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月儿本想是带人上街,鸡蛋里挑骨头的。
哪想到骨头没挑到,竟然被告知,燕京成了天下新儒学的中心。
连乾京的读书人也纷纷跑来朝圣。
这让她像是被人扇了两个耳光,脸上火辣辣的。
“小姐,您别灰心,”小荷在旁边劝解道,“当初对燕王世子愚钝的传言,又不是假的。
如今突然变成这样,其中必有蹊跷。
不能仅凭这一众儒生吹捧,便相信世子睿智如斯!”
“没错,”萧月儿瞬间有了精神,攥着拳头道,“数年来,皇祖母和母后都派人暗中探查过。
都说那燕王世子驽钝呆滞,愚拙死板,不通文墨。
为何我等前来,看到的却大相径庭。
这里面必然有诈。
说不定是燕王安排的托儿,故意欺骗于我。”
“小姐英明!”
小荷拍了一句马屁。
萧月儿不理会那些儒生,继续在燕京街头闲逛。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
她们主仆三人感觉肚子饿了,于是找了最大的一座酒楼,想尝尝当地的美食。
进了一座包间,点了一桌子美食。
等菜期间,听到窗户里面传来阵阵掌声。
萧月儿好奇地推开,只见那窗户是向酒楼内开的。
里面正对着酒楼大堂。
中央有个高台,上面有个说书人,正在舌灿莲花地讲故事。
“话说那林舒,探听到教坊司内藏有冤情,于是奋不顾身前往……哪想到竟然碰到一个人……”
那说书人讲述的,正是林舒破获教坊司一案的故事。
自从教坊司被查封,有许多无辜女子被释放出来。
再加上徐有道倒台,之前许多冤假错案,被重新翻案,于是感激林舒的人有很多。
这故事被说书人知道,于是添油加醋,以他为原型,把他创作成为一个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少年英雄。
此时那台上的说书人,讲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再配合身形,似乎那少年人已经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萧月儿越听越觉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