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颜将吴归远和岳照琴也喊来一起商量这件事。
“华夏好诗词,可以分为海选、初赛、预赛、半决赛、决赛……让那些士子们过关斩将,挑选出最出色的诗词。每场比赛都当场作诗。做得好的进入下一轮,失败的便淘汰。”
“每一轮入围的都会有奖品、像是茶叶啊、文房四宝啊这一类的。”
吴归远建议道:“这个可以有,每三个月举办一次,上一任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则是不能参加下一轮的赛诗会,并且将作为评委,负责点评和打分。当然,评委肯定并不局限于这三人,还可以再挑选出一些。”
伍思华笑道:“秦琴在这方面很有些过人之处,我想她也可以充当评委。”
岳照琴想了想,说道:“我们还可以从百姓中挑选,想当评委的人呢可以报名参加,然后我们从中抓阄挑选出一些评委。每一轮比赛都会抓阄出一些人,这样比赛更是显得公正。”
朝颜默默给她们三个的主意点赞,微微颔首,“这几个主意都很好,都先记下了。”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更别提她们四个都是聪明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很快就捏出了一个章程。
虽然整个计划定得差不多了,她们却没有要马上举办的意思,决定等太后娘娘寿宴后再来。在这段期间内,正好可以做几手的准备。
和好友们商量好了后,朝颜有些倦了,干脆去奶奶的院子中。
顾孙氏正在看一封信。
小丫则是在地上爬着,虽然她现在走路挺稳当的,但这孩子走路稳了以后,反而喜欢用爬的。顾孙氏为此特地将这屋子都铺上了地毯,每天都要换洗新地盘,这样小丫爱怎么爬,就怎么爬。
小丫看到朝颜,眼睛亮了起来,一边喊着姐姐,一边飞快地往朝颜的方向手脚并用地爬了过来。
朝颜弯下腰,将她抱了起来,哄她说话,“小丫今天学了什么呢?”
小丫清脆地喊了起来,“一、二、三!”
别提,小丫头喊得还挺准的。别看小丫会说的话不算多,但咬字却很清晰,只是还带着小奶音。
朝颜逗她,“三后面呢?”
小丫有些茫然,然后理直气壮说道:“一!”
朝颜差点喷笑出声。向来照看小丫的奶娘今天也只教了她三个数字。
朝颜和小丫玩耍了一会儿,抬头便看到顾孙氏喜气盈腮的,不由好奇问道:“奶奶,谁寄过来的信呀?看你这么高兴的样子,难不成有好消息不成?”
顾孙氏将信件递给她,“你来看看。”
朝颜看了看信,一目十行地看过去,很快就看完了。这信件是族长顾国兴写的,上面说了一件顾家的大喜事:顾国兴在屡屡落第之后,在今年八月的秋闱中,终于成功中举,成为顾家第一位举人,真是可喜可贺!
信件的最后说了,不仅是他,里正卫华也同样中举。顾国兴的名次比卫华好一些,泰州这次中举的一共有86个举人,顾国兴排名为三十六,而卫华排名为四十五。
信件上也说了,顾国兴和卫华打算十月入京,在京城中温习诗书,顺便和进京赶考的士子们进行交流。
说实话,以顾国兴和卫华这名次,想要中进士,那可以说是不可能。进士大约是一百个举人中选取二三十个,顾国兴和卫华现在的水平,当同进士都困难。
不过看信件上,顾国兴对这样的名次十分满意。朝颜觉得他更满意的应该是压了卫华一头,也比卫华他爹当年的名次好。
她不觉有些好笑,这位族长偶尔也是挺孩子气的。
顾孙氏道:“可惜泰杰那孩子落第了呢。”
朝颜噗嗤一笑,“大伯他今年才第一次中秀才呢,哪里有那么容易中举的。在咱们那地盘上,能够在四十岁之前中举的便挺能耐了。”
毕竟泰州的文风不算特别昌盛,自打沈毅川建立山学后才好了不少,秀才和举人的数量也增加了。
顾孙氏想想顾国兴也是考了那么多次后才考上,便不觉得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