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对孩子不该说的话 > 第5章 对孩子无休止的欲望说不(第3页)

第5章 对孩子无休止的欲望说不(第3页)

对于爱花钱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改变他们对金钱的看法,教会他们如何勤俭持家。由于孩子不懂得钱来的不容易,也就从不考虑父母挣钱的不容易,只知道没有钱了就管家长要,花完了也还会有,这就让孩子觉得钱来的容易,从而花的也容易。因此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学会节约和勤俭。

为了减少金钱的无谓支出,家长可以对孩子的消费进行管制,除必要的学习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外,其他的物品经慎重考虑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如果完全属于没有必要购买的物品一律不买,让孩子懂得不是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在零用钱的给予上,家长更要加以计划,教会孩子如何使用和支配自己的零用钱。可以通过在家里劳动或者帮家长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获得相应的报酬作为自己的零用钱,并由他自由支配。但是如果花完了,也不再无偿给予,这样可以让孩子懂得钱并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要想获得金钱是要付出劳动和努力,以此控制孩子无度的费从而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懂得“钱并不是花完就会有的”,思考如何管理和支配钱。

有些孩子用不断的花钱买东西,来显示自己的“富有”,而正是这种攀比的心理,让他们无端地消费,胡乱地花钱。为此家长一定要杜绝孩子这种盲目攀比的行为,为孩子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家长可以在为孩子买东西的时候,带孩子一起去商场、超市、批发市场等不同购物地点,看同样的物品,让孩子亲身感受不同地点的价格差距,从而教会孩子买东西一定要“货比三家”,怎样的消费才算是合理和有价值的。从而纠正孩子错误的消费观念。

懂得居安思危,树立正确理财观念

现在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相互攀比已经成了城市孩子的通病。家长在为此焦虑的同时不如传授给孩子理财意识和科学的理财方法。家长可以制定一个家庭财务计划,把家里有效的资金合理的运用到生活中,并让孩子参与到理财计划中,让他知道家中的各项开支情况,收入是多少、支出是多少,最后剩余多少。这样可以有效让孩子知道如何合理地运用金钱也是一门学问;家长还可以与孩子签订零用钱账目清单,让孩子将自己的消费全部记录在案,每月月底进行分析各项消费是否合理,从而教会孩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好习惯,这也是锻炼孩子对金钱统筹帷幄的好机会。孩子也能从记账中体验挣钱的艰辛,明白如何正确对待金钱,从而形成正确的理财观,道德观和劳动观。

家长在让孩子懂得“花钱容易挣钱难”的同时,更要教育孩子危机意识。让孩子明白,在花费的同时还要储蓄,不能把挣的钱全部花掉,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财务安全”。如今虽然人们基本上已摆脱了贫困,但也必须要有危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充足的财务保障家人的正常生活,以防不测。“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种警示在任何时期都不过时。

只有让孩子懂得了这些理念,再加上家长的榜样作用,孩子一定会对金钱和消费产生新的观念,从而改正肆意消费、花钱无度的不良习惯。

4.总想“领导”他人

小潘天生就是个当领导的料,事事他都想到小朋友前面,对小朋友总是喝来唤去的,弄得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小潘的这种领导欲望可能还是来自于爷爷。

爷爷当年工作的时候就是单位的大领导,每天车接车送,平日里那些阿谀奉承的人总是往家里跑,送这送那,就连小潘也享受了不少人家“孝敬”的好东西、好玩具。因此,小潘的理想就是长大了一定要当“领导”。

这不,小潘已经上三年级了,班里又开始选班长了。小潘对这个位置早已向往已久,但由于同学们总是不买账,而且老师似乎对他也不“感冒”,因此一直还停留在班干部的替补席上。但这回小潘觉得跟以往不同了,原来的班主任老师得病住院,他们班换了新老师,这件事一下子让小潘的心里又燃起了希望之火。

为此,小潘决定在选举之前一定要在新老师面前好好表现一下。于是这几天小潘特别勤快,不是向同学献殷勤,就是帮老师做事,忙的不亦乐乎。

这天正好赶上班里大扫除,小潘觉得这可是展示“领导风范”的好机会,于是早早就煞有介事的排兵布阵了,“玲玲,你擦玻璃。”、“小溪你扫地啊。”、“那谁,你把黑板全擦干净啊!”——可就是没给自己派活。

当同学们热火朝天的劳动着,小潘不但没有干活,还在一旁指手划脚,“小琴,你是怎么搞的?连窗台都没擦干净?”、“火火,赶紧的,就你最慢,一会儿老师还要检查呢!”

——小潘的不断训斥招来了同学们的极其不满,“你怎么不干活啊?”、“你不干活,还老说别人干的不好,真是的!”

小潘看到大家怨声载道,竟摆出一副领导的架势,“你们怎么这么多话啊?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干什么!班里的事情总要有个人管吧。”他还当真已经把自己当成班长了,“我要是不管,谁管?”

