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严武上任后立即展开行动,指挥有方,“破吐蕃七万余众,拔当狗城”,并在同年十月夺取盐川城,显着改善了西南战局,带来了转机。此后,西川节度使崔旰在大历十年(775年)至十二年(777年)间多次击败吐蕃军队,进一步挫伤了吐蕃的锐气,巩固了唐朝在西南方向的防御。
这一系列军事胜利不仅增强了边境的安全,也提升了唐朝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通过这些战略调整和军事行动,唐代宗李豫有效地应对了来自吐蕃的持续威胁,逐步扭转了不利局面,为唐朝边境的长期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大历末年,随着吐蕃内部矛盾激化和政局局面的动荡,其对外侵略活动有所减少,并开始尝试与唐朝议和。然而,吐蕃使者带来的和平提议往往伴随着新的军事挑衅,显示出双方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尽管如此,唐代宗李豫对于吐蕃请和使者时常采取扣留政策,并将战俘发配到江、岭地区作为刑徒奴隶,以此表达对吐蕃时常侵扰大唐边境行为的不满。
宝应元年(763年),李豫即位之初,回纥汗国的登里可汗便率众前来助战。李豫命令御史大夫尚衡前往宣慰,并在同年十月的击灭史朝义之战中,回纥骑兵发挥了关键作用。当吐蕃入侵唐朝时,回纥拒绝与吐蕃结盟,使得唐朝北方边境得以相对安宁。然而,回纥军队的行为也带来了不少问题。诸军会集陕州平叛时,雍王李适携幕僚前往陕州北拜见回纥可汗,因李适不肯下拜于可汗,导致其幕僚药子昂、李进、韦少华和魏琚遭到鞭打,其中韦少华和魏琚伤重不治。回纥人进入洛阳后,纵兵掠夺,焚烧圣善寺和白马寺,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他们还肆意侮辱官吏,甚至在夜间带兵闯入鸿胪寺,破坏了城门安全。
大历三年(768年),为加强与回纥的关系,李豫派遣右散骑常侍萧昕持节前往祭吊去世的光亲可敦,并次年将仆固怀恩的幼女封为崇徽公主,嫁与回纥可汗为继室。兵部侍郎李涵持节册封可敦,并赠予大量彩绸。尽管当时国库空虚,仍征用公卿的骡马骆驼运送礼物。宰相们在中渭桥为李涵等人饯行。回纥留在京师的士兵继续在坊市掠夺人口,引骑兵冲击含光门,迫使皇城关闭。
面对这些行为,李豫仅令刘清潭前去劝止;而当回纥人抢走长安县令邵说的马时,有司也不敢严加责罚。自肃宗时期起,回纥自恃对唐朝有功,每进献一匹马便索要四十匹缣。每年携带数万匹劣马前来售卖,使者频繁往来,寄宿于鸿胪寺。李豫试图通过厚赐来感化回纥,但对方并未收敛。后来,回纥又带来一万匹马,最终李豫决定购买六千匹以维持关系。
大历十年(775年),一名回纥人在长安道上行凶,被京兆尹黎干擒获,但李豫却下诏赦免了凶犯。随后,这名回纥凶手又在东市继续为非作歹,市人将其绑送至万年狱,回纥首领来劫狱并砍伤狱吏,长安官民对此不堪忍受。到了大历十三年(778年),回纥袭击振武军,攻陷东陉,入侵太原,并在阳曲击败河东节度使鲍防部。直到代州都督张光晟在羊虎谷击败回纥,才迫使其撤退。
总之,回纥在唐代宗李豫统治时期表现的极为骄横,双方关系逐渐恶化。直到唐德宗时期,这种紧张局面才开始有所改变。李豫在处理回纥事务上的宽容态度,虽然暂时缓和了局势,但也暴露了朝廷对外族势力的无奈与妥协。
在唐代宗李豫在位时期,立国不久后的南诏便侵占了唐朝的部分疆土。之后将注意力转向了经营其西南地区,不再对唐朝构成直接威胁。这种战略调整使得唐朝西南边境的压力有所减轻,为李豫集中精力处理其他内外事务提供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唐王朝与大食(阿拉伯帝国)之间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往来。根据《唐会要》记载,在李豫担任元帅平定安史之乱时,曾利用过大食的兵力援助。在李豫位期间,大食也有遣使来唐朝的记录,表明两国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政治交流和贸易联系。
这些外交互动反映了当时国际局势下不同文明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唐朝作为东亚强国所维持的广泛对外联系。通过与南诏和大食的交往,可以看出李豫时期唐朝不仅面临内部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挑战,还需要巧妙地处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以确保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尽管南诏转而向内发展,减轻了对唐朝的压力,但与大食的持续接触则展示了唐朝在全球化早期阶段的开放态度和外交智慧。
安史之乱后的藩镇政策及其影响
