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凡成大事业者,都成于实。古人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理想再远大、目标再宏伟,也需要一招一式地抓、一件一件地干。只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让理想、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而那些好高骛远、左顾右盼的人,是很难有所作为的。作为员工,不但要干,还要把工作干好。苦干,可以砥砺品质、增长才干。只有苦干,才能练就娴熟的技能,才能冲散浮躁的气息,从而将工作带入真实的境地。只有心无旁骛成为一种精神境界、一种价值追求、一种品格养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多做打基础、提技能、利长远的事,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向着合格工匠靠近,做一名优秀员工。
心无旁骛,一心盯紧自己的目标,要努力培养专注品质。专注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种百折不挠的毅力。一个具有专注品质的人,往往懂得珍惜时间、爱惜生命,总是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干事业,从而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面对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对形形色色安逸享受的诱惑,每个人都要有一双慧眼,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较强的定力,以工匠精神勉励自己,远离浮躁,远离喧嚣。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义无反顾地风雨兼程,就要明确自己理想的彼岸,分清轻重缓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一心盯在自己工作上,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做好每一个当下的工作。
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能将一生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的人,必能专于其中,炼就炉火纯青的技术,定能打造作品极致完美,登峰造极。如此之人必然不为名利,能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战国时代,在各种工匠中,最受人尊崇的,就是吴、越两国的铸剑师。他们不但名留史册,甚至许多刀剑,都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欧冶子和干将师徒。
欧冶子,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龙泉与湛卢等名剑的创始人。
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楚先后吞并长江以南45国。越国就成为楚国的属国。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专注于研究和探索铸剑的方法和技巧,在山上居住几十年,专心铸剑。对每一把剑都倾尽心血,精雕细琢,用心冶炼,一遍又一遍地打磨,一把剑往往费时好几年,所以他一生铸剑,传世珍品却只有五把,不过这五把剑都是天下著名的宝剑。因为他专注于铸造,潜心用功,终于发现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后改名龙泉),开创了中国冷兵器之先河。
正是因为欧冶子醉心于铸剑,对铸剑费尽心血,穷尽精力,他铸造的剑才那么神奇。在《吴越春秋》和《越绝书》中对此都有记载:越王勾践请名剑师欧冶子为他造了五把宝剑,一日湛卢,二日纯钩,三日胜邪,四日鱼肠,五日巨阙,每一把都是声震天下的名剑。后来越国战败,只得将其中的三把送给吴王夫差求和。然而吴王无道,滥杀无辜,其中的湛卢剑竟“自行而去”,到了楚国,另投主人。一天楚王醒来,发现身边多了一把宝剑,十分惊异,就请来当时著名的剑师风胡子来相剑,问他这把剑值多少钱?风胡子告诉他,这把剑是无价的。因为造这柄剑时,赤堇山裂开,现出锡矿;若耶溪也干涸,露出铜矿;雨神降下大雨洒扫、雷神拉动鼓风炉、蛟龙捧着熔炉、天帝装炭,由通晓天机的铸剑师欧冶子经过千锤百炼,才做成鱼肠、湛卢等五把宝剑。这样的宝剑,有什么价值能与其等同呢?可见当时对欧冶子所铸宝剑的推崇和珍爱。欧冶子和他的徒弟干将都成了名垂千古的铸剑大师,也成为中国铸造工业的鼻祖。他们那种对铸造倾注满腔热情、用尽一生心血的精神,那种对作品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态度,也一直传承至今。
现代社会,机会多多,选择多多,诱惑也就更多。但是,过多的选择机会反而容易使人见异思迁,也就不容易专注于某一件事情,更难把事情做到极致。只有专注于其中,才能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实事求是地把每个小事做好落到实处,并把每个细节考虑到位,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到极致。
每个人的出生背景不同,天赋条件各有差异,但机会均等,人人都有大有作为的可能。如家庭富裕的人,创业是比较容易,但往往太容易到手的成功,对人就缺乏吸引力,难免会影响其创业激情;而出身贫寒的人,通常举步维艰,但是,穷则思变,变则通,其生活的磨难使其对成功充满渴望,激发了斗志。而是否成功,关键就在于是否能专注于其中。
