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在的女人,必须要有知识,能在知识中挖掘出自己的潜能,用自己的灵敏的直觉眼光去经营自己的一生,而且还能敢想敢做,这样的女人成功就容易得多。
1、读书让女人永远美丽
爱读书的女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风景。也许她貌不惊人,但她的美丽却是骨子里透出来的,谈吐不俗,仪态大方。爱读书的女人,她的美,不是鲜花,不是美酒,她只是一杯散发着幽幽香气的淡淡清茶。
读书和不读书的女人在一天之内是看不出来的。书对于女人的效力,也不像美容食品,滋润得好的女人,驻颜有术,失养的女人憔悴不堪。读书和不读书的女人,在3个月之内,也是看不出来的。日子要一天一天地过,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书的效力就凸显出来了。
有人说:“书,是女人最好的饰品。”因此,无论有多少个理由,作为一个现代女人,一个期待精彩人生的女人,书一定要看,而且越多越好。因为它们会使你从骨子里提升你的品位,教你如何做一个女人。
有这样一些女人,她们喜欢书。买书、读书、写书,普通的衣着,素面朝天,走在花团簇锦浓妆艳抹的女人中间,格外引入注目。是气质,是修养,是浑身流溢的书卷味,使她们与众不同。用“腹有诗书气自华”评价她们再合适不过。
读书是女人的立身之本。喜欢读书的女人,学历可能不高,但一定有文化修养、有文化修养的女人大多知书达理,处事冷静,善解人意。
因为爱读书的女人,她不管走到哪里都是—道美丽的风景。她可能貌不惊人,但她有一种内在的气质:幽雅的谈吐超凡脱俗,清丽的仪态无需修饰,那是静的凝重,动的优雅;那是坐的端庄,行的洒脱;那是天然的质朴与含蓄混合,像水一样的柔软,像风一样的迷人,像花一样的绚丽……
对于书,不同的女人会有不同的品味,不同的品味会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得到不同的效果,因而演绎出一道女人与书的风景线。有的女人,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她们比较注重思想性强、有哲理、有深度的书。书提高了她们的人生境界,使她们生活得很充实。这样的女人本身就是一本书,一本耐人寻味的好书。有的女人,读书是为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她们喜欢读唐诗宋词,读古今中外优美的散文,在悠悠哉哉的闲适中修身养性,铸就了淡泊平静的一生。这样的女人像似一首诗,清新素净得可爱。还有的女人,读书只是一种娱乐和消遣,或者只是附庸风雅,她们热衷于缠绵悱恻的言情故事和影星、歌星、名人的花边新闻。她们比较实际,有点儿俗气,好在她们沾点书的边,通晓一些事理。
女人不能把自己的读书范围局限在某一类。男人可看的书,女人都应该看,文学、军事、政治、传记、历史等。女人难道受局限还不够吗?不努力丰富自己的心灵,开阔自己的眼界,却又对男女不平等耿耿于怀,岂不荒谬。
男女平等,起点就是心灵的平等。女人确实应该什么书都要看一点。
书是改变一个人最有效的力量之一。书是带着人类从洪荒到启蒙的捷径。书籍不仅仅会教女人如何讨男人欢心,书籍更多的是教你做什么样的女人,做一个忠实于自己的理想和愿望的女人,做属于自己的女人。
书能够影响人的心灵,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一个人要想把自己打扮得可爱、漂亮或者具有吸引力,那就去读书吧。
经常读书的人,一眼就能从人群中分辨出来。特别是在为人处世上也会显得从容、得体。有人描述,经常读书的人不会乱说话,言必有据,每一个结论会通过合理的推导得出,而不是人云亦云,信口雌黄。
经常读书的人,她们做事会思考,知道怎么才能想出办法。她们智商比较高,她们能把无序而纷乱的世界理出头绪,抓住根本和要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拒绝盲目;她们做的每一步都是深思熟虑过的。这些都是平时缺乏读书的人所欠缺的。
爱读书的女人很美,爱读书的女人美得别致。她不是鲜花,不是美酒,她只是一杯散发着幽幽香气的淡淡清茶,即使不施脂粉也显得神采奕奕、风度翩翩、潇洒自如、风姿绰约,秀色可餐。
读书的女人把大多数时间用在读书上,读书对于她,是一种生命要素,是一种生存方式。与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某些漂亮女人相比,她是懂得保持生命内在美丽的智者。
书让女人变得聪慧,变得坚韧,变得成熟。使女人懂得包装外表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滋润。
知识是永恒的美容佳品,书是女人气质的华美外衣,会让女人永远美丽。罗曼·罗兰说,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
成功关键词:
读书可以修炼出永恒的美丽女人。
书让女人变得聪慧,变得坚韧,变得成熟。
爱读书的女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风景。
