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信郡王自已也猜测,恐怕是父皇脾胃不和,才会导致上吐下泻,反应如此严重。
但他不会直白戳穿,只会以身试毒,佐证自已的猜测。
加上康亲王极力喊冤,老皇帝也是认真思考过后,决定把此事含糊放过。
不放过也不行,事实上事情闹的太大,牵连了许多家族,老皇帝不能坐视不理。
平静才是重要的。
最终,老皇帝同意了信郡王的提议,暂且搁置此事。剩下的土豆种子也交给户部处理,让他们负责种植,验证它的神奇之处。
康亲王被降了一等爵位,但被放了回去。
但对于仗义执言的信郡王,他很是感激,许下无数诺言。
同样,太子也不甘示弱,也朝着信郡王示好。如今信郡王也是两头都占了好处了。
具体怎么谋划和实施,还是另外的事,但大好的局面,已经足够他开心了。
秦令怡大致听完经过,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行,没有无辜的人受伤害,土豆也不会被搁置,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她还赢得了更多的赞誉,还在皇帝面前挂了号,皇帝特意说下次宫宴,要见见她。
若是如此,她的地位更稳固了。
无辜的人被释放,但陈家人和杨家人除外,他们是涉事者,康亲王都变康郡王了,他们也讨不了好。
虽然洗清献毒物的嫌疑,但杨家人多年建立的商业版图毁于一旦,留下一些老家的基业,混个温饱。
陈家人更惨,爵位被一撸到底,成了白身,连当年御赐的府邸都被收回了。
站在大街上的陈家人很茫然,怎么回事,怎么就流落街头了?
他们根本没做错任何事情啊!
但再茫然,也要先解决温饱问题,幸好爵位被夺,皇帝没有彻底翻脸无情,财产没被收回,陈家人还有点老底子,能够买下一座三进宅院,一家子,七八房的人都挤了进去。
这么小的院子,住了这么多的人,拥挤,碰撞,抱怨,可想而知。所有人都不甘心这样的生活状态。
一落千丈,的确难受。
陈右谆也颓废的很,他的官职再次被夺,年纪也大了,以后还要怎么振兴整个家族?难道就这么一直任由滑落?
关键时刻,陈仙羽站了出来,显示他的兄长风范。
“爹,恐怕家里以后要靠我跟几个弟弟撑起来,你送我们去学堂念书吧!科举一样可以出仕,甚至更能光耀家族!我跟弟弟们还能联手,撑起整个家!”
他认真道,“我考虑过很久,现在才说出来。战场上搏富贵更容易,但十年八年也未必能够遇上一次大捷,相反,科举三年一场,可比战场上容易多了。”
“若是再加上几个弟弟,机会也大的多,正好让我们转型为书香之家。”
陈老太爷大喊荒谬!陈家一贯都是勇武之家,怎么能够考虑什么读书,那都是软蛋考虑的事!
但陈右谆沉吟不语,事实上,他也在认真考虑这事。
良久,陈右谆点头同意了此事,送所有适龄的孩子都到学堂去,读书,科举!
这时也不必计较什么嫡系旁支,谁有天赋,谁有才学,就会得到整个家族的资源支撑。
陈家适龄子弟一共十人,都被送到京郊的登封书院上学。
登封书院算是中等书院,有很多小富之家在此读书,最适合目前陈家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