虽然每个人都有成大器的可能,也有成大器的意愿,但最终心想事成者往往只是少数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多数人做事情不能专注于其中,不能坚定目标、持之以恒。在人的一生中,值得追求的东西很多,如果什么都想要,就什么也得不到。所以说,无论做什么事,只能选定一个目标,全力追赶,不受其他事物的诱惑,才可能达成心愿。这好比狮子追赶猎物。狮子会盯紧前面的目标穷追不舍,即使身边有其他猎物出现,距离前面的猎物再近,它也不会改换目标。因为狮子追赶猎物,不仅是速度的较量,也是体能的较量。只有盯紧前面的目标并专注于其中,当猎物跑累了,十有八九会成为狮子的美餐。如果狮子改换目标,新猎物体能充沛,跑得会更快、更持久,捕捉到的可能性就更小。
我们干事业也理应如此,人的精力有限,如果精力分散,什么事情都去做,什么事也做不好,就别说做到极致了,到头来只会两手空空。所以,我们在做事情时,必须专注于所做的事情之中,针对具体的事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事情做细、做实,针对一个目标穷追不舍,才可望有所收获并做到极致。
一心一意,方能有所成就
古往今来,凡是在科学成就上有所突破的科学家,都是数十年来废寝忘食地研究、终身追求的结果。瓦特的蒸汽机的发明,居里夫人的射线物质研究等,无不是经历几十年的艰辛努力,才取得划时代意义的技术革命。水稻专家袁隆平,干的是艰苦的育种工作,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他对育种事业的专注和不懈努力,怎么能够取得在相同土地面积上,大幅增加水稻产量,解决干百万人的吃饭问题。所以说,干工作,做事业,不论在何种岗位上,都要有一股锲而不舍的精神,一心一意,方能有所成就。
相反,若对于自己从事的事业缺乏热情,见异思迁,总是这山看着那山高,见到别的事物就想改变自己的初衷,改变原来的主意,性情不专一,意志不坚定,工作不努力,那还能取得什么成绩?事实是事物每天都在推陈出新,而你日日都在改变自己的想法,天天立志不守志,最终将一事无成。不论我们自己选定了什么职业,都应该自始至终干下去,直到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李时珍是我国明朝卓越的药物学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李时珍1518年出生于蕲州(今湖北蕲春县)。李时珍的父亲李月池是个关心劳动人民疾苦的好医生,给人看病,从不计较诊费的多少,只问治病救人。他的言行对李时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少年李时珍读书很用功,1531年,他14岁时考中了秀才。为了实现父亲让他读书做官的愿望,接连三次到武昌参加乡试,却三次都落选了。李时珍感到走科举之路不通,决心跟着父亲行医。
李时珍在医疗实践中,对历代医药书籍,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唐本草》、《开宝本草》等进行了广泛阅读研究。他发现旧“本草”非但不完善,甚至有很多错误。便立志要把旧的药书加以整理补充,写出一部分类更加详细的药物学著作。但他心中十分清楚,要重新修订《本草》,力求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并非易事。为此,李时珍大量阅读了历代药书300多家,还研究了大量古医书引用过的古书共591家。只要和“本草”有关的,都进行研究。光是摘录下来的笔记,就装满了好几柜。
1552年,李时珍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他给自己的著作确定了名目和体例,开始工作还顺利,深入下去困难就多了起来。
1556年,礼部命令各地举选医学人才集中到北京,以补充太医院的缺额。湖广保送了一批著名的医生,李时珍也是其中之一。李时珍到了北京后,进入太医院。这里丰富的藏书,来自海内外的各种药物,使他获益匪浅。太医院的寿药房、御药库也是李时珍经常光顾的地方,在那里他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各种药物一一加以比较研究,积累了辨识药物的丰富经验。
李时珍在太医院,几次向朝廷申奏要求支持他编修《本草》一书,但都如泥牛人海毫无反应,而且还遭到了太医同仁们的嘲讽,说他“擅动古人经典,狂妄已极”。有志难酬,李时珍在太医院工作不到一年,就托病辞去了太医院的职务,南归回家,全身心地投入了《本草纲目》的编写工作。
编纂一本规模宏大的药物学著作,单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最使他感到茫然的是许多药物的形状和生长情况在古人的书籍里往往模糊不清,有的甚至互相矛盾。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李时珍终于认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惟一的途径是深入民间,采制标本,搞实物考察。
1565年以后,李时珍的足迹踏遍了蕲春一带的山山水水。他穿上草鞋,背起药筐,拿上药锄,带着必要的书籍和笔记本出发了。凡需调查研究的药物。他事先写在本子上。先寻找当地产的,再解决难以寻到的。遇有不认识的草药,他就向当地居民请教。为了采制有价值的标本,彻底弄清楚古人所述的各类药物,李时珍登山梁,下河谷,踏原野,去水乡,足迹遍布湖广、江西、江苏、安徽等省。在寻访四方的过程中,李时珍还结交了一大批民间朋友,并从他们那儿得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通过广泛的请教和亲身实地考察,李时珍纠正了许多前人的错误观点。为彻底弄清药物的功效,李时珍常以身试药,有几次甚至差点中毒身亡。
