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孙子兵法讲读 > 第6章 任人择势争取指挥主动权兵势篇(第2页)

第6章 任人择势争取指挥主动权兵势篇(第2页)

“那太可惜了。”威尔逊说,“你想想看,如果在城市的主干线延伸后的黄金地带盖上一座公寓,住进一些三教九流的人物,对这个都市不是一种羞辱吗?我想,我要做的事,应当是既对得起自己,又对公众有益的事。”

没过多久,威尔逊终于在这个地方创办了著名的假日旅馆。

在威尔逊看来,住惯了高楼大厦,吃腻了加工食品的城市居民们,大都有厌烦都市生活的心理,因此他们乐于在节假日期间回到大自然怀抱中,呼吸一些新鲜空气,一面观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一面在这青山绿水之间放松自己疲惫的身心。

然而,在威尔逊的假日饭店中,他为人们所提供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地道的农庄建筑,再加上农家生产的蔬菜、瓜果等食品,都为久居都市的人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因此,威尔逊的假日饭店一诞生,就受到了人们热烈的欢迎,很快,威尔逊首创的这家假日饭店就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也为他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威尔逊也实现了他自己的诺言,既方便了他人,又为自己带来了利润。

可见,“奇正之术”运用到商业上,立刻就会成为企业家们制胜的法宝。出奇的产品、出奇的广告、出奇的销售方针、出奇的管理措施都是企业家们获取成功的拿手好戏。

另外,“出奇”不但是军事和商业上制胜的法宝,在现实生活中的其他领域,也常常可以起到通常方法所达不到的效果。生活中,人们总是对一些司空见惯的事见怪不怪,习以为常。这时若能打破常规,换一种思路,则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

唐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10万叛军攻占了都城长安,皇帝唐玄宗逃往成都。唐朝真源县县令张巡没有临阵逃脱,而是去攻打真源县附近的雍丘(今河南杞县)县城,因为雍丘县令令狐潮投降了安禄山。张巡占领了雍丘,却被令狐潮的叛军重重包围了。

张巡身穿盔甲,在雍丘城的城头上仔细巡视。城中只有千余守卒,而城下却有4万敌军。雍丘十万火急!张巡身为唐朝臣子,他誓与朝廷共存亡。

血战了两个多月,雍丘的城墙虽然有些破损,站在城头上的守军一个个眼窝深陷,布满血丝,但他们都抱着拼死一战的决心。

张巡巡视了一番后,了解到大家手中的箭都差不多用完了,这对守城是不利的。他正在冥思苦想时,忽然看见一个不肯下火线的伤兵坐在一个稻草捆上休息,他盯着稻草看了一阵,忽然有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主意。

明月当空,朦胧的月光安抚着战后的大地。夜,一片宁静。叛将令狐潮睡得正熟,忽然一个部将把他叫醒了:“报告,雍丘城头上有情况!”

听到报告,令狐潮马上披衣而起,借着月光向城头望去,果然隐隐约约看见静悄悄的城墙上,有无数身穿黑衣的士兵从城头上沿着绳索滑下城墙。

令狐潮认为是张巡想来袭营,于是下令弓箭手对准黑影万箭齐发。射了好久好久,黑影终于全掉到了地上,令狐潮正要命令停止射箭,却见那黑影复又起身,纷纷往上爬,令狐潮忙又命令弓箭手继续将他们一顿乱箭。这样一直折腾到天蒙蒙亮,令狐潮才看清,吊上城头的“士兵”原来是一个个身穿黑衣的稻草人。

就这样,张巡用“草人借箭”之计,白白赚了令狐潮几十万支箭。

过了几天后,又是月夜,张巡把500勇士缒下城去。令狐潮的哨兵这回以为又是“草人”,不再去报告主将。谁知那500勇士下得城后,匍匐着摸到敌营,一通偷袭,杀死叛军无数。令狐潮慌乱之中已顾不得部队,自己先逃跑了。部下也跟着逃到十多里之外。

杀退令狐潮叛军的第二年,张巡进驻睢阳城(今河南商丘南),援助睢阳太守许远。

城下是安禄山的另一员大将尹子奇。他率领13万大军兵临城下。睢阳太守许远召集张巡和将军南霁云等商议对策。他说:“诸位,城中的粮草、弓箭已不多了,只有火速杀退叛军,才能解睢阳之围。可是,敌人的兵力是我们的几十倍,他们即使不攻城,也能把我们困死啊!”

