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死谏记实录百度 > 第70章 和亲送行(第1页)

第70章 和亲送行(第1页)

使者归国日,公主出嫁时。

皇帝嫁女儿,哪怕是和亲,也是举全国之物力。皇城之内,家家张灯结彩,户户红绸做饰。大绥自高祖皇帝李锦州建国以来,和亲之事便少之又少。哪怕国事艰难动荡,如肃和公主摄政时期,也从未有嫁公主以求太平之事。故而百姓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和亲都不赞同。

或许大绥唯一为此高兴并满含期待的,就是皇帝李叡了。

李奕河大清早便被唤起床来,梳洗打扮,换上了一身嫁衣。她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在脂粉下愈发容貌昳丽,可眉宇间的忧愁苦闷和担忧却丝毫不减。

她抬手,轻轻按在了胸口。冰冷的珠饰微微硌手,李奕河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要怕,二哥一定会来救她的。

什么责任,什么家国,什么黎民百姓。那些都离她太遥远了。李奕河只知道,如果自己真的嫁过去,面对的是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头子,还有如狼似虎的异域人。那会叫她生不如死。

门外传来宫人庄严的声音,一字一句都像是针扎在李奕河的心尖上。

“吉时已到,公主上轿——”

大殿的门推开,馨瑜、陆青容为首的陪嫁女子鱼贯而入,嬷嬷拿着喜帕笑盈盈地上前来:“公主,该上轿了。”

说罢,一方喜帕兜头覆盖而来,视野便变成了殷红一片,眼前的路,连带着未来也茫然不可见。

却说今日皇帝嫁女,轰动王都,皇宫里的诸位也在送嫁的行列之中。

墙子和叶秉烛紧跟着队伍,前往送嫁观礼。皇帝会亲自将奕河公主送出午门,之后的道路,便应当由公主自己来走了。

众人在午门之下的广场等候良久,终于见一顶华丽繁复的花轿被抬了出来。这花轿上珠翠装饰奢华不已,共需八人一同抬轿。轿子两边是垂手而行的陪嫁宫女,有人脸上难掩哀戚,有人面无人色。唯有行在最前头的陆青容神色平夷,甚至隐有喜色。而绯红的垂帘之下,端端正正坐着的便是待嫁的奕河公主。

午门便是皇宫的最后一道大门,午门之外也挤满了观礼的百姓。他们大多数人其实对于和亲并没有太多感触,只是这样天大的热闹,总要上前去凑一凑的。

华丽的花轿最后停放在午门广场正中,所有人都等待着大绥最尊贵的男人现身来送他的女儿最后一程。

如果没有意外,这或许也是父女俩此生的最后一面。

墙子身着绿色的太监服制,跟在叶秉烛身后,道:“嫁人不应该欢喜吗?怎么大家都哭丧着脸?”

叶秉烛身旁是学苑的几位夫子,大多是老学究,将家国颜面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要重要。如今公主远赴北戎和亲,在他们看来,是有失国威。

叶秉烛示意墙子低声些,道:“这不是寻常女子出嫁,夫家也不是寻常人家。等回去之后,我再慢慢说与你听。”

墙子听到那句“回去之后”,心头生出几分欢喜期待来。他都能想象到叶秉烛一本正经,像个小夫子一样的场景。

叶秉烛转过头,目光与身旁的漠渎对上,对方对他讨好地笑了笑,叶秉烛却只是略一颔首,生疏地别开目光。

他总觉得怪异。

学苑里的学子们,本应该与夫子站在一处观礼。可那些学子,尤其是与李奕璋平日里交好的拥趸,此时却不见踪影。若说他们如岳凛一样,与自己回京的亲眷在一处,可却也不尽然。

吉时将至,即将归国的漠瀚王子骑在高头大马上,领队而来。他身后是同样御马而行的池安。

漠瀚看了一眼花轿,透过朦朦胧胧的红色纱幔,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人,志得意满地轻笑了一声。

他身上是暗褐色的长袍,外绣金色的云纹,浑身天潢贵胄的气质,绝不输大绥皇室。

漠渎想了想,鼓起勇气上前去,仰头瞧着自己的长兄:“大王兄……”

漠瀚垂下眼,只睨了一眼漠渎,便如触碰到了什么晦气恶心的东西一般,双腿夹马腹,让马儿退了几步。

“七弟,大绥温暖宜人,风水绝佳,你且多将养几年。等到北戎也遍开南方之花,我们再接你回北戎。”

此话一出,两侧的臣子无一不变色!

北戎苦寒,如何能开南方的花?他明摆着是图谋大绥疆域,想要将南方土地收入囊中!

而漠渎则苦笑一声,点点头,眼中泪花转了转,湿润着一双如狼崽子一般的眼睛:“那祝大王兄一路顺风,无阻无忧!”

“借七弟吉言了。”

兄弟二人貌合神离地扯了几句,漠渎刚退下,那头皇帝的仪仗才姗姗来到。

为首的自然是徐嵘,其后是仪仗宫女,道士,最后才是优哉游哉地迈着四方步来的李叡。

墙子一眼便看到了随行之人中有他的兄长袁引,对方正垂着眼睛恭敬地侍立在皇帝身边。

待到众人肃静,使者也翻身下马,徐嵘手持明黄色的御旨卷轴,抖开朗声念了起来,内容无非是宣扬大绥国威,望公主出使能带来两国和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