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最温柔的教养读后感800字 > 第7章 适时放手把自由还给让孩子(第3页)

第7章 适时放手把自由还给让孩子(第3页)

但是在不太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下,有些父母仍寸步不离地守着孩子,这种对孩子的过分呵护是有害无益的。有些父母想方设法预防事故的发生,他们过于谨慎、忧虑,并且时时夸大危险,这会使孩子对环境产生不必要的恐惧感。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胆怯、畏缩、依赖性强。这种做法将阻碍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发展,更谈不上培养勇敢的创造性,对其日后的学习和智力发展也很不利。

有时,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贴的太近,并非是坏事。鸟儿长大了,有自由飞翔的蓝天!孩子长大了,要脱离妈妈的怀抱!虽然很明白这个道理,但在生活中、学习中,还是有意无意的把孩子揽入怀中。也经常用自己小时候近似放羊的学习生活状态来影响教育孩子,致使孩子在无形中也受到了约束。

很多例子都说明,父母和孩子贴得太近,给予孩子过度的爱,是在害孩子。孩子在父母严实的保护下,胆小怯懦,个性孤僻,遇事退缩,一旦踏入社会,他们就会害怕与人交往,害怕竞争,害怕承担风险,害怕别人的非议,害怕社会环境的变化……父母对孩子专制、包办的爱,造成孩子缺乏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妨碍了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最终使孩子一事无成,抑郁寡欢。

要避免这种伤害的发生,父母就要放开孩子的手,给孩子一定的距离和空间,让孩子在经历风险、挫折以及各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具备自己的胆量、意志力、独立性和自信心。

孩子的未来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需要他们拥有一股拓荒者的勇气与自信,而不是恐惧与畏缩。所以,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将来更好的面对生活,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父母现在就要远离孩子,看着孩子自己去做事,并及时给予信心和鼓励,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孩子想尝试自己独立的时候,做父母的需要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我们对你有充分的信心,但是如果你需要我,我们会立刻出现。也就是说,父母只需要“存在”,但是不要轻易干扰。

孩子有时候虽然很想独立完成某件事情,但是毕竟能力有限,当他遇到某些困难的时候,自然会向父母求助。

所以,父母的存在很重要,他们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但并不是放手不管,而是要在恰当的时间出现。

6。“你觉得事先要准备些什么东西?”

“选哪个呢?”“那个好吗?挑你自己喜欢的吧!”在餐厅点菜、买衣服、买鞋帽时,让孩子从小就有发言和选择的机会。父母不要一味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这个味道不错,吃这个吧!”“这个更可爱”“这件很适合你,买这件吧!”这样,孩子会逐渐失去自己的主见。

父母如果总是给孩子的束缚和要求太多,不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和自主做决定的权利的话,那么孩子自然会在这些声音和要求中,迷失自己,成为一个没主见的人。

长期处于父母控制下的孩子,会慢慢失去主见,迷失自己,容易屈服于他人的控制。

如果长期受到这样的侵犯,最终会忽视或无视自己的内心世界,长期处在自我分裂的状态中。

更甚至会抛弃自我,不再按照自己的感受来完善自己,而是依据别人的观点、评价来扮演自己,从外部世界来认定自己。

同时,他们也会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其他人,无视他人,不去理解和考虑别人的想法。慢慢与社会脱节,无法与人相处。

著名心理学家许添盛曾说:“一切问题都根源于父母用控制代替尊重,用命令代替启发,用怀疑代替信任,让孩子的生命找不到出路,找不到爱。”

听不到内心声音的孩子,听不到爱,而站在他们背后的,是变态控制的父母。

如心理学家李雪所说:“父母控制欲的手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哪里体会到痛苦。”

控制欲强的父母,养不出有主见的孩子。

我们想要培养有主见的孩子,就应该放开手脚,让孩子从小就遇事自己拿主意,自己去选择,自己去决定。

孩子在任何事前都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给他自主选择的机会。例如,带孩子出门,可以问他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带孩子去超市购物,可以问他自己想买什么;带孩子去旅行,可以问他觉得事先要准备些什么东西……

要使孩子有主见,必须破除孩子对权威的迷信。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说不”游戏,父母有意出错,让孩子挑出错误的地方。比如,妈妈说:“桌子、椅子、床头柜、毛巾被都是可以用的东西,都是家具。”孩子说:“不对,毛巾被是可以用的东西,但不是家具。”告诉孩子,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有可能出错。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盲从别人,模仿别人了。

当孩子为自己所做的事与妈妈争辩时,妈妈千万不能斥责孩子“顶嘴”,要给孩子充分的辩解机会;当孩子与他人争执时,妈妈也不需要立即去调解纠纷,可以在旁聆听和观察,看他说话是否合理,是否有条理。这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大有益处。

其实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只要孩子长大了,他的独立性自然也就出来了。可是,结果真的会像你想的那样美好么?

7。“你已经长大了。”

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就应该让他们经常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实践证明,动手能力强的孩子,独立能力也很强。

看看你的孩子吧,他的独立性如何?是搏击长空的雄鹰还是温室里的花朵?你是否像那母鸡一样,把孩子带在自己翅膀下?

有时候父母会过度保护孩子,使得孩子渐渐失去独立的能力。因此不妨试着放手让孩子去做些事情,不仅能够证明他们的成长,也能够建立他们的自信心。

暑假的一天,妈妈问冬冬有没有什么计划,冬冬说他想参加一个夏令营。

“什么样的夏令营?”

“是学校老师推荐的,为期15天,参加的都是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有专门的老师带队。”

听了冬冬的话,妈妈问:“你决定去吗?”

冬冬有些迟疑地说:“我从来没有离开过你们,不知能否在夏令营中独立生活。”

这时,妈妈拉住冬冬的手说:“孩子,我知道你的担心,不过你已经长大了,是个小男子汉了,妈妈希望你通过这次夏令营的锻炼,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妈妈,我真的可以独立生活吗?”冬冬还是不自信地问道。

“相信妈妈,也要相信你自己。”

……

两个星期后,经过这次夏令营的独立训练,冬冬变得成熟了很多,不但能够帮妈妈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动手能力也增强了不少,可以说夏令营活动让他受益匪浅。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我们应循序渐进,耐心引导孩子,多给孩子自己去尝试体验的机会,培养孩子做一个独立的“人”,进而产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使孩子具有良好的性格、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自我责任感,并进一步感悟生命的意义。另外,在教养过程中应积极发现、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和心理承受力,才能勇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