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销售人员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 第三章(第1页)

第三章(第1页)

第堂课不要被“潜规则”

经常被“潜规则”的原因分析

未能满足客户特殊需求

人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往往会捎带上不大不小、可有可无的额外需求,比如有的人成条购买香烟时会要求店主赠送一个打火机。许多大客户也是如此。他们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也会捎带上一些不大不小的额外需求,比如“我早就想去××旅游,但一直未能成行”,“我的女儿非常喜欢×××(歌星),但他的演唱会门票非常难搞到”,“我有个朋友非常羡慕你们的工作……”,等等。

这里,并不是提倡“灰色营销”,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我们没有对客户的这些需求作出反应,就给了竞争对手机会,结果就是我们莫名其妙地被“潜规则”——本来谈得好好的,但客户却选择了竞争对手。

不经意的言语伤害了客户

实践中,许多销售人员在言语上不注意,常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客户,却不自知。例如,某IT公司销售人员拜访一位客户,这位销售人员问客户:“什么时候讨论我们的产品啊?”客户说:“要下个月。”销售人员说:“这么久呀,能不能这个月就讨论呢?”客户说:“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愿意什么时候讨论就什么时候讨论!”销售人员并不气馁,又谈起了别的话题:“某某客户已经与我们合作了,你们也应该与我们合作。”客户说:“某某客户是个小公司,我们是大公司,请你不要用小公司与我们比较!”

也许你会说这是新手们常犯的毛病,那么笔者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某销售经理请客户甲吃饭,由于客户甲与客户乙关系很好,于是一起邀来吃饭。席间,这位销售经理夸夸其谈,说他们公司多大多大,他本人多有本事,如何会做生意等等。客户乙属于那种爱较真的性情中人,当销售经理说道“没有我搞不定的客户”时,客户乙一拍桌子,指着销售经理说道:“如果这样说我,你就搞不定!”果然,到现在这位销售经理也没有搞定客户乙。这位销售经理不是没能力,但讲话太不注意,结果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不会来事,不懂得变通

人的思维方式,常常出现两大定势:一是直线型,不会拐弯抹角,不会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二是复制型思维,常以过去的经验作为参照,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两种思维通俗点来说,就是不会变通。一些不成功的销售人员有一个共性,就是不会变通。比如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客户问:“你看能不能先发货,后打款?”有的销售人员会义正词严地回答:“不行,我们公司有规定,必须先打款,再发货。”或者,客户要求不付定金,直接发货,货到后全部结清,销售人员又是回答“不行,公司有规定……”结果,客户很恼火,不跟你谈了。

这些销售人员常因此抱怨,你看人家政策多好,你看人家经理多好,你看人家客户多好,你看人家公司多好,等等。他们不从自身上找原因,却赖起了公司。他们没有想过,同样的情况,为什么公司其他同事能有很好的业绩,而自己却不行。他们不明白,这不是产品和公司政策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退一步讲,如果公司的产品很好,价格很低,渠道完善,经销商配合默契,产品供不应求,那么企业要销售人员干什么?销售人员就是在市场上执行公司的政策,为企业创造价值,为企业解决销售环节中的问题的人。

避免被“潜规则”的方法

熟悉销售雷区,决不步入

盲目乐观、步入雷区而不自知,是被“潜规则”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谓销售雷区,没有标准答案,你只要想想,别人向你推销产品的时候,他的哪些言语、行为令你十分厌烦,它们就是雷区。以下是众多销售精英总结的销售雷区,供大家参考。

忘记客户的姓名。忘记客户的名字,就是对客户的不重视、不尊重,既然你不尊重客户,那客户潜规则你也是应该的。

搞错客户的职务。比起记不起客户名字,更糟的恐怕是搞错客户的职务。这看起是一件小事,却可能影响整个交易。

握手不适度、不大方。在与客户相处时,经常要握手,以示欢迎、祝贺、感谢、欢送、合作之意。握手虽是一个小动作,却有很多讲究,比如,地位高的人先伸手;与女士握手,应该是女士先伸手;掌手向上,表示谦恭,等等。这些礼仪相关书籍中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具体介绍。

