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每一个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地遇上一些自己不想做或不愿做的事情。而很多时候是内心里极不情愿,但又不便直接拒绝。因为人在办公室中生存,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即便你再正直,也不要使对方尴尬。无论对方是善意的还是别有用心。所以,我们要掌握拒绝这门艺术,要有效地把握自己的语言顺序,学会适当地拒绝别人。但是过于直率地拒绝每一个问题,永远说“不”,很容易得罪人,不利于待人接物。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拒绝的技巧。
(1)时刻准备好说“不”
那些在别人不论提出多不合理的要求时都很难说“不”的人,通常是由于以下一种或几种原因。
首先对自己的判断力缺乏自信,不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别人不该期望自己做的。
其次渴望讨别人喜欢,担心拒绝别人的请求会让人把自己看扁了。对自己能力能够成功地负起多少责任也认识不清。
最后是自卑作怪,因而把别人看成是能控制自己的“权威人士”。
然而,不论出于何
种理由,这些不敢说“不”的人通常承认自己受感情所支配。不管过去的经历如何,他们从未在别人提出要求时有一个准备好的答复。
(2)用沉默表示拒绝
当别人问:“你喜欢某某吗?”你心里并不喜欢,这时,你可以不表态,或者一笑置之,别人即会明白。一位不大熟识的朋友邀请你参加晚会,送来请帖,你可以不予回复。它本身说明,你不愿参加这样的活动。
(3)用拖延表示你的拒绝
一位女友想和你约会。她在电话里问你:“今天晚上去看电影,好吗?”你可以回答:“明天再约吧,到时候我给你去电话。”
一位客人请求你替他换个房间,你可以说:“对不起,这得值班经理决定,他现在不在。”
你和妻子一块上街,妻子看到一件漂亮的连衣裙,很想买。你可以拍拍衣袋:“糟糕,我忘了带钱包。”
有人想找你谈话,你看看表:“对不起,我还要参加一个会,改天行吗?”
(4)用回避表示拒绝
你和朋友去看了一部无聊的喜剧片,出影院后,朋友问“这部片子怎么样?”你可以回答:“我更喜欢抒情一点的片子。”
你觉得你正发烧,但不想告诉朋友,以免引起担心。朋友关心地问:“你试试体温吧?”你说:“不要紧,今天天气不太好。”
(5)以选择其他话题说出“不”
当别人向你提出某种要求时,他们往往通过迂回婉转的方式,绕个大弯子再说出原意,如果你在他谈到一半时就知道了他的意图,并清楚自己不能满足他的愿望时,你不妨把话题岔开,说些别的,让他知道这样做只会给你为难,他也就会知难而退了。
(6)用反诘表示你的意见
你和别人一起谈论物价问题。当对方问:“你是否认为物价增长过快?”你可以回答:“那么你认为增长太慢了吗?”
你的朋友问:“你喜欢我吗?”你可以回答:“你认为我喜欢你吗?”
(7)友好的说“不”
你想对别人的意见表示不同意时,要注意把对意见的态度和对人的态度区分开来,对意见要坚决拒绝,对人则要热情友好。
一位作家想同某教授交个朋友。作家对教授热情的说:“今晚我请你共进晚餐,你愿意吗?”不巧教授正忙于准备学术报告会的讲稿,实在抽不出时间。于是,他亲热地笑了笑,带着歉意说:“对你的邀请,我感到非常荣幸,可是我正忙于准备讲稿,实在无法脱身,十分抱歉!”
(8)以别的原因说“不”
当一个你并不喜欢的人邀请你吃饭或游玩时,你可以有礼貌地说:“我老妈叫我和她一起去看姥姥呢!”这种说法隐藏了个人的意愿,而用其他原因找借口,从而减轻了对方的失望和难堪。
(9)用搪塞辞令拒绝
外交官们在遇到他们不想回答或不愿回答的问题时,总是用一句话来搪塞:“无可奉告。”生活中,当我们暂时无法说具体的回答时,也可用这句话。还有一些话可以用来搪塞:“天知道”、“事实会告诉你的”等等。
(10)用幽默方式说出“不”
在罗斯福还没有当选美国总统时,曾在海军担任要职。一天,一位好友由于好奇向罗斯福问起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设基地的情况。罗斯福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对着朋友耳朵小声说:“你能保密吗?”“当然能,谁叫咱们是朋友呢?”朋友挺有诚意地回答。“我也能,亲爱的。”罗斯福一边说,一边对朋友做了个鬼脸,两人大笑起来。可见,如果以幽默的方式说“不”,气氛会马上松弛下来,彼此都感觉不到有压力。
了解了拒绝,你就会在处理一些问题上把握好分寸;懂得了拒绝,你就会在一种很幽默的气氛中使自己和他人都不至于陷入两难境地;学会了拒绝,你就能在社会这个竞技场上游刃有余,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