“切!你当你是谁?班长啊?哈哈!”同学们一阵抢白和嬉笑让小潘觉得很没有面子,“怎么了,难道我就不能当班长。你们等着,看我当上班长怎么治你们!”同学们又是还以一阵爆笑。没过两个星期,班长的选举结果出来了,虽然小潘名落孙山,但他依然不减领导风范,有信心等待着下一次机会。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是为了鼓励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积极进去。但也有些人狭隘的觉得无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工作都要党领导。把权力看的尤为严重。而这种对权利的渴望,也并一定就是成年人的专属,这一思想在孩子堆中也尤为明显。

兰兰虽说是个女孩子,但却有统领千军的巾帼气魄,在幼儿园里总是统领小朋友们。由于她长得甜美,又能说会道,老师和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她。她也因自己的这一能力而感到非常自豪。兰兰每天都很早起床,早早到幼儿园报道,她可跟那些成天哭哭啼啼,抱着家长大腿不放的孩子不一样,她上幼儿园从不哭闹,而且一到幼儿园大门就主动的跑进去,从不让爸爸妈妈操心。有时她这种懂事的表现还很让爸爸妈妈为此感动,而老师也总是以她为榜样,教育那些爱哭的小朋友向她学习。

这天一早,妈妈发现兰兰有些发烧,就赶紧请假准备带兰兰去医院看病。并且也替兰兰向幼儿园老师请了两天假。从医院回来,兰兰就要求妈妈送她去幼儿园,感动的妈妈当时为孩子的这一举动留下了眼泪,但毕竟兰兰还发着烧,妈妈好说歹说让兰兰休息一天,等明天病好了再去。结果兰兰虽然在家里养病,但总是心不在焉。

第二天一大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兰兰病刚刚好,妈妈自然想让孩子再休息一天。没想到,兰兰却大哭大闹起来,非要去幼儿园不可。妈妈看着漂泊的大雨劝兰兰,“好孩子,你病刚好,今天天气又不好,咱们明天再去幼儿园吧!”

“不嘛,”兰兰倔强的撅着小嘴,“我不去幼儿园,老师会想我的。”

“妈妈已经跟老师请假了啊!”妈妈继续劝着,“咱们明天一定去啊。”

“不行,”兰兰死活不应,“今天我就要去,小朋友们没有了我怎么行,谁管他们啊?”

至此,妈妈终于明白兰兰为什么爱上幼儿园了,敢情她天天在当小朋友们的领导,把能领导小朋友当成了一种乐趣。妈妈面对兰兰不停的哭闹,只好冒着大雨送兰兰去了幼儿园。

一篇新闻报道曾经说过,记者看到有些不是班干部的孩子,纷纷购买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等肩牌来佩戴,这些孩子虽然在学校里并无“一官半职”,但佩戴上班干部的标志就能过把“当官”的瘾,觉得去亲戚朋友家会很有面子。从这个报道中,可以看出,这些孩子对当官的想往,并用这种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虽然这样看起来风光,但对孩子的成长却极为不利,对此,家长应该给予这些“小官迷”相应的指导,告诉他们端正自己的思想,只有勤奋努力学习,将来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志向。

避免太关注“长”,注意心理平衡

很多孩子对“当官”,非常感兴趣,总是想领导他人。这些想“当官”的孩子普遍认为,如果能当干部那是很威风的事,想管谁就管谁,想让谁干什么只要下个命令就行了,班里的小朋友们都得要听他的,感觉“当官”真的很过瘾;而且由于当了班干部,就会迎来其他同学的羡慕与追捧,很多同学会主动跟班干部亲近,甚至还有人会主动送礼物给班干部,感觉当班干部很得意;再有,如果当了班干部,家长知道了会非常开心,就是家里亲属朋友或者邻居都会由此对孩子另眼相看,大加夸奖。感觉当班干部很开心。

孩子对当官的渴望实在是一个值得家长和老师深思的问题,成人世界的官场作为在孩子身上也可以缩影,成人的官场作风很容易被孩子模仿,当干部就能领导别人,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巴结,使孩子的虚荣心膨胀,充分享受当官的荣誉。诸如这些“好处”,让很多孩子特别关注“班干部”这个职位,一门心思的去经营“管道”,通过各种办法,甚至不正当的手段谋取领导职位。总想领导他人的思想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和成长都存在着弊端。

因此,家长在纠正孩子行为的同时,要让孩子明白“当官”的真正含义,并不像孩子们想象的“可以管人”,而是要起到表率的作用,要有责任感,更要帮助和关心别人。教育孩子在面对“当官”这件事时,要注意心理平衡,不能因为没有当上什么“长”,就感觉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受到打击。

免受世风影响,正确引导“官路”

对于孩子沾染了“官瘾”,老想统领别人的这种不良思想,作为家长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有些家长本身就是官迷,为了自己的仕途,挖空了心思,甚至不择手段,成天请客送礼等,而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就应该当官,这样能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因此,为了能让孩子当“官”,也将社会上弄虚作假、“贿选”等陋习统统搬来为候选“坐镇”。这些行为无时无刻不腐蚀着孩子原本纯洁的心灵,并从这些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很多不良习气,渐渐成为“小官迷”。

因此,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和对孩子的影响。正确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当官的心态和作为。其实孩子虽小但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并希望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而“当官”正好是体现这一意识的良好途径。对于孩子的这种心态,家长要进行正确引导,可以通过用孩子“当官”的心态,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明白“当官”并不是为了“领导”别人,而是要承担比别人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要比别人做得更好,比别人多思考,潜移默化地培养成良好的品格。用“当官”来激励孩子的自信和积极的心态。从而丢掉“官瘾”,还原孩子纯净的心灵。

5.永不停嘴“大胃王”

小荷最爱吃零食,人家女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甚至有些挑食,这不吃,那不吃的,吃东西很费劲。但是小荷却不然,什么糖果、薯片、水果、肉等等,不管是零食还是正常饮食全不耽误,不仅如此,小荷还对糖情有独钟,无论何时何地嘴里总是嚼着糖块之类的东西,而且不爱运动,成天在家里看电视,或者睡觉,浑身上下胖嘟嘟的,一走起路来,全身的小肉肉一颤一颤的,整个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胖墩。、

但就这样,爷爷奶奶竟然还一个劲儿地让孩子吃,经常做鱼做肉,买零食。爸爸妈妈只要一阻拦爷爷奶奶立刻不高兴,说什么孩子能吃是福,弄得小荷的妈妈天天为小荷这不停嘴的毛病和不断增长的体重着急的不得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