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钱,贴了照片,盖了章,林大海拿着那张由工作人员亲手填写的营业执照出了工商局。
他本来是想一次性办两张的,一个办个饭店的,一个办成公司形式的。
但可惜这个年代开公司是实缴制,说是多少钱就要有多少钱,跟后世随便拿个十万块钱,然后填一百万甚至更多的模式完全不一样。
他现在没那么多钱,这个想法就只能泡汤咯~
走出工商局,看着手中崭新的营业执照本子,林大海嘴角微微上扬。
这是一张纯手工填写的营业执照,看上去很简单,除了在左下角贴了个自已的照片外,就只有姓名、住址、经营范围、方式、资金总额、设立或流动地区等基本信息。
林大海在经营范围的主营上写了的餐饮,兼营上写了个小百货,经营方式则是零售,资金总额写的是两千。
这段时间他不是每日都出摊,再加上一些其他的综合因素,这两千块钱还是借了齐大爷五百块钱才凑齐的。
不过就是给工商局的人看一下,回去就能还了。
……
铺子已经租了,手续也都办完了,一切都合法合规,林大海回去后就开始准备其他的开店事宜了。
第二天一早,借了隔壁胡叔的自行车,林大海就去了离韩城县十公里左右的窑沟公社大洼村。
经过几番打听,在一个小孩的引领下顺利找到了张大花家。
“您怎么来了?您看也不提前打个招呼~”堂屋,张大花有些拘谨的问。
“没事,就是路过窑沟公社,想到你是大洼村的,就过来看看,顺带跟你商量个事。”
林大海打量了一下四周,这是一座很普通的院子,泥瓦房,墙壁也不是砖瓦,而是用大石头和一些泥土堆砌而成。
“和我商量事?”张大花有些诧异,
“您说~”
“咱家有菜地吧?”林大海没有直接开口,而是先打探消息。
“有的。”
张大花笑着道,看着在院子里面朝这边张望的两个儿媳妇,顿时高声喊道,
“老大家的,去倒杯水过来,记得放点红糖。”
然后又对着林大海说道,
“不瞒您说,在七九年之后,家家户户都有了自留地,多多少少都会种一些菜啊或者其他能卖钱的东西什么的。
今年夏天,公社终于也把地都分到了自家手中,虽说还要交公粮,但是大家有热情啊,这地一到手都伺候的可好了。
而且不是说也能上公社或者县里面卖东西嘛,以前分到自已家门口的那些自留地,好多人家都种成了菜,怎么,您是要买菜吗?”
“是有这个打算。”林大海点点头,
“现在县里面政策不是好了吗?我就开了个小饭馆,想着来看看你有没有给我送菜的意愿。”
“有!有!有!”听到这话,张大花的眼睛嗖的一下就亮了,
“哎呀,可是太谢谢您了,就是不知道您要多少?什么时候要?我想办法给您弄。”
“每天都要,而且是要新鲜的,咱们也合作了挺长时间的,你可不能糊弄啊。”林大海警告道。
“这您放心,咱合作这么长时间,我给您送过一个坏鸡蛋吗?”张大花乐呵呵的说道。
“就是因为您实诚,所以我这次才想到了您,要不然我路过的时候,就不会想着来找您了。”
对于张大妈,林大海用着还是很放心的,对方送的东西也都是保质保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