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非洲裔美籍家庭,他们的父亲去世了,家人们从父亲的人寿保险中获得了1万美元。
母亲认为这笔遗产是个大好机会,可以让全家搬离哈林贫民区,住进乡间一栋有园子可种花的房子。
聪明的女儿则想利用这笔钱去实现念医学院的梦想。
然而大儿子提出一个难以拒绝的要求。他希望获得这笔钱,好让他和“朋友”一起开创事业。他告诉家人,这笔钱可以使他功成名就,并让家人生活好转。他答应只要取得这笔钱,他将补偿家人多年来忍受的贫困。
母亲虽感到不妥,还是把钱交给了儿子。她承认他从未有过这样的机会,他配获得这笔钱的使用权。
然而,他的“朋友”很快带着钱逃之夭夭。失望的儿子只好带着坏消息,告诉家人未来的理想已被偷窃,美好生活的梦想也成为过去。
妹妹用各种难听的话讥讽他,用每一个想得出来的字眼来责骂他。她对兄长生出无限的鄙视。
当她骂得差不多时,母亲插嘴说:“我曾教你要爱他”。
女儿说:“爱他?他已没有可爱之处。”
母亲回答:“总有可爱之处。你若不学会这一点,就什么也学不会。你为他掉过眼泪吗?我不是说为了一家人失去了那笔钱,而是为他,为他所经历的一切及他的遭遇。孩子,你想什么时候最应该去爱人:当他们把事情做好,让人感到舒畅的时候?若是那样,你还没有学会,因为那还不是时候。不,应当在他们最消沉,不再信任自己,受尽环境折磨的时候。孩子,衡量别人时,要用中肯的态度,要明白他走过了多少高山低谷,才成为这样的人。”
生命悟语:
家庭的爱是一种温馨的爱,这种爱总在成员之间游弋。
——休谟
万贯家财不如父爱,金山银海不如母怀。
短了四寸的裤子
晓森明天就要参加毕业典礼了,他高兴地上街买了条裤子,可惜裤子长了两寸。
吃晚饭的时候,趁奶奶、妈妈和嫂子都在场,晓森把裤子长两寸的问题说了一下,饭桌上大家都没有反应。饭后大家都去忙自己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没有再被提起。
妈妈睡得比较晚,临睡前想起儿子明天要穿的裤子还长两寸,于是就悄悄地一个人把裤子剪好叠好放回原处。
半夜里,狂风大作,窗户“哐”的一声关上,把嫂子惊醒,猛然想起小叔子裤子长两寸,自己辈分最小,怎么得也是自己去做了。于是披衣起床,将裤子处理好才又安然入睡。
老奶奶觉轻,每天一大早醒来给小孙子做早饭上学,水未开的时候也想起孙子的裤子长两寸,马上快刀斩乱麻,剪好放了回去。
最后,晓森只好穿着短四寸的裤子去参加毕业典礼了。
生命悟语:
毫不疑问,对于晓森来说这是个温暖的家,每个成员都关心他的需要,并且尽快把事情处理好。但是在处理问题时,只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成员间有默契的配合与合作,否则往往会产生负效应,就像那条短了的裤子。
半克拉钻石的小耳环
当年苏珊娜10岁,母亲34岁。苏珊娜想的是海边有幢房子,母亲想的是钻石耳环。苏珊娜憧憬家里仆人如云,手托银盘,以巧克力、奶油糖、冰激凌侍候他们。母亲并不知道怎样放胆做大梦。她想的是一副每只大约有半克拉钻石的小耳环。
母亲的梦先实现了。第二年她生日,父亲就买了耳环给她。父亲是警察局督察,身材魁梧,人很聪明。苏珊娜记得他不喜欢别的男人对母亲多望一眼。
只有盛装外出时,母亲才戴上那副耳环。家境不宽裕的时候,她说只要有耳环,不必添新装。不大景气的那几年,情况很坏。他们虽然还不至于挨饿,可是市政府发给父亲的薪水,其中一部分是债券。耳环没有了,苏珊娜好久都不知道。耳环原来被母亲当了。
苏珊娜长大以后,母亲给苏珊娜看一张当票,说总要赎回来的。她担心忘记去付利息。有一年,她果然忘掉,耳环就此没有了。
母亲倒没有抱怨。就戴着那些一夹就行的耳环,是便宜货。苏珊娜也就忘记母亲的梦想了。他们兄妹3人都结了婚,生了孩子。岁月催人,日历一张张撕掉,好像落在草坪上的枯叶一样。
这时苏珊娜想起母亲的梦想,不觉整整过了42年。母亲已经76岁了,瘦瘦小小的,无复当年丰采。她说手杖是她最好的伴侣,走到哪儿都少不了。有时孙子重孙的名字也会弄错。
苏珊娜把二老接到海滨去,苏珊娜的房子在沙丘上,不很大,是幢小房子,就在防波堤后面。没有仆役,咖啡罐里倒有奶油糖,母亲说:“地方不错。”
苏珊娜送母亲一只小丝绒盒子。她手颤抖抖地接了,笑自己紧张。
“约翰,”她喊爸爸,“来帮个忙,我手笨。”
爸爸打开盒子,告诉她耳环很漂亮。“真漂亮。”他说。
母亲吻苏珊娜,摩挲她的头发。她本来就喜欢哭。她把耳环戴好,说:“你们看看,我样子怎么样?”
他们说,真漂亮。但母亲自己看不见。她已经瞎了。
生命悟语:
金银首饰比不过父母的亲情之爱。在人的一生中,比金银更重要的东西也还有很多,比如亲情。没有了温暖的亲情,茫茫人海中,人会冷得发抖。而没有了父母的爱,就算是拥有了所有的财富,你依旧感觉一贫如洗。
亲情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价值无法以金钱来衡量。给孩子金钱,不如给他一份弥足珍贵的爱,有了这份爱,以后再艰难的人生路他都可以从从容容地走过。
千万不要这样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