2、知性女人魅力无限
现代女子,当以知性为美,知性女子心性如花,雅俗共赏;品性如木,兼修内外。这样的女子,好比静栖一处的花朵,于不经意间绽放,或如兰草,娴静儒雅,幽香淡放;或如玫瑰,热情娇艳,迷人多姿。
什么是知性女子?知性女子是成熟的,理性的,智慧的,大气的。事业上,她们通常都有很好的发展,但又不同于世俗意义的女强人,她们充满知性的柔和魅力,上得厅堂,也下得厨房;感情丰富,极具女人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她们谈不上饱读诗书,但书一定是她们最好的伙伴、精神的食粮,因为这样的女子才有内涵;生活中,她们有自己的主见和态度,为人处事,面面俱到;她们懂得在这世俗的世界为自己留一片纯净的天空,快乐得像个天使,哭泣时像个孩子;她们不同于小女孩似的单纯,也不同于小女人式的狭隘;她们温柔却又不失活泼,也会偶尔小资,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尤其是那份仿佛置身世外的闲情逸致,在繁华与沧桑间更能撩人心弦。无须羞花闭月之容貌、语出惊人之博学,知性女子的美由内而外。
林徽因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女人。印度诗人泰戈尔曾为她写下过这样的诗句:“蔚蓝的天空/俯瞰苍翠的森林,他们中间/吹过一阵喟叹的清风。”
她用清新淡雅的面容,妩媚温婉的回眸,顾盼生辉的举手投足,不仅征服了男人,也征服了女人。
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在北京东城北总布胡同家中的“太太的客厅”里,结交了当时不少才华杰出的人才,不止是人文学科的学者,连许多自然科学家都对那里流连忘返。她收放自如,将女人特质随心所欲地发挥到极致。因为她身上既有人格的魅力,又有女性的吸引力,更有感知的影响力。看看她同时代的人对她的印象就可想而知。当时的《晨报》曾对林徽因有过这样的评价:“林女士态度音吐,并极佳妙。”而萧乾先生对她更是敬重仰慕至极。林徽因曾对萧乾先生说:“你是用心来写作的。”这对初次见面的萧乾先生来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一种寻到知音的感觉。
知性女人还懂得给男人空间。由于林徽因风姿绰约,许多人都向她投来爱慕的眼光。从智识上来说,林徽因对徐志摩很欣赏。徐志摩的精美词句像春天里的一缕清风给她带来满怀的温柔。但是,林徽因虽然具有浪漫气质但也不乏理性。她内心明白:爱一个人,首先需要尊重一个人,宽容一个人,要给对方留有余地。她尊重徐志摩的对人生道路和感情的选择,但是睿智的林徽因潜意识中已经意识到徐志摩身上并没有成熟男人所具备的那种沉稳庄重,相反,他追求的是浪漫,向往的是浪漫,这与现实有很大的距离。于是,林徽因选择了与自己有共同爱好的梁思成,这就是知性女人的明智。尊重别人、爱惜自己,既温柔又洒脱,使人感到轻松和愉悦。
后来,当梁思成问林徽因为什么没有选择徐志摩而选择他时,聪明的林徽因巧妙地回答道:“我想我要用一生来回答这个问题。”这句话没有那么态度鲜明,可却是一个绝妙的回答,让事实来回答,不就是最好的回答吗?没有虚饰与矫情,而只是自然流露出她的清澈和深沉,她对梁思成满腔的柔情确实让人感动。这充分体现了林徽因作为知性女人的灵性与弹性的统一。灵性是心灵的理解力,天生慧质、善解人意,怎能不令人感到无穷的韵味与魅力呢?
知性女人不单是满身灵性,她的优雅举止所表现的女性魅力一样令人赏心悦目。
1931年11月9号,林徽因在协和小礼堂给外国使节讲中国建筑艺术。她穿着珍珠白色毛衣、深咖啡色呢裙。她时尚的、得体的打扮,举手投足都显示出优雅万分。她从容地站在讲台上,开始了她才华横溢的演讲:“女士们,先生们!当你踏上一块陌生的国土的时候,建筑会以一个民族所特有的风格,讲述这个国家所特有的美的精神,它具有文化内涵,带着爱的情感,走进你的心灵。”精彩的开场白,优雅的风度立刻博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为了参加林徽因对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徐志摩不顾天气情况恶劣,毅然冒险登机,置性命于不顾。天才的诗人不幸空中遇难,林徽因的美丽将永久陪伴在徐志摩的感情世界中,他对林徽因的感情成为人们传诵的佳话。
知性女人是看重人间美好的友谊和感情的。听到徐志摩遇难的消息后,伤心过度的林徽因特意嘱咐梁思成赶去料理后事,并在自己的卧室里把梁思成拾回来的飞机残片悬挂了20多年。
如此感情细腻丰富的知性女人怎能不入见人爱。当时,逻辑学教授金岳霖也对林徽因颇为爱恋。林徽因也陷于爱情的烦恼中,但当面拒绝太伤金岳霖的心,她征求了梁思成的意见后,便去找金岳霖,将梁思成的话对他倾诉一遍,“你是自由的。如果你挑选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
金岳霖听后,认识到林徽因与梁思成之间的爱情是纯真的,便主动退出这场情感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