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党家山庄鸡宴 > 第七回 骑射舞大刀 乡试武举中(第1页)

第七回 骑射舞大刀 乡试武举中(第1页)

三年一度的乡试在即,殿臣加紧了应试的准备。他给自己制订了时间表,何时习文,何时练武,何时休息,都按计划进行。

他家后院有练武的各种器械,只把靶场设在野外。

天麻麻亮,全家人还都在梦乡的时候,他就起床去练功。妻子王氏心疼地说:“练功还要惜点儿力,过了头就会伤身体,身子若欠佳,又怎能把大石举起?我给你煮点参汤,等你练功回来饮用。”

东方的天空已显出了鱼肚之白,凉爽的早晨正适合练武。殿臣先练拉弓,再舞大刀,最后再举石头,由轻到重地一一练过。

骑马射箭要到野外去,靶场就设在自家的田地里。守夜的人打开城门,向殿臣问好并将其送出。他手持大弓,身背箭袋,骑马向靶场奔去。

秋闱届时而来。八月初一,杨力赶着马车送殿臣应考,路遇大雨,三天后才到长安,随后住进自家的商号。此街坊为一绸缎商租用,老板见东家来到,予以热情的招待,并让店员收拾了两间房子,连吃饭都包了。

食宿安排好以后,殿臣就到总督衙门去办入场证照。路上他碰见了几个应考的同窗,和他最要好的是南村的刘忠希,只比他大一岁,也是个屡试不中的老秀才。刘忠希伤心地说:“咱们习武之人不比学文的,年龄一过就没劲儿了,世上能有几个老黄忠!”这话也说到了殿臣的痛处。他叹了一口气说:“可不是嘛,我也是最后一次考了,考不上,就来省城经商。”

办完证照出来,他又碰见了洛村的郗方圆。郗方圆是本届的新科武秀才,年方二十八,身材魁梧,腰圆膀阔,脸方眼大,很像个武士。郗方圆见面就拱手问好,寒暄道:“党兄近好!听说你喜得贵孙,还没来得及给你贺喜,谨表歉意!”殿臣道:“哪里哪里!小小犬孙不值一提。方圆兄的体态就像抡枪舞棒的,这回一定能中。”郗方圆笑道:“多谢你的吉言,考场才能见分晓。”

殿臣回到店中,闭门看书,无事不出。

八月初七,科考正式开始。殿臣手持证件,排队进入考场。经抽签排次序,他排在前十位。

考场分内场和外场,外场考武,内场考文。先考外场。外场场地很大,周围土墙围定,还有士兵把守。场内高高的旗杆上,龙旗随风飘动。

检阅台上,总督为监临,巡抚为主考,二人威严就座。实地在场的考官有很多,均为提督、总兵等的武职官员。场内备有各种兵器和其他设施,还有供骑射用的马匹等,场面十分庄严,犹如校场练兵。

几声大锣敲响后,主考官宣布:“庚午恩科武举乡试开始!”

接着,主事人宣布考场规则,声音高亢,歇斯底里一般,简直就是吼叫。另一考官宣布考试进程:外场分三天考完,第一天考骑射,第二天考步射,第三天考弓、刀、石。

所谓骑射,就是测试马上箭法。允许骑马三趟,发箭九发,三中为合格,达不到,就会被淘汰,不能再参加下面的考项。

所以,第一天最为要紧,难度也最大。此关若过不了,后面的项目都将不能参加。当然,也不能进内场答卷了。

第一场骑射开始了。

一条笔直的马道旁设有箭靶三面,都距离马道三十五步,即十七丈五尺,使用的弓为三十力。

轮到殿臣上场了。他提着大弓,背着箭筒,一跃上马。监考人抽了马屁股一鞭,骏马奋蹄而奔。他沉着应战,弓拉箭飞,首支就中了靶,场内一片喝彩之声。他只觉得精神抖擞,信心满满,三趟下来,竟达九发五中,超过额定的标准。总督大人笑了,巡抚还伸出了大拇指。

骑射最费时间,一个时辰只能考几十个人。若考不完,有时还要占用第二天或延长一天。好不容易轮到南村的刘忠希。骑在马上的他,只见发射,不见中靶。殿臣为他捏了一把汗。最后他只中了一箭,输得还不算惨,但未及格,下场可想而知。

刘忠希下了马,只见他目光呆滞,面色蜡黄,步履蹒跚,几乎要晕倒的样子,情绪非常糟糕。殿臣急忙跑过去搀扶着他,安慰道:“想开些,别这么认真。功名咱可以不要,但不能没有好身体。快回住处休息,我给考官说一声。”

殿臣请示了考官,特许他因病离开。

第一天考完后,考生已淘汰了三到四成。

第二天考步射,就是手握大弓,边走边射。看起来好像难度小了,但箭靶离人远多了,竟改成了一百五十步。弓的硬度也增加了,由三十力改成五十力。规则也是限发九箭,三中合格。不合格者,也不能继续参考。

轮到殿臣了,他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去,拿起弓,搭上箭,边走边射,七箭射完就中了三箭,已合格。最后两箭又中了一箭,在场的人拍手叫好。

第二天考过后,又少了一批考生。

第三天考弓、刀、石,这三项综合计分。这项目主要是测臂力。当然也离不开技巧,用蛮力也不行。

所谓“弓”,就是拉硬弓,主要靠手臂的拉力。弓的硬度分为三等,从小到大,依次为八力、十力和十二力。限拉三次,满弓合格。弓的等级自选。当然,硬度等级高的得分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