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对付摩根的办法,看似卡耐基非常“软弱”,当摩根采取第一步时。卡耐基无动于衷;当摩根采取笫二个步骤时,卡耐基更似乎未作任何抵抗便“就范”了。但是,卡耐基的看似让步,而实际上却取得了一次大的飞跃,不能不说卡耐基退了一步,而实际上进了两步。最后的真正胜利者,是卡耐基,而不是摩根!
“退”从表面上看,意味着胆怯、失败。但是下面一个事实也许会令你感叹不已。森林中,唯老虎为百兽之王,谁见谁怕之,无不撒腿而逃跑。可谓虎者,威风凛凛的权威和王者象征也。可是,你仔细观察,这样一种虎王,在捕食时却总是先后退几步,然后狂奔而上,紧紧地抓住猎物。老虎尚知道在进攻时后退几步,以便产生更大的势能,而我们又何苦于只知前进,不知后退呢?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一些人的目光只会停留在眼前利益,做生意不舍一分一厘,只求自己独吞利益。恰好是一时赚得小利,而失去了长远之大利。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李嘉诚却正好相反,他舍弃了小利,而赢得了大利。
李嘉诚出任10余家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但他把所有的袍金都归入长实公司账上,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
这5000港元,还不及20世纪80年代公司一名清洁工的年薪。
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水平,像长实系这样盈利状况甚佳的大公司主席袍金,一间公司就该有数百万港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便递增到1000万港元上下。
李嘉诚多年维持不变,只拿5000港元,按当时的水平,李嘉诚万分之一都没拿到。李嘉诚的经商天才在这里表露无遗。
李嘉诚其实是小利不取,大利不放。甚至可以说是以小利为诱饵钓大鱼。李嘉诚每年放弃数千万元袍金,却获得公司众股东的一致好感。爱屋及乌,自然也信任长实系股票。甚至李嘉诚购入其他公司股票,投资者莫不步其后尘,纷纷购入。
李嘉诚是大股东和大户,得大利的当然是李嘉诚。有众股东的购入,长实系股票被抬高,长实系股值大增。就这样,李嘉诚每欲想办大事,总会很容易得到股东大会的通过。
对李嘉诚这样的超级富豪来说,袍金算不得大数。大数是他持有的股份所得到股息的价值。
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的年度,李嘉诚所持长实、生啤、新工股份,所得年息就共计有12,4亿港元--尚未计他的非经常性收入,以及海外股票的价值。
有人说,一般的商家,只能算精明。惟李嘉诚一类的商界超人,才具备经商的智慧。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不加考虑,便选择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巨痛艰难地走到医院。虽然他放弃了一个脚趾,但却以短暂的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获得了生的希望。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征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征者都答非所问。朋友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顾客是上帝,我们都得罪不起,所以我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他被雇用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剑砍绳结,说明他放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小孩子果断地割断脚趾,以短痛换取了生命;服务员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倒向自己,保证了顾客的安全。这几个例子都体现了正确的选择与放弃有助于你的成功的道理。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你只有敢于放弃,才有机会获取更长远的利益,即使遭受难以避免的挫折,你也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
所有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思考的产物。你的思考能力,是你惟一能完全控制的东西,你可以以智慧或是以愚蠢的方式运用你的思想,但无论如何运用它,它都会显现出一定的力量。
没有正确的思考,是不会克服旧习的,如果你不学习正确的思考,是绝对防止不了挫败的。
人性中普遍存在着防止正确思考的绊脚石,这就是轻信别人!正确思考者的脑子里永远有一个问号,你必须质疑企图影响正确思考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看清别人的优势,挑战自己的劣势。
当生活中需要我们二者只取其一的时候,主动放弃局部利益而保全整体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智者日:“两害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正是放弃的实质。忍痛割爱也是理所当然。
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当了皇帝,吕后成了吕太后。吕太后见刘邦死了,就大肆消灭异己。她把戚夫人的手脚砍掉,挖去双眼,灌下毒药,使她变得又聋又哑,然后又把她扔到厕所里,称为“人彘”,朝廷的大权都由吕太后一人把持。
刘盈当皇帝的第二年,齐王刘肥来看望他,刘盈听说哥哥来了,很高兴,就吩咐摆酒招待,并且让哥哥坐在上头,自己在下面作陪。吕太后看了很不高兴,因为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怎么能坐在下面呢?于是,她就叫人斟了两杯毒酒递给刘肥,让他给惠帝祝酒,不想惠帝见齐王起身,也跟着站起来,拿过另一杯酒,准备兄弟两人干一杯,吕太后一看很着急,她装作不小心的样子,把刘盈手中的酒撞泼了。刘肥看到这种情形,知道吕太后想置他于死地,所以回到住处后,很害怕。这时一人献计说:“太后只有当今皇上和鲁元公主一儿一女,自然对他特别宠爱。如今大王您的封地有70多座城,公主却只有几个城。您要是向太后献出一郡,把它作为公主的领地,太后定会高兴,你也就免除危险了。”