不会察言观色。与客户洽谈时要观察对方的表情、态度、举止和所处的环境,做到适宜、适时调整、适可而止。

不够耐心和细致。销售过程中,耐心是客户非常重视的一点,急躁的心态只会把客户吓跑,或是让客户产生抵触情绪。

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客户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购买,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原因而购买。你若是想和客户合作,就要考虑一下:他的买点,他的私人需求是什么?精明的销售人员都知道,做生意,首先考虑的不是赚取金钱,而是获得人心。

安浩和同事一起去拜访客户,客户说话一直很小心,因为他要对其中一些细节问题再想想,再看看行情。

安浩进入客户办公室后没怎么说话,他看了看客户桌子上的照片(全家照),背景是人民大剧院,照片上孩子手里拿着一张某舞剧团的演出海报,全家人笑得很开心。拜访结束后,安浩马上到人民大剧院去看最近有什么好的舞剧上演。真让他遇上了,再过三天就有一个爱尔兰剧团要来表演,于是他定了三张票送到客户手中。

再次拜访客户时,是演出结束后,客户显得很开心,桌上的照片换了,背景变成了爱尔兰剧团的海报,全家人还是笑得那么开心。以后的事情很顺利,客户对比后发现只有一家公司与安浩的公司差不多,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安浩的公司。

为客户着想,以心换心

很多销售人员在推销产品或服务时,从不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这种只想把东西卖出去,赚到钱的心态是要不得的。

有一位销售培训师说:“能够把冰箱卖给爱斯基摩人的推销员不是一个好的推销员。因为这个爱斯基摩人在发觉上当后就再也不愿见到他了,推销员也不大可能再回到那里卖其他任何东西了,因为别人已对他失去了信任。”

积极主动地为客户着想,以诚相待、以心换心,是销售人员对待客户的基本原则,也是销售人员成功的基本要素。如此,就是客户想潜规则你,他也不忍心呀!

实战范例

销售也无外乎人情

菁菁是某广告公司的销售代表,某大型连锁超市有几家分店开业,需要投放大量的广告。为此,菁菁前去拜访该超市的企划部经理。

当她被带到经理的办公室时,一位中年妇女进门告诉经理:“对不起,我到处都找不到你要找的那套书。”看到菁菁进来,经理微笑着向她解释说:“我的儿子最近迷恋一部欧美的动画片,一直央求我给他买一套同名的漫画书。”

菁菁向经理表明了来意,向他提供了多套方案,所给出的优惠条件也十分诱人,然而,经理似乎没有任何兴趣。好不容易争取到的一次拜访机会就这样以失败告终了。

如何争取第二次拜访机会呢?菁菁一点儿辙也没有。她想起了经理给儿子买漫画书的事,猛然想到:自己不是正好有一个朋友在新华书店做采购员吗?她马上打电话给经理,告诉他自己正好有个朋友在书店工作,也许可以帮他找到那套书。经理很是开心,和她在电话里聊了好大一会儿,最后告诉菁菁:“如果能找到那套书,我那小子肯定会很高兴的。不过,那套书比较难找,实在找不到就算了。”

在朋友的帮助下,菁菁找到了那套书。没过多久,菁菁便拿到了第一笔价值10万元广告的单子。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销售也无外乎人情。如果你让客户欠你人情,那么他怎么好意思拒绝你的产品。

满足客户的买点和卖点

一个人只要买东西,就有买点和卖点。所谓买点,就是“自己非常在意和希望获得的任何东西”,是从私的角度来讲的。卖点,就是大家认可的观点或东西。买点利益要讲透,卖点要让客户得到公众的承认和支持。这样说很晦涩,我们来看个案例,然后再分析一下,就明白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