该有的体面。
蒙戬和裴烈眼中含笑对视一眼,他们怎会有异议?蒙远,蒙山,裴琳及他们族人皆早已入燕国为将为官,他们自己还怕不能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