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让我来猜猜看,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吧!”
“从表面上看,应该是你此次北巡,遇到这么一个,让你有兴趣的人物。”
“可是在微服接触之时,这个林昊既表现出让你稀罕的才华,又让你受了不少的气。”
“所以,你回来之后,就把气撒在提拔他的两位官员的身上。”
“撒完气之后,你又因为他们知人善任也好,慧眼识珠也罢,对他们进行了赏赐!”
“如此算来,这也算是‘赏罚分明’了!”
想到这里,胡惟庸的目光,就变得更加的深邃了。
“可你这么做的原因,也绝对不只是这表面上的‘赏罚分明’。”
“你想重用他林昊,你想把他提拔到京城里来,你想让这么一号人物来到这朝堂之上,钳制我们?”
“可你为什么要给我们一个,你对他又爱又恨的感觉呢?”
“因为你只是想用他的才华,并不怎么信任他这个人?”
“你想让我们放心大胆的对付他的同时,也注意把控分寸?”
想到这里,胡惟庸的眼睛,直接就眯成了一条缝。
此刻的胡惟庸,不仅目光深邃,就连眼角的鱼尾纹,也变得深如沟壑。
胡惟庸之所以会这么认为,是因为眼下的大明朝廷,已经形成了皇权与相权之争的朝局。
尤其是他强势实施分封藩王制度以来,这种皇权与相权之争的朝局,就更加的明显了。
在他看来,他朱元璋就是想弄这么一个人到朝堂上来,遏制他们这个越来越壮大的‘相权组织’!
但与此同时,他朱元璋也想利用他们,遏制这个林昊!
胡惟庸想到这里之后,他的嘴角当即就挂上了一抹,富有深意的淡笑。
可也就在此刻,他又突然眉心微微皱起。
“打二十大板,只赏一百贯?”
“是为了告诉我们,你对他虽然又爱又恨,但却恨大过爱吗?”
“。。。。。。”
胡惟庸想到这个细节之后,就又再次陷入了沉思。
位居庙堂高位就是这样,时时刻刻都需要谨慎小心。
哪怕只是稍有偏差,就有可能今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明天就成为阶下之囚,或者直接走上断头台。
胡惟庸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他朱元璋的这个细节,到底是为了告诉他们,他虽然对林昊又爱又恨,但却恨大过爱,还是单纯的抠门。
在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前,他绝对不会贸然出招!
在他看来,权当不知道林昊这个人,以不变应万变,才是他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
时光转瞬,很快就来到了第二天的早朝时分。
文武百官的眼里,三个月不见的朱元璋,再次出现在了奉天殿那金龙盘绕的穹顶之下的九五大位之上。
没有人问朱元璋去了哪里,他们只是一如既往的行礼,然后就开始一如既往的奏事。
朱元璋也没有拖延时间,在辰时过半之时,就宣布了退朝。
可还不等他从自己的专门通道离开,站在龙椅之下,百官之前的朱标,就站了出来。
所有人的眼里,朱标拿出一张纸念道:“孤接下来念到的人,就不要去职司衙门坐衙了,都去东宫文华殿前广场上等着孤。”
不等文武百官反应过来,朱标就开始大声的点名了。
“荥阳侯,郑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