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幸福是一种心情作文 > 第3章 学会善待幸福无处不在(第1页)

第3章 学会善待幸福无处不在(第1页)

生命原是一个危险的旅程,当我们跨出生的一步,也同时迈向死亡。意外、疾病,随时都可能夺去我们的生命,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使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变得绚丽呢?善待生命,生命就将幻化为七色燃烧的彩虹。

残缺也是一种美

人生不是一盘棋,如果走错一步就会痛失全局。人生比较像足球赛,即使最强的队也会在比赛中失手,即使最差的队也有扬眉吐气的一天。

我们的目标是获得多于失去。

我们都在寻求完美,可是完美空间是什么呢?

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有个圆被切去了很大一块三角,它想让自己恢复完整,没有任何残缺,于是四处寻觅失落的部分。因为它残缺不全,只能慢慢滚动,所以能在路上欣赏野花,能和毛毛虫聊天,享受阳光。它找到各种不同的碎片,但都不合适,所以只能把它们留在路边,继续往前寻找。

有一天,这残缺的圆找到了一块非常合适的碎片,开心得很。把它胡乱地拼上,开始滚动。现在它是完整的圆了,能滚得很快。但它却发觉因为滚动太快,看到的世界好像完全不同,于是它停止了滚动,把补上的碎片丢在路旁,又慢慢地滚走了。

人往往在有所失去的时候,特别盼望能够回复完整。其实,心中满怀希望和期待并不糟,它会让你懂得珍惜和感恩,使你受益一生。

能认识到自己有种种遗憾,勇于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坦然的人,可以说是完整的。

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能如残缺之圆继续在人生之途滚动并细尝沿途滋味,就能达到完整。这就是生命所能赋予我们的:不求事事如愿,但求问心无愧。

古语云:甘瓜苦蒂,物不全美。从理念上讲,人们大都承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正如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一样,也不存在神通广大的完人。在认识自我、看待别人的具体问题上,许多人仍然习惯于追求完美,求全责备,对自己要求样样都是,对别人也全面衡量。

难道那些伟人、名人果真那么十全十美、无可挑剔吗?绝非如此。任何人总有其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有过一千多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但他在晚年却固执地反对交流输电,一味主张直流输电。

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创造了生动而深刻的喜剧形象,但他却极力反对有声电影。

人是可以认识自己、把握自我的,人的自信不仅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和价值,同时也认识到自己有缺点和毛病。我们不苛求完美,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两重性是不易改变的。所以,我们应当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和感觉,我知道自己的长处、优点,也知道自己的短处、缺点,我深知自己的潜能和心愿,也看到自己的困难和局限。人类永远具有灵与肉、好与坏、真与伪、绚烂与孤独、坚定与犹疑等等两重性。

自我容纳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自己,也能正确理解和看待别人的两重性,这样就会抛弃骄傲自大、清高孤僻、鲁莽草率之类导致失败的弱点。我们以这种自我认识、相互包容的观念意识付诸行动,就能从自身条件不足和不利环境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不必藏拙,不怕露怯。即使明知在某方面不如别人,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事,也会果敢行动,我行我素。因为任何一个人只有经过跌跌撞撞,爬起来再来,才能学会诸多本领和技能。

任何人都有缺点和弱点,任何人也都有无知无能方面,只不过表现在不同的事情上而已。因而,人人在自我表现和与人交际中都会有“出丑”的表现。有些人由于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缺点,拿出勇气,去革新和突破自己,所以,他们情愿不做事、不讲话、不交际,也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在灯光灿烂、乐曲悠扬的宴会厅里,他们很想站起来跳舞,可是怕别人笑话自己舞技拙劣,宁愿做一晚上的看客。跳得好的人越多,观众越多,他们就越鼓不起勇气。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写道:倘要所有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最多是形成一个平庸的组织。所谓“样样都是”,必然“一无是处”。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往往也越明显,有高峰必有深谷。