经过大半生的艰苦耕耘,1578年,李时珍61岁时,《本草纲目》经过3次大的修改,终于编写成功了。在整整27年时间里,李时珍参看了800多种书籍,走过了几万里路,请教过上万个人,记下了几百万字的笔记。《本草纲目》共52卷,190多万字。全书把药分做16部62类,收载药物1893种。此外,载入药方11096个,并附有动植物插图1110幅。这部书的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涉及范围之广博,是古代任何一部“本草”书所望尘莫及的。
《本草纲目》刊行后,立即受到人们的欢迎,风靡全国,争相传阅。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本草纲目》深受世界各国的重视。西方人称之为东方医学巨著。李时珍为中国及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同《本草纲目》一起永远载入了史册。
一个人立下志向并不难,难的是把志向坚持到底。大多数人都浅尝辄止了,因为真正的坚持实在是太累了。但是世界上还是有伟人的,他们会用一生去做一件事情。李时针就是这样的人,他用一生的劳累换来了千秋的造福。
只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才会笑到最后
无论从事任何行业的何种职业,要想将所做的事情做到极致,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功,都是需要具备很强的目标专注力。这就是说,要把心力尽可能用到与目标相关的事情上,并专于其中。世上的职业无所谓高尚,也无所谓低贱。无论任何事,只要专于其中,一心一意脚踏实地去做,最终一定能取得出色的成绩。
在机会多多、选择众多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经得住选择的诱惑,专注于所做的工作之中,像工匠那样,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精进坚守,方能达到工作的极致、人生的极致。
齐白石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金石家,擅长画虾。
齐白石1863年诞生于湖南湘潭的一个农民之家。因为家境贫寒,他仅仅读了不到一年的私塾。16岁那一年,齐白石开始学刻花木匠。希望能掌握一门手艺谋生。渐渐的,他对雕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经常描画钻研到深夜。为了节约钱买笔墨纸砚,他只吃最简单的饭食,穿单薄的衣服。
即使这样,他还是苦于技艺提高缓慢。20岁那年,他在做活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套康熙年问刻印的《芥子园画谱》,不由爱不释手。齐白石如饥似渴地用半年时间全部临摹下来,并且反复临摹积累了上千张手稿。在这一时期,虽然没有名师指点,齐白石还是初步显示出了绘画的天赋。
1889年的一次偶然的机会,齐白石认识了颇有才学的私塾先生胡自悼和陈少蕃先生。在他们的指导启发下,齐白石走上了专门的读书绘画的道路。几年下来,齐白石的绘画技艺有了很大提高,并在传统绘画基础之上创造了一些新技法,创作了不少富有诗情画意的作品。30多岁时,齐白石捡起了当年的雕刻手艺,与书画功夫相结合,开始苦练治印。他拜著名治印家黎松安、黎铁安为师,把一枚枚印章刻了又磨掉,磨掉了又刻,学得非常辛苦。半年下来,他便掌握了治印的基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902年,年近40岁的齐白石开始游历大江南北。每到一处,他都要游历当地的名山大川,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积累了为数众多的速写作品,同时结识拜访了许多有真才实学的画界名人,鉴赏临摹了许多秘籍、名画、书法、碑拓等艺术品。大大开阔了他的胸怀,提高了他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1909年暮秋,齐白石回到故乡,购置了一所房子,取名“寄萍堂”,一住就是十年。齐白石总结了多年游历的心得,细细钻研揣摩,有所体味就泼墨成画。他每天除坚持作画外,就是用功刻苦读诗词,从各方面来增强自己的修养。通过这十年的刻苦磨砺,基本上形成了齐白石朴实、自然的创作风格。
1919年初春,齐白石已经56岁了,他决计北上,定居北京。刚刚到北京时,因为没有名气,没什么人买他的画,齐白石只能靠治印以维生,生活极为贫困。他没有气馁,不断地观摩学习名家之画,从中吸取营养,特别是黄宾虹的画,对他启发很大。后来齐白石来了个衰年变法,创造了中国画工笔草虫和现实写意花卉相结合的特殊风格,终于得到了陈师曾等人的欣赏。在他们的提携下,名声大振。1927年初春,齐白石被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林风眠聘请为教授。他把自己几十年的绘画创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著名画家王雪涛、李苦禅、李可染等,都成了他的得意门生。齐白石大器晚成,但勤奋依旧,在十多年中居然创作出了万幅以上的作品。
60岁以后,齐白石的画风遽变,重视创新,融合了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擅长画花鸟虫鱼,笔墨纵横雄健,造型质朴,色彩鲜明。他一生画虾,不断追求艺术妙境,实现了三次飞跃,到晚年才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对画技的评论“妙在似与不似之问”,成为一时传诵的名言。
80岁前后,齐白石的制印的篆法、章法、刀法都表现出了鲜明的特色,被誉为“印坛泰斗”。他的画作造型简括,神态生动,笔力雄健,墨色强烈,书与印苍劲豪迈,刀笔泼辣,神奇趣逸。他将画、印、诗、书熔为一炉,使中国传统艺术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