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儿,一向沉稳老练的王文语气也不由得变得激动起来,声音微微颤抖着,“据我所知,第一批被迫离开湖广会馆前往那个地方的学子们今天早上就已经被‘请’走。”
听完这话后,陈循皱紧眉头继续追问:
“那么在这过程中,那些锦衣卫是不是真的用了强硬手段对付他们?”
“至少从表面上看并没有任何暴力行为发生。
然而,”王文叹了口气,神情变得更加凝重,“只要稍有常识的人都明白,当象征着皇权威力的锦衣卫出现在你面前时,即便是最桀骜不驯的年轻人也不敢轻易忤逆其意志吧。
因此哪怕形式上显得温和些,实际上却仍是变相地强制执行——这一切背后毫无疑问都是李承影那家伙在捣鬼!”
“你准备参他?”
陈循的面色平静得仿佛深秋的湖面,没有丝毫波动。
他的双眼透着一种难以捉摸的神色,他知道王文这个一向小心翼翼的人绝不会主动挑起这样的麻烦。
这对于想要跻身内阁的王文来说,无异于在刀尖上行走——这不仅意味着和李承影正面碰撞,甚至还会触怒皇上。
一旦陷入这样的政治漩涡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前功尽弃,而王文当然不愿让自己的仕途毁在这种风险巨大的事情上。
“那倒不是,下官只是觉得他们如此行事,有些违背之前达成的约定。
故此特地前来与陈相您商讨一番。”
王文果然谨慎地避开了可能引发纷争的话题,话语中满是对上级的尊敬和自身的考量。
陈循轻轻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了不远处的一群举子:
“既然他们并没有采取强制手段,而是举子们自愿前往参与这件事……”说到此处,陈循停顿了一下,眼神中闪过无奈与复杂,“那么即便是我二人想要以此为由弹劾对方,怕也是师出无名啊。
不过你也别松懈了监视工作,若发现有任何风吹草动,请尽快告知于我。”
此时此刻,面对这种棘手的情况,就连素来机智果敢如陈循也感到颇为棘手,只能先选择暂时按兵不动以观其变。
“相信各位现在也都应该听说过了吧,关于我和陈循之间所进行的那一场豪赌……是的,正如外界流传般不假。”
当着百余名翘首以盼等待下一步指示的举子们的面,陈循缓缓开口,字句间充满坚定。
“无论是从坊间传闻听闻此事,还是另有其他渠道获取信息来源,今天,在此我想正式向大家宣布:
这个赌约千真万确,不容置疑。”
随着这几句话落下,在场每个人心中都不由泛起了或兴奋、或担忧乃至更加微妙的情绪变化。
“名单我已经亲自交给了陈循,但为了确保整个选拔过程的公平性,同时也向各位表达我的歉意,我决定采用这样一种鱼目混珠的方式来进行测试。
你们当中确实有些人已经进入了我的选择范围之内,但我还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予每个人同等的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
今天在这里,我允许大家当场写作一篇文章来参与评比。
这些文章会立刻被送到考场后面的评判席上,有包括当朝首辅曹鼐以及唯一连中三元才子商辂在内的诸多文学大家负责进行评价。
这些人不仅学问高深莫测,在诗文鉴赏方面也极具造诣,相信他们公正严谨的态度能为每一份作品提供客观而准确的意见。
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远胜于独自闭门造车或者参加某些小圈子内的文艺交流活动。”
当李承影把这番话说完之后,原本就聚精会神聆听指令的众位学子顿时沸腾了起来,现场瞬间变得喧闹异常。
要知道能够得到当今朝廷首席文官的认可和指点,简直如同获得了通往成功道路的重要通行证。
而与被誉为明代第一学霸的人物产生某种联系,更是所有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
想到自己精心撰写的文字即将出现在那样尊贵的眼帘之前,并有可能得到宝贵的意见,大家都兴奋得难以自制,早先因不明所以被选中时心中所存的不满情绪早已烟消云散。
至于李先生提及的那个与陈循之间存在的秘密协议,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并无太大干系,此刻他们满心关注的是如何抓住眼前这个展示自我的绝好时机。
很快,一百多举子被分散开来,他们一个个神情紧张而严肃,有的甚至被单独安排在一个小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