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大明帝国纪录片 > 第二章 在危机中崛起(第1页)

第二章 在危机中崛起(第1页)

据说,洪武时期的大臣在每天早朝前,一定要与妻子诀别,安排好后事,犹如上法场一般,意谓此去凶多吉少。下朝后阖家欢悦,庆贺又活过一天,真是“度日如年”。有经验的大臣都知道,上朝时朱元璋将玉带高抬在胸前,即表示心境平和,不会轻开杀戒。如果将玉带按于腹下,肯定怒火中烧,当朝必有不少人难逃杀身之祸。大明帝国就在这种危机中开始崛起。

胡蓝之狱

明太祖出身农家,对农民生活多少有点了解。他即位以后,也注意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他告诫地方官员说:“现在天下刚刚安定,百姓财力困乏,好像初飞的鸟,不能拔它的毛;新种的树,不能摇它的根。”他要官员们廉洁守法,不能贪赃枉法,加重人民负担。以后,他又招集流亡农民,开垦荒地,免除三年的劳役和赋税;要各地驻军屯田垦荒,做到粮食自给。他还兴修水利,奖励植棉种麻。所以,明朝初年的农业生产有了很明显的发展。新建立的明王朝统治也巩固下来。

俗话说:“狡兔死,走狗烹。”天下初定,龙袍加身,朱元璋开始利用特务组织对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实施大规模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清洗。朱元璋设立一个叫做“锦衣卫”的特务机构,专门监视、侦察大臣的活动。大臣在外面或者家里有什么动静,他都打听得一清二楚。谁被发现有什么嫌疑,就有被打进牢狱甚至杀头的危险。明太祖对待官员极其严酷,大臣上朝的时候惹他发了火,就在朝廷上被按在地上打板子,叫做“廷杖”,也有被当场打死的。这种做法弄得一些大臣们个个提心吊胆,每天上朝的时候,都愁眉苦脸地向家里亲人告别。如果这一天平安无事,回到家里,亲人就高高兴兴庆幸他又活了一天。

朱元璋是濠州人,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如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汤和、胡惟庸等人都来自濠州及其附近地区(即淮西一带),朱元璋的这些老乡在朝堂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即淮西集团。淮西集团居功自傲,在朝政上为所欲为,极力排挤非淮西籍的大臣,在明王朝这个新兴的统治阶层内部,逐步形成了淮西功臣集团与非淮西功臣之间争权夺利的局面。

这时的朱元璋不但没有安抚群臣,制止党争,反而坐山观虎斗,放任这两股势力内斗,名臣刘基的被害就是这场斗争的恶果。刘基是浙东地主集团的代表,知识渊博,博通经史,是朱元璋建国过程中功勋卓著的军师谋士,屡出奇策。建国后,明朝的礼乐、刑罚、科举等典章制度的确立也渗透着刘基的见解和思想。刘基性格刚毅,疾恶如仇,与淮西功臣不合,被淮西功臣视为眼中钉,即便刘基告老还乡后,淮西人也不肯放过他。胡惟庸等人不断在朱元璋面前进谗言,最终革掉了刘基的岁禄。不久,刘基忧愤成疾,一命呜呼。当时也有说法是刘基生病时,胡惟庸派医生来看过,而刘基服药后不久就死了。不管刘基是否真的是胡惟庸毒死的,在刘基忧郁成病的过程中,朱元璋不闻不问,其用心是很明显的。

然而,淮西功臣集团的得意只是短暂的。当他们替朱元璋料理了其他功臣之后,他们最后的利用价值也就没有了。当这些功臣还天真地把天子当做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时,朱元璋早已为他们准备了杀戮的屠刀。

胡惟庸,淮西定远人,朱元璋的故旧。洪武三年(1370年),胡惟庸进入中书省,任参知政事。在李善长的推荐下,几年内胡惟庸连升三级,官拜中书左丞、右丞相、左丞相。洪武十年(1377年),胡惟庸已经变成了皇帝之下第一人,位极人臣了。

起初,胡惟庸还知道收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力的欲望不断膨胀,他开始专权用事,朝廷上人命生死、官员升降等大事都要得到他的批准才能处理,朱元璋自然对这种大权旁落的景况十分不满。再加上朱元璋发现胡惟庸和陆仲亨、费聚等淮西功臣往来密切,这种丞相和军事将领的勾结更成了朱元璋的心腹大患。

于是,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抓捕胡惟庸,处以极刑,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等数人同案被杀。但是,“擅权枉法”并不构成死罪,为了把此案定成铁案,朱元璋将胡惟庸的罪名升级,变成了私通倭寇,阴谋造反,而此时胡惟庸已经被处死,死无对证。

胡惟庸案成为一个引线,在随后的十年中,朱元璋以此为借口,同谋犯越查越多,无数功臣被冤杀。在胡惟庸案爆发十年后,洪武二十二年(1390年),朱元璋以发现李善长和胡惟庸共同谋反的线索为借口大开杀戒。已经77岁的太师、韩国公李善长被赐死,全家70余人被一同处死,只留下了朱元璋的亲生女儿临安公主和她的丈夫、李善长的长子李祺,以及他们的两个儿子,这也许是朱元璋大屠杀中唯一的一次例外。

