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和儿子收拾了一大包衣服,春天的、夏天的、秋天的,多亏冬天的用不着。
时间太紧,吃的是来不及弄了,只好把家里做好的打包带上,就是干粮,10个三合面馒头,一小袋炒面。
炒面是西北人出门必备的干粮,燕麦蒸熟磨面,加青盐,将燕麦面粉在锅中炒熟炒干。吃的时候,盛半碗干炒面,添水拌匀,久放不腐,有白糖更佳。
粮票和钱更是要带够的,在内衣缝制一个口袋,藏在里面。天下无贼,万一遇上岂不完蛋了。
匆匆一夜,除了石月河,父母其实都是懵的,以至于早晨妹妹眼看着妈妈和哥哥乘车远去,只知道挥手,不知道回头会怎么伤心。
70年代的路只能说是路,柏油路是最好的,石子路也不错,土路也常见,只要不遇见被水冲垮的大桥或冲坏的路都是幸运,水泥路、国道和高速公路,都是想多了,行路难,倒也比不了上青天。
三百公里左右的路程,居然走了几乎一天,等到长安火车站,已经是黄昏时分。
一路上春光明媚,山畔沟沿,各种野花绽放,尤其是田垄里绿油油的冬小麦看着就让人欣喜。
燕继云没有出过远门,情绪非常激昂,两眼望着窗外的景象,关中平原一马平川更是让她目不暇接。
刚好晚上9点半就有燕上的火车,买好票,王导才安下心。余干事做东,安排大家吃了一顿长安名吃-羊肉泡馍,还是原来的味道。
长安这座城市,石月河并不陌生。
古城墙、钟楼、大雁塔、碑林无一不在呈现长安在里市场和中的璀璨夺目,也见证了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王朝更迭和兴衰起伏。
此时此刻长安仍然是华国的主要城市,十多所大学,百多家工厂,在华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谁能想到数十年之后,长安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重心东移,而变得纤弱。
前世作为西北人石月河,许多次经过在这座古城,也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的脚印,他喜欢这座城市,喜欢那份厚重朴实。
老孙家羊肉泡馍、老马家灌汤包子、解放路饺子馆饺子宴、长安饭庄的桂花稠酒,都曾经是十月河的菜。
也许可以做点什么,让这座城市的未来有些不同,按照前世发展轨迹实在是有些可惜,石月河坐在老孙家二楼靠窗的餐桌边,看着窗外路灯下偶尔驶过的汽车和三三两两的行人。
饭后,余干事把一行三人送进北门外的火车站。
石月河看着眼前熟悉而陌生的绿皮火车,心中不由黯然一声叹息。
真是生命无常啊,有多少年没有坐过如此远古的交通工具,记得最后一次还是多年前几位老友相约,乘坐燕上北站到口外的小火车,一路闻着春天的气息,看着沿路春花烂漫。
家人、友人,你们还好吗?你们又在哪里?
呜~~一声长笛,哐当哐当,火车慢慢启动,从灯火中冲进漆黑的夜色中,石月河的燕上之行就此开始。
一趟意外之旅,完全在计划之外,也只能安之泰然了。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