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力量。在人生中,宽容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拥有宽容之心的人,在逆境中也不失意志。宽容可以化屈辱为力量,化腐朽为神奇。宽容是折服对手的最好的利器。宽容可以赢得合作双赢。宽容可以成就一个人的辉煌人生。拥有宽容之心的人,就能改变人生,改变世界。
拥有宽容之心,逆境不失意志
人生的航船,并非一帆风顺,有风平浪静,也有大浪滔天。风平浪静时,不喜形于色,风吹浪打时,不悲观失望,“我自岿然不动”。只有这样,人生的大船才能顺利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也是如此。情场失意、朋友失和、亲人反目、工作不得志……类似的事情总会在不经意间困扰着你,此时你的情绪可能已经跌至低谷。其实,生活中的低谷就像行走在马路上遇到的红灯一样,不妨把它看做是为了维持我们人生的某种秩序,不妨利用这段时间来做个短暂的休息,放松绷紧的神经,为绿灯时更好地行走打下基础。如果没有这样的红绿灯,或许在某个时候,人生的道路会突然堵车,给你一个措手不及,让你无所适从。
古人说“人生得意须尽欢”,当我们人生失意时也不能停下脚步,也应该积极进取。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不妨换条路试试。处在人生的低谷,悲观、痛苦、怨天尤人都没有用,只会让你自己越陷越深。越是逆境,我们越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不妨利用这个机会来反省一下,重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可以抚慰自己那颗受伤的心,让心情归于平静,重新鼓起勇气,走出低谷;发现自己的弱点与缺点,是一种进步,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超越。
有一个男孩,他的家住在沙尘风暴地带。他的父母,一生都在为生存而与风暴和干旱奋斗。
当他的父母过世之后,男孩便担负起全家的生活重担。直到有一天,他和妹妹实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有农作物可以收割,农仓里已经一无所有,他们就要饿肚子了。男孩只能眼望着农合屋顶上的落尘默默地发呆。忽然,他八岁的小妹妹开门走进来,身旁还跟着一个她的好朋友。
“哥哥,你可以给我十美分吗?”她渴望地问道,“我们想到店里去买些饼干吃。”
男孩子久久说不出话来,因为他想不出一个理由来拒绝妹妹的请求。他搜遍了全身的口袋就是找不到妹妹要的十美分。
“妹妹,非常对不起。”他温和地说道,“我没有十美分。”当天晚上,男孩子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因为他永远也忘不了妹妹脸上失望的表情。有生以来,他经历过不少打击:双亲去世、失业、沙尘暴的袭击……但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他居然没有十美分可以满足自己年幼的小妹妹……这么微小的要求……难道自己连这么一点要求也无法满足她吗?男孩子想了许久,就在天色将亮的时候,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并想好了整个计划。
男孩子一直想当一名教师。但是自从她双亲过世之后,他以为自己最好留在家里,以担负起农场的工作。然而,眼见农场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沙尘暴的摧残,使他不得不考虑从事其他的工作。于是第二天,他到镇上给自己找了一份临时工作,自从那时起,他借来许多书,每天都认真研读到深夜,以准备有朝一日能得到他真正想要的工作——当一名教员。他后来终于在一间乡村学校找到教职。因为他不懈地努力,他不但终能如愿以偿,还赢得了邻居的赞美与尊敬。
挫折是一种财富,危机就是转机,若没有挫折,我们会骄傲;没有挫折,成功不再有喜悦;没有挫折,我们不会有同情心,所以,不要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满,人生四季不可能总是春天。重要的是面对人生的挫折和烦恼,我们要摆正心态,积极面对一切,
美国巴拉州有一个叫杰森的小男孩,当他10岁的时候不幸的患上了脑癌,已经动过三次大手术并进行了数十次电疗。主治医生认为他的病情不容乐观,但是杰森却非常勇敢面对他的绝症。他喜欢画画,即使在病床上,他也坚持作画,他的作品曾经数次获得全国大奖。为了在生前开第一次也许是最后一次个人画展,他每天都抽出4个小时绘画。他说:“我一定要坚持活下去。贝多芬不是在耳聋后,仍创作出美妙的《月光曲》吗?”
