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你面前的是亚洲州长,东半球话事人,7世纪最强碳基生物。当世战力天花板,大唐玄武门继承法创始人。】
(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不是大唐正统,顶多算个二流)
(天下一大半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有能者居之、有何不正?)
(想要得自已去拿,等着别人给就是坐以待毙)
祖龙这个厉害了竟有如此之多的称号。
刘邦:又是一个篡位的皇帝。看起来干的很好。
刘彻:这是些什么奇奇怪怪的称呼,朕会比他更厉害。(猪猪傲娇)
朱棣:“虽然我不知道这些奇奇怪怪的称呼是什么,但听起来很厉害,太宗皇帝值得”又想起来自已的“太宗”被改为“成祖”气的又开始咒骂起嘉靖这个小王八蛋。嘉靖皇帝打着喷嚏,谁在想我吗。
高祖时期看着天幕上那些厉害的称呼,有些不知所措。是遵循儒家的“立嫡立长”还是?
李世民看着这些称呼傲娇的高昂着,像只骄傲的凤凰。“多夸夸,多夸夸,朕爱听”
魏征看着骄傲起来的二凤出言打击到:“陛下,你看到后面一句话吗?后面的皇帝在学你,你开了坏头。”
李世民气死了“这个乡巴佬,非要在朕高兴的时候打击朕。还有这后人,好的不学学坏的,怎么不学学朕治国啊。”
李治:“耶耶是最好的耶耶。”武媚娘知道李治有个恋父脑。玩笑道:“陛下,你说,太宗陛下知道我们的事会怎么样。”李治有些心虚“耶耶得气死。”
【他望父成龙,说服父亲起兵,开创大唐王朝,他战功赫赫,打下半壁江山。还收天下英才为已用,】
(渭水之盟是李二一生的耻辱这要换了宋朝得当一辈子的荣耀)
(没几年就报仇了主打一个君子报仇十年太晚[看])
(二凤可不是车神或者能厚着脸封禅泰山,按理说二凤绝对有资格,宋封禅完了,忽必烈,朱元璋,朱棣,康熙,乾隆都不去了[看][看][看])
(幸好二凤没去,自从宋真宗去了之后,泰山都脏了。后面的皇帝都不屑去。)
隋朝,杨坚看着天幕“看来唐国公这个儿子很果断,有气魄。”
刚刚封禅回来的祖龙:“泰山怎么了,朕的泰山怎么了。”
刘彻、刘秀、李治等去过泰山封禅的皇帝气的半死。
李世民这时候有些庆幸“还好当时听劝,没去。”
宋朝,赵匡胤“这后代到底干了多少蠢事。”
朱元璋、朱棣、康熙、乾隆知道这件事的皇帝一脸嫌弃。
【他内候文治,外拓疆土,开创贞观之治,具有龙凤之姿,天日速身为大唐太尉,司徒,尚书令、益州道刑台尚书令,陕东道大邢台尚书令,亦是雍州牧,凉州总管,统领左右武候大将军,领卫大将军,】
【他就是上柱国秦王,天策上将,天可汗。帝王排名三的千古一帝、后世帝王的楷模——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后人称二凤,哭包皇帝】
(文皇帝是最高谥号,经天纬地为文。)
(我甚至认为玄武门都不是他的污点,这是中国史上最著名的夺嫡事件,反而给他的一生增加了传奇色彩)
(我觉得魏征死后李世民的做法算黑点了)
(生气推了功德碑。咋黑点[尬笑]不是重新装修了?)
李世民看着后世人根本不在意他是如何上位的。心里那些愧疚感也有一丝减少。
长孙皇后知道陛下心里一直在意那件事,安慰的说“陛下,我看那后世最在意的是百姓,只要陛下一心为民。就是最好的皇帝。”
魏征这时候幽幽的看向李世民,李世民尴尬一笑“这是我后世干的,不是我。我这不是又给你修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