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温州人是怎么挣钱的这本书 > 第6章 温州人靠胆识魄力赚钱(第1页)

第6章 温州人靠胆识魄力赚钱(第1页)

温州商人的精神是敢拼、敢闯世界上处处都有他们的足迹:从山西煤矿深井到新張戈壁滩,从俄罗斯到巴西原始森林。哪里有钱赚,哪里就有温州商人的身影。在温州商人眼里,“不怕没钱赚,只怕不敢赚”。温州人的赚钱胆量令人折服,他们的赚钱觉悟令人敬佩,如果我们能像温州人那样忘我地追逐财富,那么成功将指日可待。

1.“胆商”是成功的关键

现如今流行“胆商”的说法,认为胆商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它是继智商、情商、和财商之后日益被人重视的第四种“商”。越来越多的实证表明,高智商并不一定能获得成功,智商高仅仅只是一种优势。然而,很多高智商者根本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取得应有的成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丘吉尔说过:“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首,因为这种德性保证了所有其余的德性。”这里所说的勇气,就是一个人的胆量、胆略、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力排众议、破釜沉舟的决断力。

科学实验表明,胆商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了智商。一项对1064名经理人进行的能力测试发现,胆商指数的高低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参数,其次是情商,而智商在这个层面上已显得微不足道了!

如果说人生啊、事业啊、财富啊像一座座六山,那么高胆商人士就会不畏艰苦,不断攀登,把每一个困难都当成一次挑战,把每一次挑战都当成一次机遇,并最后傲立于巅峰之上!而缺乏行动力的高智商者,则只能对别人叹为观止。

在浙商群体中,除了商人的身份之外,或许,李书福还可以称为一名诗人;因为只有诗人才能像他那样理想化地去对待自己的事业;他还可以说是一个赌徒,因为只有赌徒才会像他那样痴迷;他还可以说是一个冒险家,因为只有冒险家才会像他那么不计后果;他还可以说是一个策略家,因为只有策略家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胆大包天的李书福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里,他在四兄弟中排行第三。整个学生时代,李书福都是在台州度过的。李书福高中未毕业就辍学了,到照相馆做学徒。在照相馆的几个月,李书福就学会了取景、冲洗、扩印等技术,并且手法超群。

第二年,李书福就从父亲那里借了2000元钱,自己开办起了照相馆,由于照相馆有特色,符合广大群众的要求,所以生意异常兴隆,李书福也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李书福不为暂时的小成功所迷惑,他决定开创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这样他选择了电冰箱。李书福的“北极花”冰箱厂取得了成功,经济效益非常好,一年的营业额可达四五千万元。冰箱为李书福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他的事业可以起步了。可是由于国家改革的调整,李书福不得不放弃电冰箱的生产。于是李书福就把电冰箱厂无私地捐给了当地的政府。

后来,李书福成立了装潢材料厂,主要生产镁、铝曲板,年产值5亿元,利润超过5000万元,可以说这时李书福的事业才开始腾飞,就在这时,海南的房地产热引起了李书福的注意,但是这次海南的投资让他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一年就损失了五六千万元,可倔强的李书福并不服输,他说:“这只是暂时的失败,我还会慢慢的发展起来的,没什么。”

李书福抓住摩托车市场疲软的时机,进军摩托车市场,开发出国产豪华型踏板摩托车,取得了成功。

有了装潢材料和摩托车带来的丰厚利润作为坚强的后盾,李书福决定进入家庭轿车领域。李书福制造轿车的想法一提出,马上招来身边所有人的反对,包括一起创业亲兄弟的坚决反对。他们无法接受李书福的提议,他们甚至认为李书福已经让成功冲昏了头脑。

李书福有自己的理由:“世界汽车工业已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技术,完全可以为我所用,只要有钱,就可买来技术和零配件,请来人,设计出好的产品。我心意已决,我负全权责任,哪怕倾家荡产,头破血流,我也要干!”