平定安史之乱之后,李豫采纳了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的建议,分别任命田承嗣、李宝臣、李怀仙和薛嵩为魏博、成德、幽州(卢龙)以及相卫四镇的节度使。这一决策虽然在短期内稳定了动荡的局面,但也无意中种下了河朔三镇割据自治的隐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传统观点认为,仆固怀恩提出分封河北诸镇的建议时,可能是出于“恐贼平宠衰”的考虑——即担心安史之乱平定后,随着战事结束和局势稳定,他的功绩和重要性会被逐渐淡忘,从而导致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下降。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他希望通过分封来建立自己的党羽和支持。
李豫历经多年的战乱之苦,极度渴望和平与稳定。因此同意了仆固怀恩的建议,希望借此避免更多的冲突和动荡,使百姓能够过上安宁的生活。然而,这一决定虽然短期内带来了稳定,但却开启了唐代藩镇割据的先河,为后来的政治分裂埋下了隐患。李豫在追求即时和平的过程中,未能充分预见这一决策对中央权威的长远影响,最终导致地方势力逐渐坐大,削弱了中央集权。
应对田承嗣的挑战
安史之乱后,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行为逐渐显露出其野心和对抗朝廷的意图。他在魏博立祠堂,尊奉安禄山、史思明为“四圣”,并向朝廷要求担任宰相,这一举动明显是对中央权威的挑衅。面对田承嗣的挑战,李豫选择了妥协:他派内侍孙知古暗示田承嗣拆毁祠堂,并加授田承嗣为平章事以安抚他。大历十年(775年),田承嗣唆使昭义镇作乱,攻占相州,并暗杀卫州刺史薛雄。李豫曾试图通过调发其他藩镇的力量来征讨田承嗣,但当军事形势对朝廷不利时,田承嗣上表谢罪,李豫最终选择赦免他的罪行,以此换取暂时的和平。
这种姑息态度不仅未能有效遏制田承嗣的势力,反而助长了他的气焰。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李豫统治末期,河北三镇——魏博、成德和幽州(卢龙)——的割据局面基本形成,地方势力日益强大,中央权威则相应削弱。李豫在处理这些藩镇问题上的妥协与软弱,成为唐朝后期中央政权逐渐失去对地方控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为后来的政治分裂埋下了伏笔。
后世学者的不同看法
樊文礼指出,李豫并非一味姑息。初期受制于吐蕃压力,被迫迁就;中期以后,随着外部形势改善,他对哥舒晃、田承嗣、李灵曜等采取军事行动,并通过制度手段打压藩镇。大历后期,唐廷与幽州维持密切关系,一度取得昭义军归顺,但由于地缘政治结构复杂,未能彻底解决藩镇问题。
郭子仪总结道:“自兵兴以来,方镇武臣多跋扈,凡有所求,朝廷常委曲从之。”这些藩镇互相联结,一切事务自决,虽奉事朝廷却不用其法令。河北三镇“虽在中国名藩臣,而实如蛮貊异域焉”。综上,唐代宗在处理藩镇问题上的策略既有妥协也有对抗,反映了当时复杂的内外环境,揭示了唐朝中央权威逐渐式微的趋势,对中晚唐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不过关于唐代宗李豫对待藩镇的态度,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有学者指出,代宗并非对藩镇采取简单的姑息政策。樊文礼在其研究中提出,李豫在位初期由于面临吐蕃的边境压力,确实不得不暂时迁就藩镇以稳定内部;但随着外部形势逐渐好转,他开始积极应对藩镇问题。
例如,针对哥舒晃、田承嗣和李灵曜等地方势力,李豫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并通过限制藩镇兵力、废除诸州团练守捉使、以及颁布敕令禁止藩帅擅自任命属州刺史等措施来打压藩镇权力。
此外,有关河朔地区的藩镇,有学者认为,在大历后期,中央政府与幽州之间的关系相对紧密,甚至一度获得了昭义军的归顺。但是由于复杂的地缘政治结构影响,这一努力未能完全成功实现对所有藩镇的有效控制。特别是经过田承嗣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局面已趋于稳定,并且形成了一个自治程度较高的地方政权体系。这些观点强调了唐代宗在处理藩镇问题上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表明他在不同阶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政策方向,展现了其较为灵活的政治策略。
喜欢大唐帝国的辉煌与变迁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大唐帝国的辉煌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