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论语教育孩子名言警句 > 第七章 学而不厌享受不断学习的乐趣(第2页)

第七章 学而不厌享受不断学习的乐趣(第2页)

法国心理学家高顿通过一项研究证明:从来没挨过批评,在一片赞扬声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变成“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小霸王”,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没有好处。让孩子在幼儿时代就学会接受批评,这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积极的意义。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家长要语气温和地指出孩子的“美中不足”,让孩子明白这是对他的批评,培养孩子正确面对批评的心态。其次,在批评孩子不能骄傲时,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面对错误只谈眼前的事,不要牵扯其他旧账,以免造成孩子的抵触情绪。再次,允许孩子解释,但是不能让孩子找借口,推卸责任,要让孩子正确地、实事求是地面对批评。第四,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认真听,要严肃,只有孩子弄清楚自己的错误,才能虚心接受批评。

建议四:不要物质奖励。

现在很多家庭都流行物质奖励。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和优秀表现给予大张旗鼓的表彰,这些都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骄傲的情绪。其实,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表扬孩子没有错。但是只要口头表扬,孩子的心理就会得到满足。过多的物质奖励,反而会让孩子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过多的鲜花和掌声,会让认识能力还不成熟的孩子产生畸形的满足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要告诉孩子家庭条件好,是由于父母的努力换来的,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没什么特别的。以消除孩子自大的不良心态。

2.好学,不耻下问

【大师的话】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说:“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教子故事】

小雨是个爱问问题的孩子,在学校里号称“十万个为什么”。正是由于他勤学好问,所以学习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这让小雨的妈妈非常高兴。

这天,小雨放学回来,一边走一边看,忽然发现了一只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虫子,于是蹲在地上研究。这时,正好妈妈回来路过这里,看见儿子蹲在那不知道在干什么。

“儿子,你干什么呢?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啊?”妈妈赶紧上前关切地问道。

“妈,你看。这是什么虫子啊?”小雨问道。

“哎哟,你妈我哪儿懂什么虫子啊?快起来,回头问你爸爸去啊!”妈妈说着拉小雨站起来。“不行,我要找个东西把它装起来。”说着小雨开始四处找东西。

这时,一个务工人员模样的叔叔走了过来,“小朋友,给你这个装吧。”说着递过来一只小玻璃瓶。小雨高兴地谢过叔叔,然后把这只小虫子装进了小瓶。

当小雨看着瓶子里的小虫子时,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叔叔,你知道这是什么虫子么?”

“行了!赶紧回家吧啊。你爸爸在家等急了。”还没等那位叔叔说话,妈妈赶紧拉着小雨往前走,“有什么问题问你爸去,他能知道什么啊?”

小雨似乎有些不甘心,回头看着叔叔不肯走。这时,这位叔叔好像没有听见小雨妈妈的话,看着玻璃瓶里的小虫,思索了一小会儿,说:“我也没有见过这个虫子,等我回去查查资料再告诉你好么?”

小雨高兴地说,“好,叔叔,那我们明天这个时候,还在这里见面好么?”“好的,不见不散。”叔叔爽快地答应了。

“还不赶紧走。”妈妈在一旁不耐烦地催着。

“你这孩子啊,我都说了他不知道,你还问来问去的。”妈妈一边走一边跟小雨说,“一看他那样就没知识,你还谁都爱问!还是回家问你爸去吧。你爸爸肯定知道。”

小雨根本没心思听妈妈说的话,一门心思的看着瓶子里的小虫。到了家,小雨拿着虫子马上问了爸爸,但是爸爸也不知道,这让小雨越发的好奇了,只等着明天那位叔叔解答了。

但妈妈对此还是冷嘲热讽,说那人是骗子,明天就是来了也不知道,她建议小雨去问学问高深的人。

第二天,小雨拿着虫子,跟着妈妈如约来到楼下,看见叔叔已经等在那里了。一见面,叔叔就迫不及待地告诉了小雨这个虫子是一种罕见的虫子,他的发现很不一般呢。并拿出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小雨对比讲解。妈妈看着这人说的条条是道,心中觉得有些迷惑,那人微笑着对小雨妈妈说:“您好,光顾研究虫子了,忘了自我介绍。我是您的邻居,姓李。专门从事昆虫研究的。这次您儿子可立了大功了,发现了一种罕见的虫子,很值得研究……”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着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技能的人,大家各有所长,每一个都可以是我们的老师,只是有时候,因为我们的自大而不愿意承认而已。

【教子心得】

孔子的这句话意思就是说,真正有学问的大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表现出他们谦虚求学的态度。

我们前一章说了,自以为有学问、有才能的人容易骄傲,而真正有学问的人却都比较谦虚,越有学问越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因而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进取、追寻。在南怀瑾先生看来,一个人的学问越高,反而会表现得越谦虚,这是知识和修养给他带来的转变。就像大哲学家柏拉图所说的那样。一次有人问他:“你这样的大哲学家,为什么还这么谦虚呢?”柏拉图回答道:“据我所知,人的知识就像是一个圆圈,圆圈里面的,是你已经知道的知识,圆圈外面得则是你未知的领域。你会发现圆圈越大的人,就越会发现自己的知识不够。”

很多人会把成功的人比作谷穗,越成熟的谷穗就会越往下弯腰,因此,一个人的学识越高,就会觉得自己知道的越少,就越会显得谦虚。

而“不耻下问”,更是表现了一个人的虚怀若谷,对于自己不明白、不知晓的领域或者问题就去问,从来不会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或者学识是否有自己高,只要对自己有帮助的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

如今,很多人缺乏这种虚怀若谷的精神,做人做事都非常浮躁,对待问题不求甚解,目空一切、自高自大。

伟大的阿拉伯诗人纪伯伦,在他的《贪心的紫罗兰》中这样描述,“玫瑰花听到邻居紫罗兰的哀叹,笑着摇了摇头,说:‘在百花群里,你最糊涂。你身在福中不知福。大自然赋予你其他花草都不具备的芳香、文雅、美貌。赶快打消你这些奇怪的念头和有害的愿望吧!满足天赐予你的福气吧!你要知道:虚怀若谷的人,地位无比高尚;贪得无厌者,永远贫困饥荒。’”

【亲子小建议】

很多孩子因为自己的成绩好而自己抬高了身价,自以为成了无所不知的人,目空一切,毫无谦虚可言,更更别说虚怀若谷了。孩子这种自高自大的不良情绪,给学习和同学间的交往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这让很多家长之着急,千方百计寻找解决答案。

建议一:不要被成绩冲昏头脑。

家长要培养孩子保持冷静的头脑,就要让孩子明白,一个人的理智是多么的重要,让孩子学会思考,不经过大脑的事情,十有八九会出问题。而对任何事认真、客观的分析,都能使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孩子一旦明白和学会了分析,就不会在那么无知的自以为是了。

建议二:学习上切忌心浮气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