李书福到省里找到相关部门,要求生产汽车,主管官员立刻瞪大了眼睛,好像遇到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疯子”。主管官员不同意。李书福打着生产摩托车的旗号,筹建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如果最终拿不到汽车生产权,数亿的投资都会付之东流。

为了得到轿车的生产权,李书福一次又一次的北上。在祖国的首都北京,他四处奔走呼号,可仍没得到批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判了“死刑”的李书福柳暗花明,司法部下属的一家四川小客车厂濒临倒闭,李书福经过多方的努力,终于合作成功。李书福终于拿到了小客车和面包车的生产权。

李书福的汽车终于生产出了第一辆车--“吉利豪情”。李书福把“吉利豪情”的市场价格定在了47900元,吉利豪情成了中国汽车市场上最便宜的车。

李书福又在宁波北仑投资7亿多元,征地1000亩,筹建吉利美日工业园区,这样,李书福的吉利拥有两个大型的工业园区,两大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年产20万辆的生产能力。

正当李书福以为吉利的前途充满光明时,国家改革变动,从2001年5月起,只有那些上了公告的企业和车型才允许生产。显然吉利以后都不能生产车了。要想继续生存下去,惟一的办法就是获得生产轿车的资格。

时间推到2001年10月30日,在第六批公告中李书福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吉利6360型车,一直被当作野孩子的吉利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分,成为国家汽车定点的生产基地之一。

李书福一激动,吉利的全线产品全部降价10%,其中价格最低的轿车,跌破了4万元!吉利豪情出现了排队抢购的壮观景象。然而不到4万元的车价却让过惯了舒坦日子的国企轿车巨头们头痛不已。于是,有人开了头一炮:“他李书福有什么能耐?3万元能造出什么轿车?肯定是用废铜烂铁打的。”一时天下闻檄而动,纷纷讨伐吉利车,纷纷的石块,砸向吉利、砸向李书福。一个大型国有汽车集团的老总,还在人民大会堂这样戏谑:“没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就别开吉利车。”这让李书福很难过,有人说他快疯了,他逢人就说自己是怎样用了3万元造出车来的,没有人信它,后来他沉默了。让市场来检验一切,各种流言才逐渐平息下来。

到了2001年底,吉利车的销售才开始火起来,豪情和美日在北京市场里可以每月卖到200多辆,全年吉利的销售量可达3万辆,这对一个民营企业来说是相当不错的了。

李书福终于可以开心地笑了。

李书福,这样一个传奇的民营企业家,之所以能够一步一步地把别人认为异想天开的事情变为现实,关键在于,他敢为天下先,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所以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温州人眼里,机会是公平的,关键是你有没有胆识抓住机会。如果你能够充分估计自己的实力,适度超越自己的实力,及时抓住机遇,那么,你就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迎接更多的机会。

胆识是把握成功的关键,这是永恒的真理!凡是想取得成功的人,都是具有浩然正气的,都是有胆识的,都是勇敢的。在他们的字典里,从来不会出现“害怕”这两个字。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完成艰巨的任务。

2.风险与机遇并存

世界船王奥纳西斯说过:“风险越大,赚钱的机会就越大。到别人认为是冷门的地方,你会赚到数不清的钱。”事实正是如此,风险和利益的大小是成正比的,一分风险就意味着一分财富。不敢挑战自己就是懦弱的表现,而在商场中,懦弱的人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在温州人眼里,有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点风险也没有。温州人认为,没有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在他们看来,没有一点风险的生意倒要认真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做,因为世上没有这么好的事情,如果一点风险都没有,早有人捷足先登了,为什么还会留给自己呢?

张果喜出生于江西余江,在十三四岁时,才读了一年初中的张果喜便让父亲送进了余江农具修造厂当学徒,学做木匠,挣自己那碗饭吃。

张果喜头脑灵活,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一点就通,17岁那年就当上了车间主任。后来修造厂调整,张果喜带着二十多人,以1400元的资金办起了“余江工艺木雕厂”。

一次,张果喜到上海寻找商机时,看到了日本佛龛,张果喜一下子被佛龛吸引住了。因为那一只佛龛的标价在他看来简直是天文数字!那只不过是一些木雕板组成的一种佛教用品,能值那么高的价,如果让自己做,那还不很快就发大财了吗?

当然,说是这么说,张果喜也不是没看到,佛龛的工艺要求非常高,只是几尺见方的那么大一块面积,由几千块雕龙画凤的雕板拼合,看起来既精致又高雅,的确算得上是上等的工艺精品了。日本的佛教很兴盛,一亿日本人中间,信佛教的占大多数,而且日本的众多佛教流派又多以居家修行为本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出家人也都呆在自己的家里开佛堂,念佛经,许多普通日本家庭内都很虔诚地供着一个佛龛,因此佛龛在日本的销量非常大。

在中国境内有能力做佛龛的也只有像木雕之乡东阳的那些技术力量强大的木雕厂,而张果喜创办的余江工艺木雕厂的那些工人只怕见都没见过这种特殊的雕刻图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