朱元璋还特意编撰了一本名为《昭示奸党录》的书,附录李善长的供词,昭告全国。

至此,胡惟庸案才算告一段落。10年中,唐胜宗、陆仲亨、费聚、赵庸等功臣宿旧和依附胡惟庸的六部官属,约3万多人被株连杀害。

在处治胡惟庸案的当年,朱元璋趁机裁撤了中书省,收回了丞相权,不再设丞相一职,以防皇权旁落。此后,皇权兼并相权,国家政事由六部分别处理,再经“朝廷总之”。这样,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皇帝通过大臣之间的互相制衡来控制朝政,大权独揽,威临天下。但是,以皇帝一人之力要想处理天下之事几乎是不可能的。明成祖朱棣继位后,命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在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以备皇帝在处理政务时商讨咨询之需。这个协理皇帝的部门就叫“内阁”,协理官员就叫“大学士”。

于是,逐渐形成内阁制。久而久之,六部离皇帝越来越远,内阁离皇帝越来越近。遇有大事,皇帝往往向内阁垂询,交六部执行,大学士就从制度上的秘书变成了实际上的丞相。

胡惟庸一案使淮西集团文官势力被铲除殆尽,剩下的就是武将势力了。

为此,朱元璋又兴蓝玉之狱。

蓝玉是明初的一员猛将,骁勇善战,数次统兵出征,立了大功,被朱元璋比喻为大破匈奴的汉代名将卫青和唐代名将李靖,并封蓝玉为凉国公。但是,明朝建国后,蓝玉日益骄横起来,在自己的庄园里豢养了几千名庄奴和家丁,横行乡里,侵占民田,无恶不作。御史前来按问,也被他鞭打驱逐。此外,蓝玉北征归来,到达喜峰关关口,还不等关吏开门,便率领手下兵丁毁关而入。种种恶迹令朱元璋忍无可忍。

这第二次屠杀的过程和胡惟庸案大致相仿,只不过此时朱元璋年事已高,时不我待,因此杀戮更为迅速。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蓝玉被告谋反,立即被逮捕入狱,第三天就被处死,满门抄斩。随后的两个多月里,15000人被族诛,其中有1个公爵,13个侯爵,2个伯爵。有的人早已死亡,但是朱元璋的法律是追溯既往的,于是这些人的子孙被株连抵罪。同样的,朱元璋又编撰了一本书,名为《逆臣录》,昭告全国。

胡惟庸和蓝玉两案,史称“胡蓝之狱”,共四万五千余人被杀。到朱元璋驾崩之时,开国的功臣宿将几乎被他杀光了。

靖难之役

朱元璋在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变革和无情的大规模屠杀,把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手中的同时,为进一步巩固统冶和防范北元势力,他于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年、二十四年先后三次把自己的二十几个儿子封为亲王(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其中长子朱标立为太子;第9子、26子早死;第20子未到封国;第21、22、23、24、25子五人因年幼至永乐六年始到封地),并陆续派置到全国各地。

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地位非常高。

朝廷大员、地方官员遇见,均需伏地拜谒,不敢失礼。同时,每个王府都设有护卫亲军,人数少者3000人,多者达万人。尤其是驻守北部边疆的各位王爷,因负有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任务,地位尤高。

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九王,平日训将练兵,战时可以直接指挥驻地部队。燕王朱棣、宁王朱权曾多次受命带兵出塞征战,负责筑城、屯田等事,军中大将均受其节制,除军国大事需上报朝廷外,小事可以自己临机处置。至洪武末年,朱棣已有重兵十万;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蒙古兀良哈三卫骑兵皆归其统辖,势力急剧膨胀。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储朱标病故,年仅38岁,史称“懿文太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并没有在其他儿子中选拔储君,而是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允炆和朱标一样,性情十分柔弱。据说有一次朱元璋和众皇子皇孙一道游园,明太祖见微风吹动辇驾骏马的尾巴,心中一动,脱口吟出一个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让儿孙们应对,朱允炆对的下联是“雨打羊毛一片毡”。明太祖一听不禁暗自皱紧了眉毛,脸色一沉,旁边的朱棣说道:“儿臣也有一下联。”明太祖叫他说来听听。朱棣说道:“日照龙鳞万点金。”明太祖一听,觉得朱棣的下联不仅工整,而且符合帝王之家的气魄,不由得大为赞赏。

朱允炆虽然年幼软弱,但并非昏庸无能,其实他对局面的认识相当清醒。一天,朱元璋得意地握住朱允炆的手,笑着说:“我已把可能威胁你帝位的大臣们都杀了,而且你的叔叔们也在四方给你戍边,一旦有什么叛乱,他们就会勤王的,大明江山永固,你的皇位高枕无忧了。”朱允炆反问道:“如果叔叔们造反,那该怎么办呢?”朱元璋顿时语塞,只好反问道:“你看怎么办呢?”朱允炆说:“以德怀之,以礼制之。”意思就是说要用君主的厚待和仁德来安抚,用礼法来对他们加以约束。朱元璋这才比较放心。

