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讲清楚后,他对那人说:“这个事,听说过去当地有很多有名望的人出面调解过,但因不能得到双方的共同认可而没能达成协议,这次我很幸运,你也很给我面子,让我来了结这件事。我在感谢你的同时,也为自己担心,我毕竟是个外乡人,在本地人出面都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由我这个外地人完成了和解,未免会使本地的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丢面子。”
郭解进一步说:“这件事这么办,请你再帮我一次,从表面上让人以为我出面也解决不了问题,等我明天离开了此地,本地的几位绅士、侠客还会上门,你把面子给他们,算做他们完成此一美举吧,拜托了”。
人都是爱面子的,你给他一个面子,就相当于给了他一份厚礼。山不转水转,说不定哪天你办事遇到了他,他自然也会“给你面子”即使他感到很为难或不乐意。人们总是尽其权利来保护脸面。你我也一样,为了面子问题,常常会做出常理以外的事情。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请记住在表现自我的时候,要有谦谦君子的心态,学会安抚他人的,心灵,也就是说,不可以使对方产生相形见绌的感觉,要给别人一个台阶下。
曾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说有两位要好的女友,甲比较靓丽,而乙长相平平。她们一起去参加舞会,舞场上的许多男士频频与甲共舞,却在不知不觉中冷落了乙。甲下意识地感觉不妥,于是托辞身体不舒服,奉劝朋友们邀请乙,男士们尊重了奉告,乙被男士们卷入了舞池,乙“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
甲以友情为重,不想女友被忽视,于是机智的采取一种平衡手段,给乙找了一个漂亮的台阶,使乙的心灵得到抚慰,这必定会使她们的友谊更加深一层。
英格丽·褒曼在获得了两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后,又因为《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精湛演技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然而,在她领奖时,她一再称赞与她角逐最佳女配角的另一位女影星,认为真正获奖的应该是这位落选者,并由衷地说:“原谅我,我事先并没有打算获奖。”
褒曼作为获奖者,在台上没有喋喋不休地叙述自己的成就与辉煌,而是对自己的对手推崇备至,极力维护了对手落选的面子。无论谁是这位对手,都会十分感激褒曼,会认定她是倾心的朋友。一个人能在获得荣誉的时刻,如此善待竞争的对手,如此与伙伴贴心,实在是一种文明典雅的风度。
如果你的一位同事想把本应由他自己完成的工作转嫁到你的肩上,你千万要避免出自本能的拒绝:“哎呀,您的事我可干不来。”这样为使对方很没有面子。为了慎重起见,你不妨聪明一点,这样对他说:“我非常愿意帮您的忙,但事不凑巧,我手头的那份工作还没干完。以你的能力和素质完全可以胜任,不妨您先干起来,或许我还能帮您干点别的什么?譬如说,今天我要上街买东西,您不顺便带点什么吗?”
这种即有相反建议的拒绝,合情又合理,在不伤害彼此关系的情况下,又找了一个合适的台阶不至于使对方难堪,对方还能有什么好说的呢!但是若伤了人的面子,使对方下不了台,受害的最终是自己。
据历史记载,隋炀帝很有文采,但他最忌讳别人的文采比自己强。有些臣子因为犯忌,惨遭杀害。有一次,隋炀帝写了一首《燕歌行》诗,命令“文士皆和”,也就是仿照他诗的题材和一首。多数臣子皆较明智,不敢逞能,抱着应付态度,惟独著作郎王胄却不知趣,不肯屈居隋炀帝之下。后来隋炀帝便找了一个借口将王胄杀害,并念着王胄的“庭草无人随意绿”的诗句,问王胄曰:“复能作此语耶?”意思是,你还能作出这样的诗句来吗?
争强好胜,使对方下不来台,常常不会有好结果。对于明智的人来说,即使自己会做得很好,也绝不逞一时之强,干使他人面子难堪的蠢事。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每个人都有好胜心,你想联络感情,就必须处处重视对方的自尊心,也就是说,给人面子是联络感情的最好方法。在人际关系相处的过程中,有时候给别人一个漂亮的台阶,不仅解决了问题,还会赢得更好的人际关系。你的一言一行都要为对方的感受着想,学会安抚对方的心灵,不可以使对方产生相形见绌的感觉。与此同时,自己的心灵也会因此安然欣慰,而有一个极好的心情。
5.不要卖弄自己的小聪明
与人交往过程中,如果你能顺利地看透对方的本意,事情是不是就算完了呢?不,双方的斗智这时才真正开始。能透视对方的内心,只不过使你得到一种有利武器罢了,更重要的是,你要如何使用抓在手中的这把利器?如果不懂得使用的方法,只知道手拿利器乱挥乱舞,不但不能击中别人,相反的很有可能伤害到自己,因此切匆乱用这把容易伤人的利器。
三国时期,杨修在曹操手下任主簿,起初曹操很重用他,但杨修却不安分起来。
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奶酶,曹操吃了一些,就又盖好,并在盖上写了一个“哈”字,大家都弄不懂这是什么意识,杨修见了,就拿起匙子和大家分吃,并说:“这‘合’字是叫人各吃一口啊,有什么可怀疑的!”