张巡提议说:“太守大人,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我们只要杀死尹子奇,让他们群龙无首,就是最好的退兵之计。”

神箭手南霁云接着说:“只要我们接近敌营,认出尹子奇,就能射中他!可是我们谁也不认识尹子奇,怎么办呢?”

张巡沉思片刻,说:“我有一计。”

这天夜间,睢阳城里响起阵阵战鼓,城外的叛军以为张巡要出城突击,于是通宵达旦准备还击。可是到了凌晨,鼓声停止了,也没见一人出城。城外尹子奇的哨兵在搭起的飞楼上察看城中动静,只见城楼上一个人影也没有。尹子奇听到报告后,就命令部下继续回去睡觉。

当他们睡得正香时,张巡和南霁云十几个将领,各带数十人,突然打开城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直冲到尹子奇的营寨之中。叛军营中顿时大乱,数千士兵在混乱中被杀死。

这时,张巡和南霁云等已经接近了叛军主帅营前,尹子奇和几个部将带领附近一些军营的士兵与他们展开了厮杀。谁是尹子奇呢?南霁云拉开弓箭,在搜索目标。旁边张巡已指挥其他将领射出一支支“箭”,这是用青蒿削尖后做成的,轻飘飘的,射不远,即使射到身上也伤不了人,只有射到人的脸部才有些作用。

尹子奇的部下见对方射来的箭没什么杀伤力,拾起箭一看,原来是“青蒿箭”,忙跑到尹子奇跟前报告这一重要情况。尹子奇想:原来睢阳城里没箭了。正在狂喜之际,南霁云这时已判断出谁是尹子奇了,搭上真正的利箭,“嗖”地一声射将过去,正中尹子奇的左眼。尹子奇“啊呀”一声,跌下马来,立即昏死过去。趁叛军混乱不堪之时,张巡等一齐掩杀过去,直杀得叛军血流成河。尹子奇受了重伤,无心再战,只得下令撤军。

◎奇正相生,变化无穷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孙子兵法·兵势篇》

战争中的用兵方法、作战态势不过“奇”与“正”两种战势,而“奇”与“正”的变化,却是不可穷尽的。“奇”与“正”相互转化,相互依存,交互而生,就像沿着圆环行进一样,没有人能找到其终极点。

精读

兵贵用奇,奇由正生,无正难以求奇。因为作战只有正兵而无奇兵,阵势虽严整,却不能对敌发动突然袭击,因而无法直接取胜;只有奇兵而无正兵,攻势虽很凌厉,而无可作依靠的钳制力量,也难以战胜敌人。在广阔的战场上,尽管奇正的变化“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但其立脚之处都是以我之“奇”击敌之“虚”,以我之“正”对敌之“实”。然而军事家对奇、正之具体运用,却千变万化,奥妙无穷。孙子所谓“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正是此意。所以,唯有善出奇击虚者,才算真正领悟奇正变化的要旨。

“正”“奇”是相对而言。二者既互相配合,而且还往往相互转化。例如战术上,通常认为正面攻击为“正”,侧翼迂回为“奇”。可是,当战斗形势发生变化后,有时侧后迂回的部队转为正面进攻,而正面进攻的部队转为侧面迂回,也是有的。所以,善用兵者以奇为正,以正为奇,都是常有的事。必须知道“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道理,常能正确地使用兵力和灵活地变换战术,进而克敌制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