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和笑道:“别光沾光呀,让你们来是干活的!”
“那必须的,你让咋干就咋干,今天谁敢闹事我第一个冲上去跟他拼命!”张卫东一拍胸膛,豪气云干道。
“我第二个上!”侯立山说道。
“我第三个。”郭向东赵震异口同声道。
这两说到一块去了,然后相视一眼,又哈哈大笑起来。
众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这还差不多。”邹和笑道。
几个工友都对这琥珀牌香烟震惊不已,开心的点燃香烟,猛吸一口,然后闭上眼睛仰起脸来,感受这琥珀牌烟卷的味道。
好好享受了几口,开始动身。
四个工友外加刁爱民,一人借一辆自行车,都跟着一起推着,队伍一下子壮大起来。
六辆自行车排成一条长龙,在街道上穿棱,一路吸睛无数。
“嘶!自行车队!迎亲的吧?”
“一大早就碰到这么喜庆的事,今天肯定会好运一天啊!”
“确实确实,那新郎长的真帅呀,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嫁的这么好,真的是让人羡慕啊!”
议论声不绝于耳。
这年代结婚,最时髦的方式不是坐轿,也不是骑马,而是骑自行车。
毕竟在这个年代,自行车可比后世满大街都是的小轿车金贵多了。
物以稀为贵,上万人的轧钢厂,总共就才几十辆,由此可见这稀有程度。
也就是这年代没有手机,要是有的话,估计不少人都会拿出手机对着邹和这自行车队拍起照来。
甚至邹和一行人路过一个学校门口时,正在上着美术课的孩子们全都瞪大眼睛看将过来,见状美术老师也好奇的看向窗外,看到这个场景时,老师也惊了一下,然后老师当即说道‘好,今天的美术作业,就是把刚才看到的那个自行车队画起来……’孩子们当即一边伸着脖子看着渐渐远去的自行车队,一边回头画了起来……估计又有不少孩子的未来梦想里,又加了一条‘拥有一辆自行车’。
在这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有很多不约而同的梦想,梦想吃饱想穿暖,梦想能住上能一个人睡一张床的大房子,梦想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
这些梦想,大抵就是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对于未来最大的憧憬。
那时的人们,谁也没有料到,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切都将会一一实现,成为随手可得的东西。
时代的车轮,还在这个年代缓缓的向前行驶……
邹和的二八大杠车队,在缓缓朝秦京茹家的方向转动……
而此时的秦黄村秦京茹家,早就堆满了过来看热闹的人。
“京茹要出嫁了!”
“京茹要嫁到城里了!”
这个消息轰动了整个黄马村。
老少爷们天不亮就起来了,开始赶庙会一样乌央乌央的往这边凑。
很快把秦京茹家门前的那条小路堵的水泄不通。
人们的脚步站满了秦京茹家的院子,人们的脚步站满了院外的小路,人们的脚步站满了那个高高隆起的土堆……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往里看。
有些调皮捣蛋的孩子,爬到树上往里看。
看那秦淮茹打扮成新娘的样子,漂亮吗?
看那准备嫁到城里的秦京茹,开心吗?
看那些准备的肉丁,下锅了吗?
……
秦世贵张爱兰两人一早上都在忙碌着,一边接待着过来上礼的亲朋,一边准备着秦京茹的嫁妆,一边操心着接下来的迎亲与酒席。
老两口开心的忙碌着,嘴角上都抑制不住的挂着扬眉吐气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