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人都常常感到时间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干许多重要的事。而鲁迅先生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每天临睡前挤出15分钟看书,假如一个中等水平的读者读一本一般性的书,每分钟能读300字,15分钟就能读4千5百字。一个月是135000字,一年的阅读量可以达到162万字。而书籍的篇幅以60000万字计,一年就可以读27本书,这个数目是可观的,远远超过了世界上人均年阅读量。然而这却并不难实现。
如果你觉得自己缺乏思考问题的空闲时间,不妨我们在休闲和娱乐时,也借鉴成功人士的有益的方法,把闲暇的时间合理地利用起来,一旦形成了习惯,就很容易很容量成功了。
4比媚愕氖奔溆屑壑
时间似乎是个很让人难以琢磨的东西,在一些人的眼里具有价值,在另一些人的眼里却没有价值。
要想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就得给自己的时间估个价,然后就依据自己的时间价值,考量自己从事某个工作可以获得的报酬。来判断做事的时间价值,看看做哪个工作更有时间价值,而后选择去做,这样你就会成为高效时间的利用者。
下面这位家庭主妇就是一个精打细算而缺乏时间观念的人:
大家都知道她是一个很节俭过日子的人,她就像我们许多的家庭主妇一样,并不知道怎样去计算时间的价值。例如,她经常花许多时间去不同的商店,只是因为那些商店在搞大拍卖,她为的只是能够自豪地说她去那里买来的纸巾便宜1元,而不计算自己开车去那些商店却多花了10元的汽油费、过路费、汽车耗损费,更不计算自己为了节省1元而多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她并没有把自己的时间价值考虑进去。
让我们再看看这位白领,她是应该怎样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的。
有一次,她到超市买东西,挑了一包奶油,有位先生建议她说“现在先别买,明天再买就可省下1元”,但她还是在道谢之后买了这包奶油——明天再回到这家超市,那么就得多花费至少20分钟的时间,而20分钟时间的价值远远超过1元。
她还说,如果我们每小时可以挣得200元,而花一个小时到打折的购物中心只能省下9元,那我们当然要考虑时间成本,不如“浪费”9元,从而赚取191元。
让我们再看看世界首富是是怎样计算时间的价值的。
比尔·盖茨很有钱,听说他掉了100美元都不会去捡,因为他说:“我弯腰去捡钱的5秒钟,就足以让我赚80万美元了,我宁愿弃卒保车,也要保全大局。”
也许,成功人士与平庸人士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前者会花5秒钟去赚钱,而后者会花5秒钟去捡掉在地上的钱。
话说回来,时间管理专家是怎样计算时间价值的呢?
我们知道,时间管理专家眼中的时间价值,也就是单位时间所产生的价值。在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价值总量(生产量、利益额等),可以用下面的这个公式表示:
价值量(V)=时间价值(Q)×时间(T)
当然,我们的工作效率会给时间(t)和时间价值(q)带来很大的影响。工作效率化,把八个小时的工作在五小时的时间里完成,我们就节约了三个小时的时间。这样,我们的工作效率就提高了很多。
当然,我们计算时间的价值,目的还在于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从“时间银行”里取用86400秒,无论我们现在是贫穷还是富有,也无论我们现在是伤心还是开心,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这笔巨大的财富,把它转化为高效率的工作,并通过高效率的工作把它转化为高质量的生活。
而实际上,我们的许多时间并没有花在工作上。
例如:有人曾经粗略地统计过一个活到73岁的人一生的时间分配情况,结果发现他只是工作了14年,睡觉却花了21年,另外,个人卫生花了7年,吃饭花了6年,旅行花了6年,排队花了6年,学习花了4年,开会花了3年,打电话花了2年,找东西花了1年,其他花了3年。
这一情况也许与我们的今后的一生的时间利用上很类似。我们一生之中的时间花在哪里?时间管理专家说,我们的一生大概可以从开启0岁到80岁为一个终结,0岁至20岁是求学期,60岁至80岁为半退休期,剩下来只有20岁至60岁的工作的40年。现在,我们就可以算一算我们一般情况下在这40年中的时间分配大致情况:
睡觉——8(小时)×365(天)×40(年)=116800(小时);
吃饭——2(小时)×365(天)×40(年)=29200(小时);
交通——2(小时)×365(天)×40(年)=29200(小时);
交谈——1(小时)×365(天)×40(年)=14600(小时);
阅读——3(小时)×365(天)×40(年)=43800(小时);
休闲——3(小时)×365(天)×40(年)=43800(小时);
卫生——1(小时)×365(天)×40(年)=14600(小时);
情绪——1(小时)×365(天)×40(年)=14600(小时)。
以上累计时间,竟然达到32年之久!原来,我们一生中工作的时间可能连8年都不到!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看轻这不到8年的时间,我们仍然可以好好管理这几年的时间,从今天就开始更加努力,高效率地把工作干好。
时间永不回头,不可能让我们重新来过。沉湎于过往的时光,只能让我们的时间更加不具价值。但是,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
接下来,就是时间管理专家关于让时间更加具备价值的一些好建议。
这些好建议包括:觉得精神很好又精力旺盛,就做最重要的工作;觉得很忙,就别翻阅期刊和杂志,并且抽出一定的时间告诉朋友自己很忙;觉得做某个工作有点厌烦,一般情况下就别强迫自己继续做;可以通过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就把事情有效率地办好,那就利用这些工具;觉得工作有趣,但却没有效率或者效益,那就去除这些工作;觉得可以早一点起床,那就试着早一点起床。如此等等。
是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有经常给自己的工作估估价的习惯,在这方面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几乎无一例外地使他们的工作更加有效率。他们的生命,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延长。
5苯谑∈奔=延长了生命
人的生命是有时限的。成功人士所到达并保持着的高度,并不是一飞就到,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在夜里辛苦地往上攀登……
诸葛亮一出祁山之初,连取三郡,屡败曹真,关中震动。魏明帝曹睿御驾亲征,率军从都城洛阳出发到西京长安坐镇,起用司马懿为平西都督,命令他调集南阳诸路人马,速到长安会合,被魏明帝革职而在宛城闲住的司马懿接到诏书,立即调集军队准备赶赴长安。忽然,金城太守申耽派人告知司马懿:孟达正在谋反。孟达原为刘备部将,因未发兵支援在荆州受困的关羽,害怕刘备治罪而降魏,领新城太守,镇守新城、金城、上庸等处。魏文帝曹丕死后,孟达深感自己不受曹睿重视,加之“朝中多人嫉妒”,便打算乘诸葛亮北伐累胜之机,起新城、金城、上庸三处兵马降蜀反魏,径取洛阳,与诸葛亮取长安的大军两相配合,以图克复中原。司马懿得到这一紧急情报,当即决定就近征讨孟达。长子司马师建议急写表章火速申奏皇帝,司马懿说:“若等圣旨,往复一月之间,事无及矣。”于是自作主张,一面派参军梁畿连夜赶往新城,传命孟达做好与司马懿同赴长安的准备,以稳住这个准备造反的将领,使其不做防备,一面传令全军向新城进发,“一日要行三日之路,如迟立斩!”梁畿先行,司马懿随后发兵,秘密倍道而进。孟达听信了先期到新城的梁畿的话,以为司马懿已去了长安,丝毫未加防范,正暗自得意“吾大事成矣”的时候,司马懿大军突然出现在城下,在作为内应的申耽等人的配合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平定了这场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