还有一次,建造相府,才造好大门的构架,曹操亲自来察看了一下,没说话,只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杨修一见,就令工人把门造窄些。别人问为什么,他说门中加个“活”字不是“阔”吗,丞相是嫌门太大了。
总之,杨修其人,有个毛病就是不看场合,不分析别人的好恶,只管卖弄自己的聪明。当然,光是这些也还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谁想他后来重竟渐渐地搅和到曹操的家事里去了。
在封建时代,统治看者为自己选择接班人是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而那些有希望接勇臣者,也不管是兄弟还是叔侄,简直都红了眼,所以这种斗争往往是最凶残、最激烈的。但是,杨修却偏偏要不识时务地挤窍。这场危险的赌博里去,而且还忘不了时时地卖弄自己的小聪明。
长子曹坯和三子曹植都是曹操选择继承人的对象。曹操经常要试探曹坯、曹植的才干,经常拿军国大事来征询他们的意见,杨修就替曹植写了十多条答案,曹操一有问题,曹植就根据条文来回答,因为杨修是相府主簿,深知军国内情,曹植按他写的回答当然事事中的,曹操心中难免又产生怀疑。后来,曹坯买通曹植的随从,把杨修写的答案呈送给曹操,曹操气得两眼冒火,愤愤地说:匹夫安敢欺我耶!于是开始找岔子要除掉这个不知趣的家伙了。
结果,机会果然来了,建安24年(公元219年),刘备进军定军山,他的大将黄忠杀死了曹操的膀臂夏侯渊,曹操亲自率军到汉中来和刘备决战,但战事不利,要前进害怕刘备,要撤退又怕被人耻笑。一天晚上,护军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正在喝鸡汤,就顺便说了鸡肋,杨修听到以后,便又要起自己的小聪明来,居然不等上级命令,只管教随从军士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曹操知道以后,他竟说:魏王传下的口令‘鸡肋’,可鸡肋这玩艺儿,弃之可惜,食之无昧,正和我们现在的处境一样,进不能胜,退恐人笑,久驻无益,不如早退,所以才先准备起来,免得临时慌乱。曹操斗,差点把脑血管气炸,大怒理:匹夫怎敢造谣乱我军心!于是喝令刀斧推出斩首,并把首级悬挂在辗门之外,以示不听军令者。
虽然曹操事后不久果真退了兵,但平心而论,杨修之死也确实罪有应得。你想两军对垒,是何等重大之事,怎么能根据一句口令,就卖弄自己的小聪明,随便行动呢?无论有没有前面所说的那些芥蒂,单这一点也足以说明杨修其人是恃才傲物,我行我素,只相信自己,不考虑事情后果的。杨修的这段做人手腕,确实值得考虑,我们只应把他作为前车之鉴,切不可把他当成聪明楷模。
对于自信心十足,甚至有些自负的人,不要直接谈到他的计划,可以提供类似的例子,从暗中提醒他。
要阻止对方进行危及大众的事情时,需以影响名声为理由来劝阻,并且暗示他这样做对他本身的利益也有害。
想要称赞对方时,要以别人为例子,间接称赞他;要想劝谏时,也应以类似的方法,间接进行劝阻。
对方如果是颇有自信的人,就不要对他的能力加以批评;对于自认有果断力的人,不要指摘他所做的错误判断,以免造成对方恼羞成怒;对于自夸计谋巧妙的人,不要点破他的破绽,以免对方痛苦难过。
说话时考虑对方的立场,在避免刺激对方的情况下发表个人的学识和辩才,对方就会比较高兴地接受你的意见。
不用多说大家也会知道,以上的进谏方法,适合于下级对上级,也可似适用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如果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替他考虑分析的话,那么你就可以真正取得对方的信任。
总而言之,当自己看穿对方心意之后,千万不要露出破绽,装做不知道,让一切计划进行得很自然,这样才能使自己保全性命。
齐国一位名叫隐斯弥的官员,住宅正巧和齐国权贵田常的官邸相邻。田常为人深具野心,后来欺君叛国,挟持君王,自任宰相执掌大权。陈斯弥虽然怀疑田常居心医测,不过依然保持常态,丝毫不露声色。
有一天,陈斯弥前往田常府第进行礼节性的拜访,以表示敬意。田常依照常礼接待他之后,破例带他到邸中的高楼上观赏风光。隐斯弥站在高楼上向四面瞧望,东、西、北三面的景致都能够一览无遗,唯独南面视线被眼隐斯弥院中的大树所阻碍,于是隐斯弥明白了田常带他上高楼的用意。
隐斯弥回到家中,立刻命人砍掉那棵阻碍视线的大树。
正当工人开始砍伐大树的时候,隐斯弥突又命令工人立刻停止砍树。家人感觉奇怪,于是请问究竟。隙斯弥回答道:俗话说‘知渊中鱼者不祥,意思就是能看透别人的秘密,并不是好事。现在田常正在图谋大事,就怕别人看穿他的意图,如果我按照田常的暗示,砍掉那棵树,只会让田常感觉我机智过人,对我自身的安危有害而无益。不砍树的话,他顶多对我有些埋怨,嫌我不能善解人意,但还不致招来杀身大祸,所以,我还是装着不明不白,以求保全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