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一脸诚恳,再次拱手婉拒道:
“陛下,臣受大唐恩泽,能为陛下征战四方,保家卫国,已是莫大的荣幸。”
“此番出征高昌,乃是臣分内之事,岂敢再求赏赐?”
“臣只愿能继续为大唐效力,守护大唐的疆土,守护陛下的江山。”
李世民眼中满是赞赏之色,他微微坐直身子,看向侯君集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欣慰与感慨:“君集啊,你如此谦逊,如此忠心,实乃我大唐之福。朕登基以来,见过太多争功请赏之人,像你这般淡泊名利、一心为国的臣子,实在是难得。”
说着,李世民转头看向身旁的李承乾,笑着说道:“太子,你看看,这便是我大唐的忠臣良将,你日后也要多向侯将军学习,明白为君之道,懂得用人之法。”
李承乾微微欠身,恭敬地回应:“儿臣定当铭记父皇教诲,侯将军的忠肝义胆,儿臣一直钦佩不已,日后定会以侯将军为榜样,为大唐的繁荣昌盛竭尽全力。”
李世民在装糊涂,李承乾也在装糊涂。
其实,
这些话也是李承乾教给侯君集的。
然而侯君集的这些话,李世民也是听出了一二。
以往的侯君集心高气傲,怎么和李承乾在一起之后,这思想就转变了?
很显然,
李世民觉得,这十有八九,就是李承乾教侯君集的。
……
李世民又将目光转回侯君集,“君集,你的忠心朕已然知晓,但赏赐还是要有的。这不仅是对你此次战功的肯定,更是对所有为大唐浴血奋战将士们的激励。你若再推辞,反倒显得生分了。”
侯君集见李世民言辞恳切,态度坚决,知道再拒绝下去恐怕会拂了圣意。
他沉思片刻,缓缓跪地:“既然陛下如此厚爱,臣若再推辞,便是不识抬举了。臣谢陛下赏赐,今后定当更加勤勉,不负陛下的信任与期望。”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高声宣布:“赏侯君集黄金百两,绸缎百匹,良驹三匹!”
随着李世民的话音落下,殿内的太监立刻高声重复:“赏侯君集黄金百两,绸缎百匹,良驹三匹!”
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一时间,众人纷纷向侯君集投来羡慕的目光。
侯君集叩谢皇恩后起身,也是转向了李承乾,果然不出太子殿下所料,陛下真的封赏自已了!
此时,大殿内的气氛更加热烈,众人纷纷举杯,向侯君集表示祝贺。
李泰坐在一旁,脸上虽挂着笑容,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
他端起酒杯,站起身来,佯装热情地说道:“侯将军此番立下大功,实乃我大唐之幸,来,我敬侯将军一杯。”
侯君集连忙起身,与李泰碰杯,一饮而尽。
李承乾则是不以为意,经过高昌之战,自已有绝对的理由相信,侯君集会誓死追随自已。
……
宴会之上,觥筹交错,热闹非凡,众人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
李承乾端起酒杯,轻抿一口,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目光看似随意地在大殿中游走。
就在这时,一个身形矫健的锦衣卫悄无声息地来到李承乾身边,微微俯下身,在他耳边低声言语。
锦衣卫的声音极低,仿佛生怕被旁人听到哪怕一丝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