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与人类现有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汇集相比,任何伟大的天才都不及格。一位经营者如果只能见人之所短而不能见人之所长,从而刻意于挑其短而不是着眼于其长,这样的经营者本身就是弱者。有些人,搞不清楚为什么要放弃完美。因为不追求完美将达不到理想的目标,这只是一种惯性思维,而事实上,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有放弃完美,才能树立起自信自爱的意识,才能真正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价值、选择和追求。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与浪费金钱相比,浪费宝贵的体力和精力更为可惜。因为浪费了体力和精力,等于丧失了努力的机会,无异于慢性自杀。

工作的效能是获得成功的一大要素,而体力和精力都是增进工作效能的资本,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千万不要轻易浪费。

有些人很谨慎地保护家里的钢琴,使得钢琴音律很准。但是,他们却从不肯费些精力去保护他们自己的身体,使身体的各个部分不致损坏。如果他们身体这部活的乐器已经从根本上被损坏,他们又想靠这部活的乐器来弹奏人生的大乐章,则他们所能发出的往往就只是混乱不堪的杂音。

人生的第一要事,就是要发展自己的力量,保持自己的精力,维持自己的健康,为将来可能出现的一切事情作好充分的准备,这是每一个人的神圣职责。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青年,终日为着平凡的工作而劳碌。以他们的才能,的确能做成大事,但是实际上为何干着这种平凡琐碎的工作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旺盛的生命力和充沛的精力,这样就难以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无法在成功的阶梯上继续迈进。

一个人要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第一个条件便是自尊。“一个人心中怎样想他自己,他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一个人心里的一切意念,都可由他的身体表达出来。如果立志要做个非同寻常的人,那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就不能再有卑微怯懦的表现。

在各行各业中,处处可以看到一些雇员,过着一种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生活,可以说他们生活在错误里,有人还流露出卑鄙的思想、沾染了种种恶习,实际上在他们的身体里充满着有害的细胞,难怪终其一生表现不出伟大的力量来。

有些人平时把体力和精力白白地浪费,等到有利的机会来临时,他们往往又缺少勇气和自信力,只是表现出颤栗、怀疑和胆怯,这是导致失败的直接原因。

只有少数人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他们像保护一部无价的机器一样保护自己的身体。

在人体中,消化器官的作用在于供给全身动力,但好多人无法使自己的消化器官正常工作。很多的消化力,都费在消化各种不是身体必需的食物上;另外有一些人,不吃富有营养的食物,因此面黄肌瘦,好似不得饱食的饥民。

还有好多人操劳过度,由于终日忙碌,竟然连休息和娱乐的机会也没有,这对于身体无疑是有害的。

一个有才能的人如果不能使其才能发挥出来,这才能就会失去意义。而有了才能又要使之充分发挥,一定得有充足的精力、强健的体力。如果身体羸弱、精神疲惫,那么便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才能。

有些作家的作品淡而无味,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这往往是由于作者的身体赢弱、精神萎靡。一个传教士在讲道时不能获得听众的注意,也因为他措辞缺少力量和生气,究其原因,也是由于他缺乏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一个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能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也很可能是因为他缺乏勃勃生机和热忱。一个人的精力衰败、体力羸弱,这都是平日不善保重身体的缘故。

体力与精力为任何事业成功的基石,欲成就大事者,必先珍惜自己的体力和精力。一切的工作都应劳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保养身体,还会提高工作的效率。另外,一个舒适快乐的家庭对一个人的体力和精力也是一种极大的保证。工作的效能是获致成功的一大要素,而体力和精力都是增进工作效能的资本,所以千万不要轻易浪费。

无论做什么,都应慎用体力和精力,要持之以恒,好似溺在海里的人,紧抱着飘流水面的木杆一般。人人都当懂得,体力和精力是成功的资本,有了强健的体力、充沛的精力,即便赤贫如洗,也比那些拥有财富而把体力和精力消耗干净的人,富裕得多。与人的体力和精力相比,黄金钻石便是一堆无用的废物;至于房屋地产,更不能与人的体力精力相提并论。

善待“今天”,幸福一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