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避免刁难问题
要避免提出那些可能会阻碍对方让步的刁难问题,这些问题会明显影响谈判效果。
事实上,这类问题往往会给谈判的结局带来麻烦。提问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退路,同时也要考虑对方的退路,要把握好时机和火候。
(4)等待时机,继续追问
如果对方的答案不够完善,甚至回避不答,这时不要强迫追问,而是要有耐心和毅力等待时机到来时,再继续追问,这样做以示对对方的尊重,同时再继续回答对方问题也是对方的义务和责任,因为时机成熟时,对方也不会推卸。
(5)提出已有答案问题
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将一个已经发生,并且答案也是大家都知道的问题提出来,验证一下对方的诚实程度,以及其处理事物的态度。同时,这样做也可给对方一个暗示,即我们对整个交易的行情是了解的,有关对方的信息我们也是掌握很充分的。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合作决策。
(6)适可而止
不要以法官的态度来询问对方,也不要问起问题来接连不断。
如果像法官一样询问谈判对方,会造成对方的敌对与防范的心理和情绪。因为双方谈判绝不等同于法庭上的审问,需要双方心平气和地提出和回答问题,另外,重复连续地发问往往会导致对方的厌倦、乏味而不愿回答,有时即使回答也是马马虎虎,甚至会出现答非所问。
(7)耐心等待回答
提出问题后应闭口不言,专心致志地等待对方做出回答。
当我们提出问题后,应闭口不言,如果这时对方也是沉默不语,则无形中给对方施加了一种压力。这时,我们应保持沉默,因为问题是由我们提出的,对方就必须以回答问题的方式打破沉默,或者说打破沉默的责任将由对方来承担。
(8)态度要诚恳
如果我们提出某一问题而对方不感兴趣,或是态度谨慎而不愿展开回答时,我们可以转换一个角度,并且用十分诚恳的态度来问对方,以此来激发对方回答的兴趣。这样做会使对方乐于回答,也有利于谈判者彼此感情上沟通,有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
(9)问题简短
在谈判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越短越好,而由问句引出的回答则是越长越好。因此,我们应尽量用简短的句式来向对方提问。因为当我们提问的话比对方回答的话还长时,我们就将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提问是失败的。
提出问题是很有力量的谈判工具,因此在应用时必须审慎明确。问题决定讨论或辩论的方向,适当的发问常能指导谈判的结果。
用幽默营造和谐气氛
谈判气氛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来轻松、和谐的气氛可能因双方在实质性问题上的争执而突然变得紧张,甚至剑拔弩张,一步就跨到谈判破裂的边缘。这时双方面临的最急迫问题并不是继续争个“鱼死网破”,而是应尽快使谈判气氛缓和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幽默无疑是最好的武器。
幽默是英文Humour的音泽,是一个美学名词,幽默感则是心理学上的名词。
幽默感的一个主要作用是使你在艰难困苦、诸事不利的境况下,或者遇到猝发事情时,能保持心理上的稳定,从而确保你能冷静地、合情合理地对自己面临的状况或事件,作出正确和恰当的处理。
杰出的英国戏剧家肖伯纳的名字几乎与幽默成为同义词了。一天,年迈的肖伯纳在街头被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撞倒了,虽然没有发生事故,但这一惊吓也非同小可。骑车人立即扶起肖伯纳,并呐呐地向他道歉。然而,肖伯纳打断了他,对他说:“不,先生,你比我更不幸。要是你再加点劲儿,那就可作为撞死肖伯纳的好汉,而永远名垂史册了!”
幽默感给了肖伯纳以惊人的自制力。他的这句幽默话也使对方摆脱了困境。
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也是机智幽默的。有一次,他去某小城,临行前别人。告诉他,那里的蚊子特别厉害。到了那个小城,正当他在旅店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正好在他眼前盘旋。服务员面露尴尬之色,忙驱赶蚊子。马克·吐温却满不在乎地对服务员说:“贵地的蚊子比传说中的还要聪明,它竟会预先看好我的房间号码,以便夜晚来光顾,好饱餐一顿。”大家听了不禁哈哈大笑。结果这一夜马克·吐温并没受蚊子叮咬之苦,原来,旅店全体人员一齐出动,想方设法消灭了他房间的蚊子。
幽默不仅可使人摆脱困境,而且它还是谈判中的润滑剂。在现代谈判中,幽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幽默诙谐的语言有助于创造良好的谈判气氛
在一次重要谈判中,双方以前未有过任何接触,气氛略显沉闷,这时甲方的代表开口了:“王经理,听说你是属虎的,你的厂在你的领导下真是虎虎有生气呀!”“谢谢,借你吉言。唉,可惜我一回家,就虎威难再了!”
“噢,为什么呀?”“我和我的夫人属相相克啊,我被降住了!”“那么你妻子……”“她属武松!”
这一幽默虽有刻意营造之痕迹,但这并不妨碍它在缓和气氛中的作用。双方你来我往,不经意的几句幽默话语,就让原来的沉闷一扫而光,彼此间很容易就建立起一种亲近随和的关系。
在初次谈判中,双方都要寒暄一番以营造良好的谈判的气氛。如果能像上面的小例子中的谈判者那样恰当地运用一些幽默语言,就可以将双方本来陌生的关系涂上一些“润滑剂”,变得更加融洽、轻松。
(2)运用幽默的语言对对方进行批评,可避免谈判气氛的激化
运用幽默的语言可以把说话者的本意隐藏起来,话中有话,意在言外,既可以用委婉含蓄的话烘托暗示,巧用逻辑概念,对谈判对手进行批评、反驳;又可以保证双方的关系不至于因批评、反驳而马上变得紧张。
一家商场与供货商就产品的质量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谈判。供货商拒不承认其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拒不承担应对用户所负的赔偿责任,反而厚着脸皮大吹特吹其产品所具备的优良性能。商场的主管经理没有正面予以驳斥,而是笑着对供货商说:“老兄,什么时候开发的新产品啊?”“新产品?什么新产品,这不就是一直卖给你们的产品吗?”“不会吧,你一定是记错了。”说着,经理扬了扬手中质检部门的检验证明。“我们卖的产品不但质量有问题,而且也不具备你所说的性能,怎么会是你介绍的产品呢?老兄,别开玩笑了。”说完,他哈哈大笑。供货商无言以对,只能尴尬地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