经过多次化疗后,杰森的视力仍然持续衰退,耳朵也开始溃烂,但是他的画展依然如期开幕了。杰森因为手术无法亲临现场,只能请一位同学代念了一封他写的信。他在信中是这么说的:“我会好起来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好起来的。痛苦虽然很可怕,但我现在已经学会习惯它了。正是痛苦让我知道了人生的宝贵,我将努力珍惜以后的时光。”
勇敢的杰森已直接在脑袋上开过三次刀。当他在第三次手术时,主动要求不要麻醉药,因为癌症带来的痛苦远超过开刀的痛苦。坚强的杰森,不由得让许多人肃然起敬。
人一旦超越了挫折,挫折就不再是牵绊,而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高尔基一生历经坎坷,吃了不少苦,也收获了不少人生阅历,充实的人生经历为他的成就打下了基础。回顾往事的时候,高尔基说道:“一个人如果没有他吃不了的苦,那么就没有他做不成的事情。”人如果能够正视挫折,是一种人生的豪迈。善待挫折,苦中作乐,是一种人生的乐趣。
一天,一棵小树上有一只茧在蠕动,好像有飞蛾要从里面破茧而出。正巧被一个小孩看到了。小孩觉得很好奇,于是他饶有兴趣地停下来,准备见识一下蛹变飞蛾的过程。
但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飞蛾在茧里奋力挣扎,但却一直不能挣脱茧的束缚,似乎是再也不可能破茧而出了。小孩子变得不耐烦了,心想,我干脆帮它个忙吧。于是,他就用一把小剪刀,把茧上的丝剪了一个小洞,让飞蛾摆脱束缚容易一些。果然,不一会儿,飞蛾就从茧里很容易地爬了出来,但是它身体非常臃肿,翅膀也异常萎缩,耷拉在两边伸展不起来。
小孩想看着飞蛾飞起来,但那只飞蛾却只是跌跌撞撞地爬着,怎么也飞不起来,又过了一会儿,它就死了。这是因为飞蛾在由蛹变成幼虫时,翅膀萎缩,十分柔软;在破茧而出时,必须要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身体中的体液才能流到翅膀上去,翅膀才能坚韧有力,才能支持它在空中飞翔。
不经历痛苦的洗礼,飞蛾就会脆弱不堪。人生没有挫折,就会不堪一击。正是因为有挫折,所以成功才那么美丽动人。
历史上许多伟人,许多有成就者,都有过失意的经历,但他们都能失意不失志,都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司马迁因李陵一案而遭腐刑,但这不仅没有打垮他,反而成就了他“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传世之作。蒲松龄一生梦想为官,可最终也没能如意,但他是幸运的,因为他能及时反省,及时调转人生的航向。俗话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他不能及时省悟,便不会有后世留芳的《聊斋志异》问世,他的大名也不会永载史册。美国总统林肯曾经有两次经商失败的经历,两次竞选议员失利的经历。但他最终还是得到了成功女神的垂青,成为美国历史上与华盛顿齐名的伟人。试想,如果他在经商失意时不能及时省悟,不能及时易辙,那么他可能连成功的门都摸不着。
其实,失意并不可怕,只要及时省悟,可能你会从此踏上另外一条通往成功的大道。失意时最忌情绪低落,最忌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一定要想着做点什么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失意时可以先大哭一场,把失败的苦痛彻底释放出来。痛苦之后就会感觉很轻松,哭过以后,一定要及时反思,思考自己错在何处,如果还有挽救的余地,就不可轻言放弃,如果实在是无药可救,自己在这一方面没有什么优势和天赋,那就到了下一步:痛下决心,改弦更张,重新绘制人生的宏伟蓝图。失意并不可怕,只要不失志。人生在世,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但要经历各种好事、坏事,尝遍酸甜苦辣。人生,是有苦又有乐的,是丰富多彩又艰难曲折的,就像白天与黑夜互相交替一般。
人总是避苦求乐的,每个人都希望快乐度过每一天,但生活本身充满了酸甜苦辣,快乐和痛苦本是同根生。当你快乐时,不妨留一片空间,以接纳苦难;当你痛苦时,不妨想到往昔的快乐。
在困顿、苦难面前,一味哭丧着脸,除了磨掉自己的锐气外,是不会赚到任何同情的眼泪的。只有颤抖于寒冷中的人,最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也只有从痛苦的环境中摆脱出来的人,才会深深感觉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心往宽处想,才能帮我们冲破黑暗,打开光明的出路,才能获得更多更大的人生乐趣。
曾经有两个囚犯,从狱中望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满目泥土,一个看到的是万点星光。而对同样的遭遇,前者心中悲苦,看到的自然是满目苍凉、毫无生气;而后者心往好处想,看到的自然是星光满天、一片光明。
人生的道路虽然不同,但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窗外有土也有星,有快乐也有痛苦,就看你能不能心往好处想。
西方哲学家蓝姆·达斯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已病入膏肓、仅剩数周生命的妇人,整天思考死亡的恐怖,心情坏到了极点。蓝姆·达斯安慰她说:“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想死,而把这些时间用来考虑如何快乐度过剩下的时间呢?”
蓝姆·达斯刚对妇人这么说时,妇人十分恼火,但当她看出蓝姆·达斯眼中的真诚时,便慢慢地领悟到了蓝姆·达斯话中的诚意。“说得对,我一直都在想着怎么死,完全忘了该怎么活了。”她略显高兴地说。