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企业竞聘副经理演讲时,一位演讲者在演讲结束时直截了当地向听众说:同志们,朋友们,请大家助我一臂之力投我一票吧,因为选我就等于选了你自己!(掌声热烈)
他的这一号召很管用,言语不多,却亲切感人,如同一根魔棒一样触动了听众的心灵,使大家的心和他紧紧拴在了一起,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涉及号召力和鼓动,性的结尾,一般在就职(述职)演讲上多见。建议不喊口号,不空谈理想。回顾前面所讲的内容用最最朴实的话语去打动听众。不要用我想说什么,而要用他们最想听什么来结尾。以慷慨激昂、扣人心弦的语言,对听众的理智和情感进行呼唤,或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或展示未来,以激起听众感情的波涛,使听众产生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
演讲稿《一位纪委书记的“小家”和“大家”》结尾就是用提希望的方式:同志们,朋友们,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黄金时代,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需要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特别是太平党人的模范带头作用。如果每一个太平党员都能正确处理好“小家”和“大家”的关系,严格地按党性原则要求自己,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用党旗下那神圣的誓言激励自己,那么我们党的形象将会更加光彩照人,我们党将会更加坚强伟大!
这种结尾的方式是演讲者用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向听众提希望,发号召,能使听众精神为之一振,具有动人情、促人行的作用。
由此可见,号召式结尾的三部曲依次是具体描述事实、希望大家做什么、这样做的好处和理由。很多人将号召的重心放在最后的号召上,这是错误的做法。号召的重心应该放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上,只有把事实说清楚了,把听众的心里话说出来了,才能把听众号召起来。尤其是好处和理由,如果描述得不清楚,听众是不会行动的。
4。趣味式结尾
在多种多样的演讲结束语中,幽默式可算其中极有情趣的一种。一个演讲者能在结束时赢得笑声,不仅是自己演讲技巧十分成熟的表现,更能给本人和听众双方都留下愉快美好的回忆,也是演讲圆满结束的标志。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是好幽默的。他在某市的一次演讲中,开头即说“我今天给大家谈六个问题”,接着,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井井有条地谈下去。谈完第五个问题,他发现离散会的时间不多了,于是他提高嗓门儿,一本正经地说:“第六,散会。”听众起初一愣,不久就欢快地鼓起掌来。
老舍在这里运用的就是一种“平地起波澜”的造势艺术,打破了正常的演讲内容,从而出乎听众的意料,收到了幽默的效果。
精彩的结尾能使整个演讲的内涵和风采骤然升格,而巧妙地运用幽默更能使人体味到十足的美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次,“戴维斯杯”网球赛结束后,云南省体委在昆明滇池湖畔的国家体育训练基地为印度尼西亚队饯行。印度尼西亚队输给了中国队,队员们的情绪都不高。该队领队在致辞时说:
“尽管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由于气候不适应等原因,我们队伍的技术没有很好地发挥,遗憾地输了球。但这对东道主中国队来说,我们无疑是最好的客人。今天我在这里祝贺贵队取得优良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过,来日方长。如果我们下次再来做客时,不能成为你们最好的客人,也请尊敬的主人不要见怪。”
不卑不亢,礼貌而幽默,领队的答词尤其是那绝妙的结尾堪称珠圆玉润,称为“豹尾”,一点也不过分。
幽默风趣的结束,是整个演讲幽默的升华,也是你全部玩笑机智的总爆发,它能将演讲人徐徐道来的真理印章般打在听众心坎儿上,使隽永的意蕴久久回荡。