刘肥听后,就照着这位谋士的方法,把自己的封地城阳郡送给了公主,太后果然很高兴,就这样刘肥平安地离开了长安。
刘肥以失去了一座小城的代价,保全了自己,这实在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懂得放弃小利益,不为小恩小惠所动,这绝对是一本万利的。当然,用自己的利益做赌注,即使再小,也不是任何人都愿意去做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敢于下注。
学会吃亏,不做“便宜虫”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很多时候不爱吃看见的小亏,反而吃了看不见的大亏,正所谓“抓了芝麻,漏了西瓜”。其实,如果想顺利解决这些小事情,办法只有一个,以“吃亏时就糊涂一下”当自己做人的原则,凡事多谦让别人一些,自己吃点小亏,就万事大吉了。
张某与李某是对门的邻居,这天不知哪家的鸡在两家的路正中下了一个蛋,张某有事出门正巧看见了这枚蛋,当他伸手要拾起来的时候,李某正巧也出来了,李某上前一句“我家的鸡下的蛋,凭什么你拿起来?”张某不服气“凭什么说是你家的鸡下的,这是我家的鸡下的”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犟起来,李某见自己的嘴快不过张某,便抬手给了张某一巴掌,张某见自己吃了亏,跑回家拿了剪子来,一气之下捅向了李某的腹部,李某当场死亡,张某被抓进了劳改所,两天后,张某对自己的做法越想越觉得窝囊,就自寻短见,一命呜呼了。
还有一顾客到菜市场买菜,向菜主讨价还价,菜主不同意,一番争执之后,菜主终于同意优惠一点,可当顾客选好了菜,要付钱时,菜主还是按原价收,顾客见菜主少找给了自己1元2角钱,就一肚子的不满,菜主说“愿买就买,不买就算”。顾客一听火冒三丈“我还不买了呢,你怎么着?”说完把菜往地上一扔,准备要走,菜主见状忙追上去让顾客捡起来。顾客硬着就是不捡,菜主一急踩了顾客一脚,这个顾客不服输,拿起一称砣就打向菜主的脑部,菜主当场晕倒,被送入医院。顾客本来想占点便宜,不愿吃1元2角钱的小亏,没想到自己却吃了管人家医疗费、医药费,还得照顾病人的大亏。
这里举的两个例子都表明了有些人看问题时目光短浅、眼前利益太重,不会装装糊涂。像张某与李某,任何一方肯让一步,吃点小亏的话,也不至于断送两条人命;而顾客不愿吃1元2角钱的小亏,最后却吃了百倍的大亏。
人生在世,即使什么也学不会,也得学会吃亏。只要学会吃亏,你就烦恼从不上身,遇事游刃有余,心底坦坦荡荡,吃饭有滋有味。这种神仙般的滋味,是爱占小便宜的人根本体会不到的。
例如,在单位里多干些工作,哪怕工资还不如那些整天闲着的人拿得多也没关系。虽然眼前你付出的要比别人多,而得到的却又比别人少,从表面上看可能是吃亏了,但是谁工作干得多,谁的能力强,领导心中自然有数。若是将来有一天单位优化组合,想必哪个领导也不会让勤勤恳恳干工作的人下岗,而把那些吃饱了混天黑的人留下来。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能够保住自己的饭碗,对于养家糊口的你来说,难道不是福吗?
因此,遇事该糊涂时就糊涂一下,吃点亏让一步,不是弱者而是英雄。因为他用糊涂的智慧躲避了身后不可想像的事情发生。
经商中的“先赔后赚”之计,也就是欲取先予。美国人出外旅游,有一去处可以不花一文钱,甚至还有节余,这个地方便是大西洋赌城。从纽约出发,到那里来回车费才20美元,到达后马上可以得到赌城当局馈赠的15美元现金,还有一顿丰盛的自助餐。第二次来时,凭车票又可以得到8美元的回赠。
这是赌场老板谋利的一个妙计,吸引顾客前来,来的愈多愈好,因为到赌场来而不赌者寥寥无几,不管赌客运气如何,总体上是赚少赔多。因此,所谓来去不花钱,实际上花费的是赌场老板从顾客身上赚来的零头。落最大好处的当然是赌场老板,但顾客的心理上还总能承受。这就是赌场老板的诀窍。所谓“降价销售”、“有奖销售”、“品尝销售”、“买一赠一”,等等,实际上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然而,商战中因此取胜的却是很多。看似吃亏,实则赚大便宜。
古人常说:“过犹不及”,是说凡事要讲一个适度。对于功名利禄,凡人几乎没有不梦寐以求的,但如果过分热中,弄不好也会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最终毁灭自己。身外之物应当被人奴役,而不应奴役人,这话一说出来,大家都能明白,可是世上的事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局中人就不容易明白,不容易跳出三界外了。因此,真正聪明之人,对待功名利禄也是“得放手处且放手”,讲究个“吃亏是福”,讲究个装糊涂,不可过分执著。
张良真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在权势登峰造极时,他毅然决然放弃了权力,这在一般人看来,算是“吃亏”了吧?殊不知,天下的君王和臣子之间,都是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同富贵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都是说的天下清平之后,帝王就要收拾帮助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呢?所以,激流勇退,明哲保身,看似吃亏,其实是莫大的福气哪!历史上有多少不知激流勇退,抱着权力不放的臣子惨遭毒手啊。这种抽身退回的功夫,岂是那些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呢?
一首《吃亏歌》中唱道:“做人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自然就少是非。”其中道理耐人寻味。从人的本性来说,几乎每个人都是“便宜虫”,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许多时候能占点小便宜,这并不意味着人们没有这些小便宜就没法生活了,恰恰相反,这些小便宜对绝大多数人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因此,糊涂学提倡你在生活中能装装糊涂,吃点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