公元1398年,明太祖死去,皇太孙朱允炆即位,这就是明惠帝,历史上又叫建文帝。当时京城里就听到谣传,说几位藩王正在互相串联,准备谋反。建文帝听了这消息害怕起来,把黄子澄找来说:“先生可记得那次在东角门说的话吗?”黄子澄说:“陛下放心,我怎么会忘记呢!”黄子澄退出宫门,就找建文帝另一个亲信大臣齐泰一起商量。齐泰认为诸王之中,燕王朱棣兵力最强,野心又大,应该首先削除燕王的权力。黄子澄不赞成这个做法,他认为燕王早有准备,先从他下手,容易打草惊蛇,不如先向燕王周围的藩王下手。周王朱校是燕王的弟弟,他的封地在开封。如果先把周王除掉,就好比砍掉燕王的翅膀,下一步再除掉燕王就不难了。两人商量停当,就向建文帝回奏。建文帝听了很高兴,就找个理由派兵到河南把周王朱校抓起来押到南京,削去王位,充军到云南。

接着,又查出三个藩王有不法行为,于是把他们一个个削去王位。

燕王早就暗中练兵,准备谋反。为了麻痹建文帝,他假装发了精神病,成天胡言乱语,有时候还躺在地上,几天不起来。建文帝派使臣去探病,那时候正是大热天,燕王却坐在火炉边烤火,嘴里还不停地叫冷。使臣一回报,建文帝也相信燕王真的病了。但是齐泰、黄子澄却怀疑燕王装病,他们一面派人到北平把燕王的家属抓起来,一面又秘密命令北平都指挥使张信带兵逮捕燕王,还约定燕王府的一些官员当内应。不料张信是站在燕王一边的,反向燕王告密。燕王得到消息,就把王府里充当建文帝内应的官员全抓起来,宣布起兵。燕王是个精明人,知道建文帝毕竟是法定的皇帝,公开反叛,对自己不利,就找个起兵的理由,说要帮助建文帝除掉奸臣黄子澄、齐泰。“靖难之变”由此开始。

燕王本来就有带兵打仗的经验,手下有一支经过训练的精兵。他起兵南下,很快攻下了一些据点,许多州县的官员纷纷投降。建文帝害怕起来,撤了齐泰、黄子澄的职,想要燕王退兵。燕王哪肯罢休。打了三年,到了1402年,燕军在淮北遇到朝廷派出的南军的抵抗,打得十分激烈。有些燕军将领主张暂时撤兵,燕王说:“这次进军,只能进,不能退!”

没多久,燕军截断南军运粮的通道,发起突然袭击,南军就一败涂地了。燕军势如破竹,进兵到应天城下。建文帝见形势紧急,一面要将士拼死守城,一面派人向燕王求和,愿意割让土地,请求燕王退兵,又遭到燕王的拒绝。过了几天,守卫京城的大将李景隆打开城门投降,京城终于被燕军攻破。燕王带兵进城,只见皇宫大火熊熊,正在燃烧。燕王赶快派兵把大火扑灭,已经烧死了不少人。他查问建文帝的下落,有人报告说,燕兵进城之前,建文帝下命令放火烧宫,建文帝和皇后都跳到大火里自杀了。燕王朱棣即位,这就是明成祖。到了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

《永乐大典》

靖难之役后,朱棣被方孝孺等士大夫们视为“大逆不道”。为了给自己正名,朱棣迫切的需要做一件事情来挽回士大夫们的心,这样一来可以消除朝野上下的抗拒力量,二来可以把士大夫们重新集结起来,笼络他们。朱棣实际上就是要做给别人看,你们都说我杀戮文臣,我就偏要向你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文治武功。朱棣率先想到的是,将天下分散在各种典籍中的文字分门别类的收集起来,做一本包涵天文、地志、阴阳、医算、僧道、技艺等多种资料的大百科全书,这样便于人们考索和摘录。想到做到是这位马上皇帝的特点,在他即位后,马上下诏,让解缙等人着手编著《永乐大典》。

想把古今典籍里的书全部编纂进去出来,并不是想想就能实现的,首先就需要搜集各种各样的古籍,有了这些古籍在编纂时候才能万无一失。朱棣问解缙难道文渊阁的藏书还不够多吗?解缙说,经史方面的书还算齐全,但是子集类的可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了。朱棣马上交代礼部尚书说,不管是朝中的还是民间的,看谁家有古时传下来的遗书,只要是好书,奇书,不要过问价格,统统买回来。大规模的收集古书为《永乐大典》的编纂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可这不过是简单的准备工作而已。为了让编纂的朝臣们安心修书,凡是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朱棣都给予了他们非常好的待遇,可以说是有求必应。有的人每天来往与文渊阁不是很方便。朱棣就把文渊阁附近的房子都腾出来供他们居住。而且还下诏令给光禄寺每天为这些人提供酒肴、茗果,如果是朝中的大臣参与编纂,每天可以不上早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