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奋斗小文章 > 73 黄子安(第1页)

73 黄子安(第1页)

黄子安见庆王的阴沉表情,不敢再出声。

他原来只是一个考了三次科举三次落榜的书生,回乡的路上偶然救了一位姓高的老头,那人为了谢他,给了他一本发黄的书,说是看懂了这本书,他就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谋臣。

后来,他把高老头接回家,在他的指点下,黄子安通读了这本书,里面有阴谋诡计,有旁门左道,有治世良方,都是寻常人想不到的内容。

后来,那位高先生身体不行了,临终前交给他一封信,告诉他,如果想以后出人头地,可以去终南山去找一位叫上官清的人,是他的师兄,然后掏出一个玉扳指,说是信物,说完就断了气。

黄子安辞别家人,拿着信和玉扳指去了建业国南部的终南山,一路打听人,终于在山下找到了上官清住的屋子。

结果里面空空如也,有砍柴的山民告诉他,上官师父前几天刚去世了。

见他面生,显然不知道上官清是谁,那山民就给他说起了上官清的事。

上官清年约七十岁,孤身一人生活,无儿无女,每日不是打坐修行就是去开垦屋后的一片小菜园,缺东西的时候就委托山民去山下采买。有人问起他的身世,他只是笑笑,却闭口不提。

山民都觉的他很神秘,虽然孤单一人,但他却仿佛懂的很多,比如,会观星术,还会看天相,懂风水。

有一户农家老夫妇,儿子娶了媳妇,过了三五年还不生养,四处找大夫医治,也不见效。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了他,他见了那对夫妻,就直接点出,他家的风水有问题。

后来,跟着去了那家农户家,指了几处,说让换换位置,然后说,不出三个月,家里就会有喜事,走时分文未收。

那家农户半信半疑,过了个半月,就把这事谈忘了,突然有一天,农户家的儿媳妇一早起来,就觉的混身无力,恶心呕吐,农户家儿子以为媳妇生病了,找了大夫来看,结果大夫一搭脉,竟然是喜脉!

老夫妇喜极而泣,他们都年过五旬了,别的人家,象他们这般年纪,孙子都该娶妇了。

他们给了大夫谢银送走后,农户的儿子笑道:“那位上官先生果然是神人啊!”。二老这才想起了上官清的话,急忙备上谢银,还有家里产的瓜果和山珍,父子二人一起抬着送去。

到了上官先生家,二人跪下感谢。上官清笑着让他们起来,对老爹道:“礼我收下了,别看孩子来的晚,却是个有福气的。”

老爹和儿子笑的合不拢嘴,那儿子感激道理:“先生一个人,诸事不便,以后有跑腿采买之类的事,还请尽管吩咐!”

十个月后,果然添了一个大胖小子,长的虎头虎脑,一双大眼睛机灵可爱。走路、说话都比别的孩子要早,学东西还快,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让他爹给讲故事,指着街上的门联要认字。

农户家又想起先生的话,对这个孙子要按他的喜好尽力培养,后来,进了私塾,学业优秀,十三岁就中了秀才!成了附近乡里乃至终南县的一大名人,农户家的赋税也因为这个孙子,免了,日子过的越发红火,四年后又中了举人,甲等第三十四名!

因为年纪小就如此出色,朝廷很重视这个人才,把他留在了太学,继续攻读。

因此一事,上官清的“仙人”称号就流传开来,都说他能看前世来生,上门求助的人络绎不绝,那家农户儿子和几个受过上官清恩惠的山民,都过来给他帮忙。

上官清并不贪恋钱财,一天只接待3人,其余时间或者打坐修行,或者去山里散步。

转眼一过十年,上官先生七十岁了,行动越发不便,幸好有山民帮忙。前几天,上官先生突然对山民说,十天之内,有来人都打发走,十天后再来找他,此间千万不要打扰他。山民虽然奇怪,但都听他的。以先生要静修为由,打发走了那些上门讨教的人。

十天未过,天不亮,有一外地人迷路,想进屋问问,敲门无人应答,门板上的不严,他一把就推开了,只见屋里灯光昏暗,满屋子有一股异香。

一个老者和衣躺在床上,面如熟睡,他叫了几声,却没反应,他小心的探了探老者的鼻息,没有气息。

吓的他赶紧跑了出来,路上遇到了农户儿子,他正巧要过去看看上官先生怎么样了,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见那路人一脸慌张,他生了疑,扯住那人就问,那人哆嗦着说,屋子里有位老者没气了!

农户儿子一听,心里一沉,立刻一路跑进屋子,果然,上官先生一脸祥和,面如生人,可拿手一探,早已没了声息。

农户儿子心中大痛,,帮他收拾,只见他混身上下很干净,显然自己已经净过身,身上的衣服也是干净整齐。

他忍住眼泪叫来了附近的山民,又按照先生自己选好的一处坟址,下葬了,还立了块碑,上刻“上官清先生仙人之墓”,他和几个山民还为他守了三天三夜的灵。

黄子安一路打听,了解到了上官清先生的才能,可惜没能跟着他学本事,看来真是没有缘分。

没找到人,他只得回返,走到安阳县的时候,正遇到那里的知县给家里的孩子招先生,黄子安凭着一手好字,被知县相中,就在知县家里当起了教习先生。

那年他已二十岁,因为忙于科举,心比天高,对亲事也不上心,他父母也是秀才出身,在县里开了个私塾,日子倒也过的不拮据。

他在家行三,小名黄三,上面有两个哥哥。

十七岁那年,父母让他安排相亲,他死活不同意,回了句:“先立业后成家”父母见强逼他也不答应,再加上家里已经了传承香火的老大老二了,人丁兴旺,便随了他去,不再过问。

他在安阳知县家里教了两年,表现出色。他不但教的认真,而且点子也多。

知县家里遇到什么麻烦事,他都能给出点子解决。知县对他很满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