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筠风进去之后,微微鞠躬,向各位老师们问好。得到老师们的点头同意之后,她才到指定位置坐下。
面对这即将会提出各种问题的老师们,她脸上挂着微微的笑容,看起来好像准备妥当,信心满满。
在复试之前,霍津梁就跟她结合考研前辈们的经验一起分析过,导师基本上想要什么样的研究生:首先,看人品。做人的本分,善良、正直、负责,没有明显的人品问题;进取、有一定承受能力、有活力。在前面的基础上,又乐于助人、大度幽默、细心独立的话,绝对是加分项。其次是看能力。基本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必须要有的。然后是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后一项,就是看着投缘,不要让面试的场面尴尬,要营造比较融洽的面试氛围。
但是,在短短的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并不能以上相关表现出来,还是要摘选一些关键点。陶筠风和霍津梁在家里演练的时候,就是为了让她能在短短的二十分钟之内,尽量表现自己,但又要注意适度的问题。
坐下之后,面试的老师还没有要陶筠风自我介绍,就调节气氛似的笑着问她:“陶筠风?你就是那个专业二考到一半就生孩子的考生吧?”
昨天来报到的时候,被人这么说,陶筠风还有点尴尬,今天她已经习惯了,能谈笑风生的面对,冲那位老师点点头,也笑着说:“是的,我就是那个专业二考到一半就要生孩子的考生。我儿子太调皮了,比预产期提前十来天就要出来看世界,正好赶在考试的时间,家里人都开玩笑的管他叫考研生。”
她的回答,特别是说家里人都开玩笑的管他儿子叫考研生之后,其他老师也忍不住笑了一笑。
这一问一答之后,面试的氛围就变得活跃起来。
另一个老师又问她说:“你前面的考试成绩都很不错,基本上都是高分,专业二因为考到一半要生孩子,分数偏低了。假设让你顺利考完专业二,你认为,你能考到多少分?”
这个假设,陶筠风也想过,且不止一次想过。
如果让她顺利考完最后一场考试,把图画完整,把设计说明写得更细更完整,最后可能会拿到多少分?
想想她专业一考了131分,专业二考到一半就离场,还有106分,如果她能顺利考完的话,她有自信,肯定也能拿到高分。
现在听老师这么问,陶筠风稍微谦虚,却也自信满满的回答:“我看最高分有人考了144分,这个分数我不太敢想,但是,如果我能顺利考完的话,135分应该有的。”
这只是一个假设的问题,就算她说觉得自己能拿到144分也不过分,因为她前面的成绩都很不错。但她说144分不敢想,小小的谦虚了一下,也自信135分是可以拿到的。
提问她的老师点了点头,结合她前面的成绩,认为135分的话,她应该能拿得到。
接着又有一个老师问她,怎么工作了好几年,也要孩子了,还要考研呢?
这个问题,陶筠风想到应该会被问题,也早有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陶筠风的回答,尽量注意条理性,不让老师们听着觉得她的话太繁琐,“有人说,对于设计行业来说,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比较重要,三年的换一个研究生学历,不一定比三年工作经验有用。对于设计专业应届毕业大学生来说,毕业的前三年是最为重要的,三年的时间已经足够我们熟悉任何一个设计领域了。以前我也认同这些说法,然而工作几年之后,我发现,有些东西,不是靠工作经验就能弥补的。建筑的相关专业,结构、给排水、机电、暖通、电气、监理这些,室内都要学习,必须掌握一定的基础,而且这些还是技术性较强的,需要系统的学习。我是在工作之后,有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带着问题来学习的。如果我能考上F市美术学院这所国内著名的设计院校,就可以结合之前的实践经验,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得到更好的深造机会,更加系统化更加深入的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就有了更系统化更深入的理论指导。”
简而言之,她有了实践基础,现在发现理论指导跟不上,就想学习理论来了。顺便,她还吹了一句F市的美术学院,表达了自己对这所学校的向往之心。
哪怕她是不想工作了考研来混过日子,但她这回答显得很有进取心,让几位老师都满意的点了点头。
当然,她并不是工作不下去,再想读研混日子,她是真心想更系统化更深入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开拓视野,在以后的设计道路上,走得更扎实,能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