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说着,姜莱伸手在其中一只的脑袋上触了触,毛茸茸的。
那一只立刻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并不扰人,很是可爱。
张吉也尽显慈爱:“这时候也捉不到虫子,叫人煮些米糊兴许可以喂下。”
姜莱收回手,点了点头:“大人果然好心肠,连只鸟儿也舍不得,食儿也做的这样细致。”
“上天有好生之德,人有恻隐之心,微臣也不过尽绵薄之力罢了,能不能活还是看它们自己。”
几只小家伙儿所在软被中,探出脑袋四处瞧着。
“只是——”
姜莱边说着,往大堂的圆椅上一靠:“我儿时听过一个故事,叫什么叶公好龙,现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想请教大人,这叶公好龙讲得是什么故事?”
姜莱端起茶杯,悠悠地看着张吉。
苏慎心下一动,也转身看向张吉,张吉果然局促起来。
他不会听不明白姜莱的意思。
“呼——”姜莱轻轻吹了一口气,热茶上绕着的烟打圈儿散尽了,她才微微抿了一口。
眼看张吉愣在原地,姜莱见好就收:“大人莫怪,我是武夫,讲话向来是不吐不快。几只燕子尚且值得怜悯,我不明白,饿着肚子的百姓就不值得一口米粥吗?”
“这……”张吉背上一冷,微微打了个寒战。
一燕尚怜,生民尽饥。
张吉的脸渐渐红了,他的确愧对先贤的教养。
只是他不敢迈出这一步,再有几年他就该辞官归田了,这一世虽无大功却也寻不到错处。或者说,为官之道,无过便是功。
他不想把自己的名声都赌在这样一个烂摊子上,这是皇室与晏家的斗争,他去掺和些什么?
晏家的势力在朝中盘根错节,这一仗谁胜谁输还未可知。
似乎是瞧出了他的疑虑,苏慎开口道:“晏家此举又失了民心,朝中也多有不平者,实在令人气愤。”
张吉抬眼看向苏慎,不明白他加这么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他不是也向来一碗水端平,立在太子党和内阁中间吗?
忽然,他好像明白了什么。
怪不得总瞧着他和姜莱之间有些不对劲,原来是串通好了,一齐来劝他的!
张吉千防万防,没想到是自己的小友做了“内奸”。
不过他现在只剩下窘迫:“王妃说的是,是微臣没参悟到先圣的要领,白读了圣贤书。”
姜莱却一改之前的态度,给足了张吉面子:“不,大人考量许多,自然有自己的顾虑。只是‘倒晏’乃大势所趋,皇上都已经给我们透了话儿。实话告诉大人,拿了您的粮我就有八成把握,全看大人一念之间了。”
说着,她躬身向着张吉拜了下去。
她话里真假掺半,却都说得和真的一样。
张吉本就有所动摇,听姜莱说有八成把握,更是不敢拿话了。
眼下看来皇上果真已经下了倒晏的决心,真有针锋对决的那一天,他还能再含糊几日。
何况,如今的黎民百姓衣食不饱,也并非他愿意看到的。
“唉——将军不必如此……”这个还没来得及扶起,另一边苏慎也拜了下去:“还请大人借粮!”
“哎呀,你们,你们……”
继续含糊,还是表明立场?这次的选择,他没有退路。
张吉连叹了几声,终于妥协道:“罢了罢了,是老臣浅薄了,念了这么些年大道,到头来做了叶公!”
他扬手吩咐道:“来人,随王妃和苏大人到粮仓取粮,开仓赈灾!”
姜莱和苏慎相视一笑,浑身都轻松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