美国诗人、文艺评论家詹姆斯o罗威尔1883年担任驻英大使时,在伦敦举行的一次晚宴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餐后演讲”的即席演说。最后他说:“我在很小的时候听人讲过一个故事,讲的是美国一个卫理公会的牧师。他在一个野营的布道会上布道,是这样开头的:’信徒们,太阳的运行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向前或是径直的运动;第二种是后退或是向后的运动;第三种即在我们的经文中提到的--静止不动。‘(笑声)先生们,不知你们是否明白这个故事的寓意,希望你们明白了。今晚的餐后演讲者首先是走径直的方向(起身离座,做示范)--即太阳向前的运动。然后他又返回,开始重复自己--即太阳向后的运动。最后,凭着良好的方向感,将自己带到终点。这就是我们刚才说过的太阳静止的运动。”(在欢笑声中,罗威尔重又入座)
这种紧扣话题的传神动作表演,惟妙惟肖,天衣无缝。怎能不赢得现场听(观)众的热烈掌声和欢笑声!演讲的幽默式结尾方法是不胜枚举的。关键是演讲者要具有幽默感,并能在演讲中恰如其分地把握住演讲的气氛和听众的心态,才能使演讲结束语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轰动效应。
哈佛大学演讲大师乔治o威廉说过:“当你说再见时,要使他们脸上带着笑容。”通常,笑容等于成功。当你的演讲简短、有力、切题,并且由于充满了迷人的幽默感而显得很生动活泼时,听众才会有意犹未尽之感。而意犹未尽是出色演讲美妙的结尾的极致。
特别是演讲场合是宴会或其他联谊性的餐会,而演讲又被安扫隆一天快结束的时候举行时,那么,高度戏剧性的结尾、幽默的结束语能让人精神得到清新的鼓舞,同时使你的演讲最终熠熠生辉,余味长存。
1985年年底,全国写作协会在深圳罗湖区举行年会。开幕式上,省、市各级有关领导论资排辈,逐一发言祝贺。轮到罗湖区党委书记发言时,开幕式已进行了很长时间。于是他这样说:“首先,我代表罗湖区委和区政府,对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掌声过后,稍事停顿,他又响亮地说:“最后,我预祝大会圆满成功。我的话完了。”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结束了演讲。听众开始也是一愣,随后,即爆发出欢快的掌声。
因为,从“首先”一下子跳到“最后”,中间省去了其次、再次这样的讲话,如天外来石,出人预料,达到了石破天惊的幽默效果,确实是风格独具,别出心裁。
幽默使演讲结尾更富情趣。除了某些较为庄重的演讲场合外,利用幽默结束演讲可为演讲添加欢声笑语,使演讲更富有趣味,令人在笑声中深思,并给听者留下一个愉快的印象。
但值得注意的是,演讲者利用幽默结束演讲时,要做到自然、真实,使幽默的动作或语言符合演讲的内容和自己的个性,绝不要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否则只会引起听者的反感。
5。用含蓄深沉的语句结尾
一篇好的演讲结尾既然是“豹尾”,就决不能草率收兵,苍白无力,更不能索然无味,不耐咀嚼。它应当是含蓄、深沉、内滴丰富的,使听众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回味无穷。
肯尼迪曾是美国嫩年轻的一位总统,1961年1月20日,他在华盛顿发表了著名的就职演讲,被认为是美国最精彩的总统就职演讲之一。他是这样结尾的:
“……我的美国同胞们,不要问你的的祖国能为你们做什么,问一间你们能为自己的祖国做什么。
“我的同属于这个世界的公民兄弟们,不要问美国将为你们做什么,问一间我们能为人类的自由共同做什么。
“最后,不论你是美利坚公民还是世界其他国的公民,请将我们要求于你们的有关力量与牺牲的高标准拿来要求我们。
“我们惟一可靠的报酬是问心无傀,我们行为的最后栽判者是历史,让我们向前引导我们所擎爱的国土,祈求上帝的保佑和扶携。但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上帝的任务肯定就是我们自己所应肩负的任务。”
肯尼迪的这个结尾,与他的整个演讲风格保持一致,文体流杨,感情放纵而有节制,字斟句酌,句子精辟,内涵深刻而丰富,极具感染力。当演讲者向广大民众提出完成历史使命的要求时,他精辟地概括为:“不要问美国将为你们做什么,问一问你们能为自己的祖国做什么”,“不要问美国将为你们做什么,问一问我们能为人类的自由共同做什么”,在历史与现实的衔接时刻,他真诚地唤起民众的信念、力量与献身精神,像磁石般地紧紧抓住了听众的心,具有极大的魅力。尤其是两个“不要问”和“问一问”,可谓闪光的名言,反响强烈,影响很大。
陈云同志1954年2月10日在《高级领导人要提高革命觉悟》的演讲中的结尾十分精彩,发人深思。他说:
“在胜利的环境中高级干部不要头脑发昏。我们想一想,1945年’七大‘到现在,跌了大跟头的几个主要的领导同志。哪一个同志不是因为骄傲,背上背了一个大包袱,上面写着两个字,叫做”正确“。背了”正确“的包袱,就会跌跟头。这一件事很值得我们注意。我并不是说犯错误好,而没有犯过错误的同志、很顺利的同志,应该十分警惕。同时犯过错误的同志,如果一个时期正确了,不小心,骄傲了,同样可以再跌跟头。同志们,人家对你鼓掌的时候,那可要很小心。一个人在人家鼓掌时,他可以有两种态度,一是小心谨慎,一是昏头昏脑。昏头昏脑就很可能是跌跟头的候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